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李明远:“老伤”复发的意外收获

已有 2483 次阅读 2020-12-9 18:16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按:明远兄是个化学教授,退休后琢磨中医孜孜不倦,经常结合现代科学写一些心得体会,是个“中医科学化”的热衷人士。进入“发展中医”群后,常有业界人士打击其积极性,但仍然矢志不移,坚持发文探讨,令人感动。这一篇结合切身体会,感悟疼痛机理及其相关问题,特转发于此,以便感兴趣的人赏析。

近日,腰部的“老伤”复发,起初有点儿沮丧。但意外的是对疼痛的原因、机理和特点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品味”疼痛

12月2日晨7点多,起床后在我的“健身房”开始锻炼。对胳膊、腿、腰等做了预备性的活动后,开始交替进行原地小跑和双脚离地蹦跳。为了减弱对脚和腿的冲击,在具有一定弹性的复合地板之上铺了复合材料地毯。经过7、8分钟的跑、跳,开始有出汗的感觉了,准备暂停一会儿进行其它活动。于是便左后转身,顿时感到后腰处(图1A点)“刺痛”。由于条件反射,上身晃了一下,有失稳的感觉,便跨了两步坐到沙发上。坐稳后,感觉疼痛由A点跨过脊柱向B点沿红线慢慢运移(扩散)(图1)。A、B两点间的距离约10厘米,疼痛运移的时间大约10分钟。随之,疼痛的感觉又从B点返回,沿绿线运移(扩散)到C点,时间约5、6分钟。然后,疼痛的感觉又从C点沿深蓝线(脊柱中线)向上慢慢爬到D点,两点间的距离约18厘米,爬行时间约30分钟。在这个过程中,感觉各段疼痛“条带”约5、6毫米宽。这种疼痛不强烈,可以忍受。为了“品味”这种疼痛感觉,在此过程中,保持坐姿,没有做其它活动。约8点15分吃早饭,饭后做了一些简单的家务,约9点钟坐到计算机前,查看邮件、微信,浏览新闻。在此期间,除了A点感觉有些疼痛外,走路、活动时其它部位没有明显的痛觉。坐到计算机前时,用手指按压脊柱,发现疼痛点已从D点沿淡蓝线(脊柱中线)下移,疼痛“条带”缩短了。


1.png

图1. 疼痛感觉运移(扩散)过程及路线示意图

约11点钟,感觉腰部(图2B点)疼痛加剧。用手指按压脊柱,B点(图2)以上的脊柱中线已不疼痛,但B点(图2)的疼痛范围较大,用手指稍微按压就感到明显疼痛,并有“水肿”的感觉。此时,按压A点(图2)也有明显的疼痛感,由坐姿改为站立的过程中,A、B点周围区域明显疼痛。这时觉得可能有液体在B点区域聚集,并且不是件好事。于是,找到伤痛膏(大小约10×15厘米),外敷于A、B点(图2)周围的区域。

2.png

图2. 贴伤痛膏前、后疼痛感觉部位示意图

下午1点午睡,约2点起床。在起床的过程中,感觉后背疼痛范围扩大。站立时,若直立后背僵硬、牵拉疼痛明显,甚至不能忍受,只能将身体前驱,呈弓状才不痛。在此状态下,用手指按压脊柱,感觉在脊柱两侧的两条“线”(如图2两条蓝线所示)明显疼痛,而脊柱中线的条带(图1C、D点间的联线)不疼痛。当天下午、晚间,即便是坐时,只有将身体保持前曲弓状才不疼痛。夜间睡觉时,仰卧时后背牵拉疼痛明显,只能呈弓状侧卧,翻身时疼痛明显,但可忍受。

3日晨起床时,有明显的疼痛感,后背大面积感觉僵硬,直立时后背牵拉疼痛更明显,不能忍受。同时,贴伤痛膏(已更换一次)处皮肤有“多点刺痛”的感觉。为防皮肤“发炎”,停止贴伤痛膏。鉴于后背疼痛加剧,为防止“事态扩大”,改服中药。当天,疼痛状况无改变。

