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世界大,和谐天地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海霞 四世同堂,单纯的幸福

博文

张海霞︱怎样才能成为哈佛教授? 精选

已有 14322 次阅读 2020-4-15 08:01 |个人分类:杂文评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哈佛, 教授, 世界一流大学, 氛围, 考评

 

今天在准备课件的时候,参考了一位哈佛教授的书,联想到当年带学生去哈佛访问时的真实故事,依然很有意义,值得分享。

那是N年前的冬天,带了一队北大学生去美国东部访问,到哈佛访问时接待我们的是一位北大数学学院毕业的校友,在哈佛的生物系做教授,学生在这位学长位于哈佛科学大楼的办公室里问了一个很好的问题:

怎样才能成为哈佛大学教授?

教授的回答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要想成为哈佛大学教授,不是你写了几本书,而是有人为你写了几本书!

记得当时,我们是都惊掉了下巴的!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教授,不是你做出了什么样的自诩高雅的科研贡献,而是你的贡献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和改变了这个社会!

哈佛教授有底气说出这样的话,因为他和他的同事都是这样的人,所以他们不在意别人的评价怎样,而在意的是做出影响和改变世界的成果。

无独有偶,他们隔壁的MIT(麻省理工学院)也有这样的底气,记得有一次我去访问当时任MIT机械系主任的陈刚教授(他是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的,是我的学长):

陈刚,你们系里的教授怎么管啊?

陈刚哈哈大笑:

我根本不需要管!系里一共70多个教授,其中30多个都是美国科学院和工程院的院士,其他人也都是这个水平或者在接近这样水平的路上(指那些青年助理教授),他们自己对自己的要求都很高,我根本不需要管我这个系主任的任务就是负责找钱、招来更好的人!

这话听起来怎么这么耳熟呢?!哦,原来它像极了我20年前第一次去Caltech(加州理工学院)时在他们的教授餐厅(Faculty Club)吃饭时跟一位我行业里很牛的教授的对话:

**教授,您在这里算是很牛的吧?!(要知道,那时候我认识的行业牛人也就这么几个,而且他是做出了行业里第一个标志性成果每每被提起的人!)

没想打那位十分健谈的教授竟然有些错愕,他稍顿了一下,跟我说:

怎么说呢?你看看咱们隔壁这一桌吧?那位是**年的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他旁边那一位是**年的化学奖获得者,还有那一桌上那几位,他是***发明人,他是***开创者……在这里一共300个教授,活着的诺贝尔奖还有大概20……我要早知道做咱们这一行得不了诺贝尔奖我早就不学了啊!

虽然是有些夸张的玩笑话,可是他当时的表情我至今都记得,也是第一次感受到这种来自周围同事的Peer Pressure

周围有那么多的牛人,你拼命努力才能不被淘汰啊!

良性循环的氛围,不是靠各种考核和指标硬压出来的,而是靠人、周围足够多非常优秀的人一起逐渐形成的,我们这些年的人才引进政策逐渐在改善我们周围的环境,越来越多优秀而且努力的年青人的加盟,正在改变着我们科研院所的生态,应该更多一些这样的新鲜空气,风气就会更快好转起来,如果哪一天,我们也都达到了“不用扬鞭自奋蹄的那种状态,我们距离世界一流大学也就越来越近了。

从今天起有个梦想,努力工作,希望早日做出重要贡献,不仅自己可以写书,也让别人为自己写书,不仅用汉语写,也希望有其他国家的人用他们的文字写,那个时候,咱就可以傲娇地说:咱是来自世界一流国家的世界一流大学的世界一流教授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9-1228401.html

上一篇:张海霞︱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下一篇:张海霞︱iCANX Talks(全球前沿科技直播)本周五隆重开播啦!
收藏 IP: 111.198.229.*| 热度|

36 郑永军 武夷山 刘立 王宏琳 张波 曾杰 王安良 吕泰省 王茂清 诸平 李学友 严家新 张红光 褚昭明 梁星云 黄永义 叶建军 吴嗣泽 杨金波 彭渤 晏成和 黄凯 王卫 季丹 袁有录 张士宏 王中任 胡华明 孟庆勋 孟利军 高友鹤 郭胜锋 强涛 唐小卿 汪炼成 郁志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5: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