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2020-2021特强极寒: 拉尼娜出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如今三伏天出现降雪

已有 64686 次阅读 2020-9-2 12:04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强潮汐, 地球轨道, 太阳活动, 叠加效应, 拉尼娜

拉尼娜出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如今三伏天出现降雪 

2020-08-21 08:59


今年秋天拉尼娜发展的概率再次上调。

一个月前,金网小编整理发布了一篇关于气候的文章,名为《日美气象机构预测2020年秋季北半球可能出现拉尼娜,今年会有个寒冷的冬天?》 , 得到了大家的关注。

到了本月,相关信息又出现了一些变化,而且随着小编的深入追究,还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论调,这些都有待小编和大家分享。

首先是一个不知道真伪的论调:

文章来源于杨学祥科学网博客,发表于2016年。文章认为,到了2020-2021年,会有7-8个强制冷因素强强叠加,包括小编所提到的拉尼娜,可能会给中国带来60-100年一遇的严寒冬天。

然而许多网友却对此论调不买账:

不过,杨学祥教授的预言还是有一部分正在慢慢趋向实现。

8月,日本气象厅、NOAA分别发布了关于“ENSO”的最新动态, 和7月相比,8月关于太平洋大气模式演变的预测更加清晰了——今年秋天拉尼娜发展的概率再次上调,目前概率已经增加至60%,而此概率在上个月只有40%。

最近,NOAA的预报员们已经发现,太平洋上的信风增强了,这能冷却热带中东太平洋的表层海水,能推动拉尼娜的发展。

此外,太平洋深层的冷水团也开始增加,这对预报员来说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此前,NOAA对于拉尼娜的态度暧昧,是因为7月太平洋深层的冷水团一直在减少,但如今8月太平洋深层大约100米-150米深度出现了较大范围温度明显偏低的冷水团,这个重要因素对拉尼娜的预报提供了支持,因为偏冷的深层冷水团最终能浮出水面,最终导致表层海水温度持续走低。

拉尼娜的气候现象

拉尼娜要来了,它会造成什么样的气候现象呢?

这里是无法判定的,不过我们可以简单说明下2008年的拉尼娜,看看那时候的的影响有多大。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数据显示,2008年的拉尼娜现象起始于2007年的第三个季度,并且200年第1季度就发展出了中度到强度的拉尼娜特点,一直出现到了2008年5月才结束,而从2008年2月开始,拉尼娜现象从顶峰状态逐步减弱。

拉尼娜顶峰时,出现了大范围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其中有7个省份受灾最为严重,经济损失1516.5亿人民币,受灾人口超过一亿人。

当然也有少部分的专家强调,2008年冰雪灾害天气是多种因素造成,拉尼娜不是唯一祸因,算是一种综合性的气象灾难,但是大部分的专家都认为“拉尼娜现象”是最主要因素。

三伏天出现降雪

2020年7日31日,玉树州大部出现了明显的降水天气过程,其中,清水河镇出现罕见的降雪天气,积雪深度达1.0厘米。

气象专家介绍,受低涡活动和副高共同影响,今年入汛以来,玉树州持续性降水,几乎没有晴好天气,盛夏季节玉树地区气温较历年平均偏低,也是导致此次清水河镇出现降雪天气的原因之一。

2020年8月17日,甘肃甘南普降大雪,厚厚的雪将草原掩盖了起来。根据当地村民表示,往年的降雪大约从十月初开始,今年的降雪提前了一个多月,对当地农牧业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

来源 |中国气象爱好者、快资讯视频、中国天气网


https://www.sohu.com/a/414249684_657035


2020-2021特强极寒:大家准备好了吗?

已有 20877 次阅读 2016-4-13 12:26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小冰期, 强潮汐, 地球轨道, 太阳活动, 叠加效应

2020-2021特强极寒:大家准备好了吗?


   zecrio  2016-4-12 23:43留言:

   2020-2021特强极寒将从欧亚延伸到北美整个北半球。7-8个强制冷因素强强叠加,除了拉尼娜、拉马德雷外还有强震、地球公转半径达到最大值、天文条件(2020年八大行星高度集中)、强潮汐、太阳黑子极小值这7个因素都叠加到一起,可能给中国带来60-100年最严寒的冬天,也许能够达到1967-1968年的水平(冬三月严寒、平均最低气温为1890年以来次低、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低年度冬季,低温仅次于100多年以来的1892-1893年冬季)。1967-1968年全国大部冬季平均气温是零下6.9度,比1951-1980年这30年偏低2.3度、比1961-1990年这30年偏低2.2度、比1971-2000年偏低2.6度,比1981-2010这30年偏低3.8度。这个偏低数据是根据全国960万平方公里平均来计算出来的,极寒之厉害可见一斑,2020-2021可能有望达到这个程度,大家准备好了吗?