4日晨起床时,后背的僵硬、牵拉疼痛感明显减弱,但穿袜子时A点(图1、图2)有明显的牵拉疼痛,当天感觉好转。5日晨起床时,后背的僵硬、牵拉疼痛感几乎消失,穿袜子时A点已没有牵拉疼痛的感觉。下午,感觉良好,竟然到小区周边散步约2千米。虽然迈步时后背仍有一点儿僵硬的感觉,走姿有点儿奇怪,但无疼痛感。鉴于早晨起床时,鼻孔有少量出血,并且状况好转,将服药量减半。6日晨起床时,后背已无僵硬、牵拉疼痛感,只是有一点儿“不舒服”的感觉。下午,外出散步约4千米,后背已无僵硬感觉,走姿、速度基本恢复正常,停止服药。之后,在活动时除A点偶然有轻微的牵拉感外,已恢复正常。

“老伤”档案

1984年冬季,在将液化气罐(约20公斤重)往自行车货架上搬运过程中,由于地面结冰,脚下滑动导致失稳,腰部A点(图1、图2)拉伤。当时,并没有感到明显疼痛,依然骑行约10公里,回到家中。第二天晨,感觉A点及后背疼痛,贴了伤痛膏,吃了止痛药,坐公交车上班。数日恢复正常。

2004年夏天,打乒乓球。水磨石地面,比较光滑。汗水滴落在地面,脚下滑动、失稳,腰部A点再次拉伤。仍然贴伤痛膏,吃止痛药,数日康复。

2014年夏天,晚饭后散步。有风,穿短衣短裤,感觉较凉。回家时,左后转身,感到腰处A点(图1)“刺痛”,以为受了“风”。由于隔一天计划去印度尼西亚马尼拉参加一个会议,之后去马来西亚吉隆坡与一家马来西亚公司进行合作研究,启动一个矿场试验项目。这是第一次在马来西亚试验我们开发的采油技术。因此,尽管不是很痛,回家后还是贴了伤痛膏。第三天时,疼痛明显加剧。为了不耽误行程,只好吃了止痛药,启程。由于印尼航空的飞机上、马尼拉和吉隆坡的室内空调温度较低(约22℃),对我的伤痛可谓是“雪上加霜”。加之忙于各种事物,旅途之故,7天后才得以到吉隆坡一家专治跌打损伤的华人诊所进行治疗。当时也是后背僵硬,牵拉疼痛剧烈,佝偻着腰,上下出租车已很困难,有点儿狼狈。经医师背部按摩、中药热敷(每次约40分钟)、服中药,一周后明显好转。经过3次治疗(每周一次),一个月后恢复正常。

疼痛之谜

这几天困在家里,“坐卧不宁”之余,一直在考虑几个问题。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左后转身”,怎么就会导致“老伤”复发了?除了A点之外,在脊柱、背部的肌肉、筋膜、神经都没有损伤的情况下,为什么会如此大面积僵硬、疼痛,而无法忍受?为什么会有如此的疼痛过程?疼痛的原因、机理到底是什么?为此,对可能的疼痛原因、机理做如下探讨。

1) 条带疼痛

从12月2日早晨至11点钟疼痛发展的过程可以判断,疼痛是由于体内液体流动引起的,不是气体,也不是“电信号”的传递。因为A点处某块肌肉或肌筋膜的损伤,不会释放出如此多的气体。另外,如果是气体在此区域的流动,速度会较快,不会需要那么长的时间。同样,也不会是“电信号”的传递。因为“电信号”的传递速度会更快。那么是什么液体呢?如果是组织液,在肌肉或肌筋膜损伤的情况下,由于肌肉组织中的细胞间隙、组织间隙空间较小,间隙宽度也较小(几个微米左右)。因此,必须在较大的压差作用下,才能使组织液从肌肉组织内部经过肌肉或肌筋膜的损伤处流出;同时,还须有较大的流速和流量。但此处的肌肉显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流动的液体只能是血液。

