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huang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huang2012

博文

培养学生的diversity

已有 3279 次阅读 2020-3-28 22:03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现代教育体制下,大批量的学生被培养出来,模式、经历都是差不多的,所以,人才的差异化、多样性方面,就会存在一个突出的共同问题————雷同!  雷同,意味着单一化。 以此而推导下去,我们就可以预测到一个突出的危险:我们面临的未来问题和挑战,却是多样性的,那么以雷同的思维、雷同的方案、雷同素质的人去应对未来可知和不可知的诸种挑战的时候,我们的培养体制和模式,就会受到巨大的挑战。

      有关地球变暖、环境污染、疾病、饥饿贫困、贫富差距、家庭暴力、文化冲突、战争等等现代社会挑战,属于全地球人都要面临的普遍问题,而对于各个国家而言,由于家底不一样,应对能力和突出的侧重点也各有不一样。面对同一个挑战,发达国家、发展国家所能够采用的应对能力和效果也必然有差距,比如穷国家连饭都吃不饱,你跟他谈地球变暖,他是没有兴趣的。

      这次,新冠肺炎病毒的大爆发,相当于给全世界各国出了同一份试题,也不分A、B卷,除了要求中国闭卷考试,其他国家允许开卷,然后请大家答卷。答卷的结果,分数也基本出来了。照理,欧美这些发达国家应该考出好成绩的,但是惨不忍睹。为什么?

      原因是多方面。其中一点,欧美发达国家在应对决策,以及基本医疗物资的应急保障及供应生产能力方面,明显就存在着短板。有一个说法,全球化下,口罩、消毒水这些产业链低端的物资生产,发达国家是瞧不上的。但是面临突如其来的疫情的时候,马上就暴露短板了。国家生产系统的一律高附加价值的利润追求,导致产业定位普遍高端化,也是一种雷同化、单一化。于是,在一些突发情况,比如流行病、战争爆发的时候,这种看似高端的体系,就会出问题。

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没有第二家! 从高端到低端,都有! 齐全。所以,从多样性而言,即Diversity, 这是非常厉害的。我国的工业GDP已经是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的总和!门类还齐全。应对各个情况,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回到人的培养上来,如何化解人才培养雷同化、单一化?这个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前几年,社会上还讨论了各大学生源择录的多样性问题,农村孩子与城里孩子的录取比例,其实也讲得是这个事情。

大自然的物种多样性,彩虹分七色,味道还分酸甜苦辣咸,五音谱出不同的乐曲,人的命运和机缘及个人性情,总是千差万别的,尤其在社会实践、人生经历方面,多样化经历经验的人,总要比成长经历单一化、单纯化的人,对现实社会环境及人生路成长路上各种挑战的适应能力要强。这是事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正当喜好。尊重这些个性,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提供促成其个性的伸展和充分发挥、发展,在学校的教育里,这是每位教育工作者要努力去做的。但是,光是学校里的教育,远远不足以成就一个人的真才实学,因为缺乏丰富的社会实践。一个人的受教育,一个来自家庭,一个来自学校,一个来自社会。而前两者,其实也是社会的一部分。全球竞争日益激烈,分而传递到各个国家,再传递分解到各个家庭及个人身上,竞争压力都是很大的。现代的人,大城市的人,生活节奏快多了,到底就是拼生产效率。竞争的结果,当然是优胜劣汰,所谓物竞天择。但是,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趋同性、雷同化?!真理,走过了头,就可能是谬误。

自然界,生物链条上,各种生物都有,才构成了美好的大自然;人类社会,形形色色的人,才构成了和谐的充满生机的社会。在地球上的200多个国家,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分工越来越发达,但是,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协作日益紧密的同时,其实,也是国与国之间竞争日益激烈的时候。为了防范类似Coronavirus这样的危急事件,在国家产业链,尤其保障国家安全和基本民生以及国防安全方面,肯定不可或缺,要考虑多样化配置。而在人才的培养和配置上,也就必须对应地,要考虑多样化。全国人们都是博士,你认为会怎么样?我认为,可能是一种悲剧。当然,全社会人都不读大学乃至更高学位,又是另一种悲剧。必然有一个分布,即多样化。古人讲五行相生相克,就万事万物之间的互相影响及关联乃至制约关系而言,其中有一些科学性。倒能给我们在教育探索方面,一些不错的启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01690-1225743.html

上一篇:破SCI至上,国家要动真格了
下一篇:迎 “难”而上,是科研人的宿命
收藏 IP: 111.192.240.*| 热度|

2 梁洪泽 范振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0: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