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参加了一次师生面对面交流,收到不少同学口头和书面的提问,一些提问很出色,也具有普遍性,在此把与学生们的问答过程与朋友们分享。分享的内容是一位学生发来的邮件,我保留邮件的原文(不涉及到学生的任何隐私)以及我的回复格式,具体如下。
-------------------------------------------------------------------------------------------------------------------------------------------------------------
F同学,您好
谢谢您发来邮件谈到您的迷茫,这体现了您对我的信任,只有如此,才会跟我说出您的迷茫和苦恼。您的问题其实很好,如果我的答案不够好,还请您见谅。
邮件原文:亲爱的周老师:您好!
非常感谢您能够抽时间跟我发联系。我发这封邮件主要是对我自己的现有的情况的一个介绍,还有就是说一下我对自己未来方向的迷茫。其实我发这封邮件也不是立马就想进入您的科研团队展开科研训练,当然如果这对我之后的问题有所帮助的话,我也会积极参与的。
回复:仍然是谢谢您的信任。我们信息与量子实验室团队不是一个一味追求优秀学生加盟,然后依靠学生的才华来标榜优秀的团队。我们是用真诚去打动学生、用真心去培养学生、和学生一起下功夫积累真本事的团队。昨天我举了一个例子,我们培养了一名学生,她最开始的时候对量子科技、量子信息并没有了解,她是做激光加工的,后来转行跟着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她做得不错,刚刚接收一篇物理学1区的SCI论文。
邮件原文:其实我现在是物理学院大三的学生,然后也并不是强基班或者菁英班的,而且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方向的,并不是应用物理方向。
回复:我们对方向没有具体的要求,我本科在学校学习“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直博期间在清华学习“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在加拿大从事“物理学”的工作。现在社会的发展,对个体的专业要求是多样化的,复合化的,也就是所谓的交叉融合。所以,您不用在乎您的专业。
邮件原文:我现在正在准备考研方面的事情,其实我想在读研的时候能够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与科研能力,并不想简单的混一个学历就走人。
回复:给您点赞。年轻人就应该有一股子劲,要有想象力、行动力、创造力,要敢于问恰当的问题,要有长远打算,而不是看到短期利益,比如您提到的混一个学历就走,这就是短期利益,长远来看,没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学历是没有帮助的,这些能力就是您在任何学习和工作阶段要着重去训练和研究的。我们学校的林为干先生说过“做一辈子研究生”这句话,我想老先生一定不是想说研究生学历,而是一辈子都秉承做研究、做学生的精神和态度,我们要向他学习。
邮件原文:但是我现在对之后的发展方向比较迷茫,毕竟研究生方向的研究方向,可能就决定了自己一辈子的基本路线了。作为一个兴趣爱好比较广泛但是又不是很集中的一个人,我其实对于自己未来的方向一直很苦恼。我们辅导员跟我们说了今天下午有这样一个会议,能够帮忙确定自己的方向,我就过来了。您在会上说的:“要做有用的科研”打动了我,因为我之前有一段时间的想法跟您的这句话的意思相同。
回复:研究生的方向不会决定您一辈子,当然如果决定了,这个决定一定是幸福的决定,多少人都期待自己的一生为一事而来。非常感谢您昨天来交流,这样做很好,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不打开盖子,你永远不知道是什么味道,多尝试绝对是值得鼓励和赞美的。也谢谢您对“要做有用的科研”的认可,或许我们对“有用”二字的认识还不一致,但是求同存异,坚持思考,您也会体会到应该如何去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工作。
邮件原文:说了这么多,我想问的就是。老师,请问您当年是如何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的呢?或者说您对于确定研究方向有什么比较具体的建议吗?十分感谢老师抽时间来阅读。
回复:您问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希望通过了解我的成长经历,来寻找自己的答案。您问我当年如何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我想说在这个问题上,我最开始并没有什么选择,我的选择是接受。我记得我进入现在这个领域是2008年,之前我只是听说这个领域,进入这个领域不是我主动选的,或者说是有很多因缘际会,说来话长,有时间再和您谈。但是不管怎样,我进入了量子信息科技领域已有10多年了。不过,说到选择,这10多年过来,的确需要做很多选择的。这个选择不是选择方向,而是选择您在一个领域里面问什么问题,我是指每个人接收到一个具体的问题时,解决问题的思路总会是不一样的,而且最开始总会有很多条思路,每个人只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最适合自己的路,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路呢?那就是自己能够坚持走下去、走通的路,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反复和试错的过程,同样是说来话长,有机会再叙。最后我想说一句话,我们很多时候都把握不了人生的一段旅程是如何开始的,但是我们可以努力奋斗、坚持不懈去把握一段旅程的结束,这句话与您共勉。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3: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