在肌肉或肌筋膜的损伤之处,应该同时伴有神经的断裂或损伤,而产生瞬间的“刺痛”。同时,也会有毛细血管的破裂。在动脉血管内压力(血压)的作用下,使血液从毛细血管的破裂处流出,进入肌筋膜与皮下脂肪之间的“组织间隙”。这个“组织间隙”存在于人体四肢、躯干的任意之处。只要一个人不是太胖,都可在四肢、躯干的任意部位,轻易的将皮与皮下组织抓起来或捏到一起,而不会明显牵动肌筋膜和肌肉。也正是这个“组织间隙”的存在,使皮与皮下组织可以在肌筋膜外滑动。而对于不太胖的人,在后背处的这个“组织间隙”可能会更大一些,更利于液体的流动。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在这个二维(面状,不是线状)的“组织间隙”中还存在微观结构。并且,其微观结构在不同方向上存在差异。因此,对液体流动产生的阻力不同。这也是为什么,血液会从A点缓慢流向B点,再流向C点和D点(图1),并形成一个约5、6毫米宽的疼痛“条带”。

为什么血液在组织间隙中流动会引起疼痛,并形成一个“条带”?这是因为血液的流动使沿途的压力增加,导致周围的细胞或组织变形,而产生“电信号”,通过神经传递到脑,产生疼痛的感觉。这个压力有多大?如图1所示,在A点至B点连线与C点至D点连线的交叉点至D点的距离约15厘米。也就是说,在坐姿或站立情况下,在A点至B点的“组织间隙”中的压力约为15cmH2O(厘米水柱,假设血液与水的密度相同)。一般情况下,毛细血管中血液的压力为13.6-29.2cmH2O(厘米水柱)。这表明在A点至B点的“组织间隙”中的压力与血液在毛细血管中的压力相当,并且是毛细血管中的压力驱动血液流进这个“组织间隙”,并达到了D点(此时,D点与毛细血管中的压差接近零)。因此,在此压力作用下,使周围的细胞或组织变形,产生足够强的“电信号”,使脑具有疼痛的感觉。同时,这也可说明,这些流动的液体是来自损伤的肌肉或肌筋膜的血液,而不是组织液。因为损伤的肌肉或肌筋膜的组织间隙不会有如此高的压力。而之所以形成一个疼痛“条带”,是因为血液的流量较大,沿途充满了这个“组织间隙”较大的空间。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在9点钟用手指按压脊柱中线时,发现疼痛点已从D点下移,疼痛“条带”缩短了。到11点钟时,B点(图2)以上的脊柱中线已不疼痛,但B点(图2)却疼痛加剧,范围扩大,并有“水肿”的感觉。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在9点钟之前,A点处破裂的毛细血管已经被血小板等堵住,停止流血。同时,毛细血管内的压力也不能作用于这个“组织间隙”中的血液。随着这个“组织间隙”中的血液向其余空间的流动,压力逐渐降低,导致流向脊柱中线“条带”的血液回流至B点(图2)。

上述讨论表明,具有较高压力和较大流量的血液进入组织间隙,形成定向流动,导致周围的细胞或组织变形,产生“电信号”,而形成疼痛“条带”。

2)背部僵硬、牵拉疼痛

2日下午2点起床后,后背感到僵硬、牵拉疼痛增强,疼痛范围扩大。并在脊柱的两侧形成两条“疼痛线”(如图2两条蓝线所示)。其原因是,在睡觉平躺的状态下,重力对这个“组织间隙”中血液流动的影响减弱或消失(后背各点处于同一平面),而血液向这个“组织间隙”其余空间的扩散或“渗流”起主要作用,其波及的面积越来越大。“眼睛中揉不得沙子”。对于组织间隙而言,血液是一个“外来物”。血液对这个“组织间隙”的“入侵”,引起后背大面积僵硬和牵拉疼痛的主要原因如下。

由于毛细血管管壁上的孔隙较小,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不能通过。因此,源自血浆的组织液主要由水、离子和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等物质组成。当红细胞、白细胞、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进入组织间隙时会增加组织间隙中液体的量,并影响组织液的流动。同时,也会使附近的肌筋膜、肌细胞等发生变形而引起表面电势(电位)的变化。这种液体总量的增加,组织液流动状态的改变和肌筋膜、肌细胞等表面电势(电位)变化所产生的“电信号”传递至脑而产生僵硬的感觉。

