|
上篇博文提到,基金评审的价值真的非常有限,因为评审人把更多尽力用在了评价“写作”水平上,而非科研本身的价值上。再说,这不像文章那样,做出针对性修改后,再送同一审稿人研判。基金本子的评价与评审人的个人喜好甚至偏见密切有关,而每年不确定的评审专家的意见,极易让申请者迷失自我,究竟张三说的对,还是李四说的有道理?很难判断。今年按张三的意见修改了,说不定明年遇到的李四,更本不买这个帐。
评审带来的麻烦还绝不止此(也看下面)。这不,我去年上会的本子,今年又上会了,但其中一专家明显将评审另一本子的的意见复制给我了(而且意见只有两句话:申请项目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这不是我的题目)具有理论价值,但申请者对拟解决的科学问题阐述不够清晰,过于笼统;申请者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和研究条件。申请者没有考虑到由于结构方程模型本身存在的结构性缺陷可能导致的分析结果的不可靠性。)。现在迷惑的是,不知道这样的意见是不是最终造成了我会评未通过的结果?一共三个评审专家,有一个提了很多问题,尤其是实验设计部分。其实,这部分如果他详细看的话,我认为不存在多大问题。毕竟,我几乎每年都在做这样的事情,难道我不清楚如何去做?
在无法确定究竟是哪个评审专家意见最终左右了会评结果的情况下,有必要将这一情况告知基金委吗?还请各位老师指点!
一条非常有意思的评审意见:申请者没有考虑到由于结构方程模型本身存在的结构性缺陷可能导致的分析结果的不可靠性。
让我说什么?明显把基金本子按文章审了,而且估计是学生审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7: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