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maoch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ongmaoch

博文

读《道德经》第五十三章:何谓“行于大道”?

已有 3668 次阅读 2020-11-25 09:13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读《道德经》第五十三章:何谓“行于大道”?

《道德经》第五十三章原文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的含义是:假使“我”(代指“道”)是有思维的话,走路一定选择大路,一定对那些彩旗飘舞的路径抱持警觉。“施”是指彩旗飘舞的方向,“唯施是畏”的意思是:最是吸引人的方向,最应当保持警觉。“大道甚夷,而人好径”句,其含义或为:由于大路过于平坦好走,人们却喜欢去走所谓的“捷径”;帛书本作“大道甚夷,民甚好解”,其含义或为:由于大路过于平坦好走,以至于人们对此反而懈怠无视了这样的路径。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实质上就是第二十九章“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之甚、奢、泰,即,过当、过分、过度的行为,这些行为都是“贪欲”的表征,而不是追求“道”的表征。“朝甚除”的意思是房舍过于追求奢华整齐,《说文解字》对“除”的释义是“除,殿陛也”。“田甚芜,仓甚虚”的含义是:田地太多耕种不及都荒芜了,却还要想方设法地占有;建造了太多的仓库,显得空荡荡的。“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如同第七十二章所述“无厌其所生”之理,意思是为道者不可不知餍足而挤占民众生存所需。“盗”应理解为“贪婪”。《说文解字》的释义是“盗,私利物也。从次。次欲皿者”。

本章的哲学意涵去往一个目的地,走大道是最好的选择,而那些有彩旗飘舞指引的小路,是最容易让人作出错误选择的方向。大路之所以成为大路,是众多经验的加总。但是人们却往往喜欢去走捷径。这就犹如日常所见的那些贪婪行径,看似都是“捷径”,而不是正道。过于贪婪、过于放纵欲望,是不符合自然而然之“道”的。

转摘自《<道德经>新识及其生态文明启示》钟茂初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19年版https://item.jd.com/12623115.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51036-1259758.html

上一篇:读《道德经》第五十二章:何谓“守其母”?
下一篇:读《道德经》第五十四章:何谓“修-德”?
收藏 IP: 111.163.12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5: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