红细胞、白细胞、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不仅尺寸较大,而且带有负电荷。进入组织间隙后,将对组织间隙不同区域和毛细血管管壁内外两侧的离子分布、渗透压等产生明显影响。并进一步影响肌筋膜、肌细胞等的微电场,这种变化产生的“电信号”传递至脑而产生僵硬或疼痛的感觉。

在不活动或身体处于“弓状”的状态下,由红细胞、白细胞、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所带负电荷被组织液中的阳离子所包围,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微电场。此时没有明显的疼痛感觉。但在由坐姿改为站立的过程中或身体由“弓状”的状态变为“挺直”状态时,后背的肌肉、肌筋膜等组织会产生较大的变形。这种变形会引起肌肉、肌筋膜、红细胞、白细胞、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的较大变形和组织液的流动,并进一步使肌肉、肌筋膜表面的微电场、红细胞、白细胞、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周围的微电场同时发生较大的变化,而共同形成较强的“电信号”。这种“电信号”传递至脑而产生在后背大面积的“牵拉疼痛”或难以忍受的“刺痛”感觉。由于条件反射,人会立即恢复坐姿或“弓状”的状态,而疼痛即刻消失。这种现象也表明,疼痛是脑对人体内微电场异常变化所产生“电信号”的感觉。同理,当人“咬着牙”站立起来后,随着肌肉、肌筋膜、红细胞、白细胞、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处于一个新的状态,其周围的微电场也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所形成“电信号”明显减弱,而疼痛感觉随之减弱或消失。

上述讨论表明,之所以后背会产生大面积僵硬和牵拉疼痛的感觉,其主要原因很可能是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等“外来物”对组织间隙的“侵入”所引起。这些物质使组织间隙附近肌肉、肌筋膜等微电场发生异常变化而产生僵硬、牵拉疼痛,甚至是“刺痛”的感觉。

几个问题的思考

经过这段“老伤”复发的经历,有些问题颇令人回味和费解。

1)除了A点之外,在脊柱、背部的肌肉、筋膜、神经都没有损伤的情况下,如果不是血液进入组织间隙形成“气滞血瘀”,不是红细胞、白细胞、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等“外来物”对组织间隙的“入侵”,引起组织间隙中液体量增加、组织液流动状态变化和肌肉、肌筋膜表面微电场的异常变化引起“条带”疼痛、大面积僵硬和牵拉疼痛,会是其它什么原因呢?

2)为什么一个简单的“左后转身”习惯性动作会两次引起“老伤”复发,导致肌肉、肌筋膜、毛细血管和神经的损伤?按照常识,年龄增大是一个“原因”,但肌肉、肌筋膜、毛细血管和神经都是“肉长的”。为什么修复后的肌肉、肌筋膜、毛细血管和神经与“原装的”相比,会有如此大的差别?老年形成的肌肉、肌筋膜、毛细血管和神经等组织细胞的“品质”很差吗?这些问题也许无法或不需要回答,“老了就是老了,不要不服老”,没有为什么。

3)与2014年夏天的经历相比,此次“复发”3、4天就已基本恢复正常,实在是有点儿出乎预料。中药具有“活血化瘀”的功能,这对较快排出组织间隙中多余的液体,恢复正常状态应该有利。但此药还具有分解红细胞、白细胞,降解大分子蛋白质的功能吗?不得而知。如果没有,在3-5天内进入组织间隙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大分子蛋白质等就可能大部分分解或降解了,使背部大面积僵硬、疼痛较快消失吗?在这种情况下,红细胞、白细胞、大分子蛋白质的自然分解、降解速率如何?作为好奇或研究,“纠缠”这些问题,颇有点儿意思。但对临床而言,“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活血化瘀”,中医凭借这些模糊“精准”的“金标准”,开方抓药,手到病除,立竿见影。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261791.html

上一篇:[转载]中医古医籍中关于人体寄生虫的记载
下一篇:[转载]病机辨识理论源流考
收藏 IP: 120.229.92.*| 热度|

3 武夷山 郑永军 范振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2: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