   博主回复(2016-4-13 12:09):推荐阅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69690.html 


   据任振球的研究,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使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发生相当稳定的准周期变化,与全球尤其北半球气温变化的间隔60年振动相一致。在20世纪初的低温期和60~70年代相对偏冷期,当时(1901和1960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分别延长了94(相当于日地距离的0.6%)和57万公里;在30-40年代和80年代后的暖期,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1940和2000年)分别缩短了76和44万公里。2000-2020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由极小值变为极大值,他推测2020年前后全球气候将进入相对冷期[9]。

   韩延本分析了美国宇航局公布的起自19世纪中期的全球及南北半球的温度异常变化资料,得到它们存在约60年的准周期性波动的初步结果。该周期是它们的中周期波动的主要周期分量之一,它对调制温度的总体变化趋势可起到重要作用。分析表明,该周期分量是时变的,周期长度在19世纪略超过60年,之后缓慢变短,到20世纪后期月在55年至60年间。所谓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的加剧似乎并未有打乱这一周其分量的存在[10]。

   汪品先院士指出,大约在1万年前“新仙女木事件”结束时,格陵兰上空的气温在近50年内上升7摄氏度,而且这类快速变化还反复发生。历史纪录表明,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受自然控制,温室效应气体排放加剧了全球变暖进程,人类必须在气候剧烈波动时期做好预防气候变暖和变冷的两种准备[1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172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69809.html 

视频|世界气象组织:拉尼娜现象9月至11月发生概率达60%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0-08-30 08:07:28

http://www.kankanews.com/a/2020-08-30/0019506276.shtml


预测检验

nino342020-09-01-12.png

图1 2020年9月1日12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622,比9月1日00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585,减0.037,减速变快,进入下降区间。

nino342020-09-01-18.png

图2 2020年9月1日18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648,比9月1日12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622,减0.026,减速变快,进入下降区间。

       2020年2月南极啊i海冰面积达到极小值,德雷克海峡通道扩大导致秘鲁寒流减弱,厄尔尼诺指数处于较高值;此后南极海冰面积不断增大,将在9月达到最大值,使厄尔尼诺指数快速下降。强潮汐加快了这一进程。


图3 南极海冰增加趋势和白令海峡热异常对比:2019年8月5日和2020年8月31日(白色为海冰,红色为热异常)对比2019年8月5日和2020年8月31日南极半岛海冰比较:2020年8月南极半岛海冰快速增大是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下降的主因。

       

2020年9月潮汐组合预报:强潮汐时期

已有 1560 次阅读 2020-1-7 10:55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潮汐组合, 潮汐预警, 日月大潮, 近地潮, 月亮赤纬角

                20209月潮汐组合预报:强潮汐时期

                                吉林大学:杨学祥,杨冬红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韩延本,马利华

 

20202-5月、9-12月为强潮汐时期,1月、6-8月为弱潮汐时期。6-8月弱潮汐时期导致潮汐南北震荡减弱,有利于长江巨洪的发生,与1998年相似。

 

潮汐组合A95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北纬0.0001度,92日为日月大潮,96日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最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

潮汐组合B 912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24.2122度,910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潮汐组合C918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0度,917日为日月小潮,918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最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最强)。

潮汐组合D 925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24.2735度,924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最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地震火山活动进入活跃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320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48966.html 


我在2012522日指出,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12年的厄尔尼诺正在到来,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准备:一个极端炎热的夏季和极端寒冷的冬季。2013年的拉尼娜事件非常强烈,将重复2010年强拉尼娜事件的大致过程。2013年为太阳黑子峰年、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5年可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我们可能迎来又一个最热年新纪录,不过,频发的强震可以降低变暖规模[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1459.html

2014-2016年最热年记录证实了我们的预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0209.html

1995-1997年和2014-2016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这两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全球厄尔尼诺现象已经成形,太平洋中部的水面温度将攀升到19年来的最高温度。准确的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变化周期为18.6年,近似值为19年。

全球气温变化也有18.6年。9年之后全球气温再次变冷。

厄尔尼诺、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和拉马德雷暖位相有利于全球气温的升高;拉尼娜、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拉马德雷冷位相有利于全球气温的下降。自然条件的综合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结论之一:如果2015年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与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叠加,将形成比2014年更高的气温。

结论之二:赵得秀教授根据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预测,2023年将发生拉尼娜事件。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与之叠加,将产生极冷气温,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了这一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fgcfmt/blog-2277-863589.html

我们在2014326日指出,2014-2016年全球最热年 2023-2025年全球最冷年:

2014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减小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2013年的前兆值得关注。

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增大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低温和强震,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制冷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9229.html

我们在2015125日指出,2015年的警钟: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

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2015年高温、干旱继续威胁我国南方、北方地区,新一波厄尔尼诺将增加灾害的强度,必须高度重视,及时监测,积极预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1959.html

如果2015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高温、干旱、洪水将接连发生。监测厄尔尼诺非常关键。

高度关注2015年警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2543.html

2014-2016年的最热值得关注,2023-2025年的最冷年更值得关注。

2015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增大最热年发生的可能性,2016-2017年预测为拉尼娜年,是全球变冷的信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363.html

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包含两个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和一个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其中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变暖停滞,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最热年出现,而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极寒出现,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变冷高潮,类似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1968-1970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的20世纪70年代变冷高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42099.html

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极寒出现,全球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变冷高潮。

2016-2017年拉尼娜事件敲响了气候变冷的警钟!

极热之后是极冷。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fgcfmt/blog-2277-893449.html

变冷的自然指标:

强潮汐使气候变冷,周期为1800年,目前进入变暖高峰;

拉马德雷冷位相使气候变冷,周期为55年,2000-2030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

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气候变冷,目前处于最小值时期;

海洋及其边缘特大地震和海啸使气候变冷。

2023-2025年严寒进入高峰 2032-2034年全球变暖加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735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556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6513.html 

参考文献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 Vol. 23 (6): 18131818

杨冬红杨学祥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29(2): 610-61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6524.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48969.html

上一篇: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2020年9月2日午报
下一篇:[转载]全球变暖有救了?拉尼娜出现已基本确认,地球或迎来寒冬期!
收藏 IP: 103.57.12.*| 热度|

2 王奕霖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17: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