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叟王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王铮 中国科学院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兼华东师大、中国科大教授

博文

从2003年抗击SARS的故事说抗击新冠病毒

已有 6504 次阅读 2020-2-15 15:08 |个人分类:在历史中思考|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冠状病毒, 季节性流行病

        大家也许记得,2003年面对SARS的进攻,王铮提出SARS流行的条件与天气有关,随着天气的季节性变化,不同气候带天气出现的可能性不一样,疫情会发生变化,当时预测到6月上旬全国的疫病不会再流行。今年很多人问我疫情什么时候会过去?我还真不敢随便乱讲。当时的报纸报道“王铮发现SARS与气候有关。"今年的准确关系更要研究。当时利用这个报道,一些人断章取义理解,在网上把我骂个半死,特别是一个匿名人,后自称“zhenshan”的”热心人“给我所在单位的几乎所有领导写了信,也给地理界及第四纪环境学的院士写了信,“揭发王铮搞伪科学”。弄得只有两个学生愿意陪我去疫区调查,只有一个毛姓女生敢于去购买数据资料。一个男生,开始挺积极,后来人也找不到了。我的这个工作主要是自己兼职的华东师范大学学生做的。在告状信中,有一份寄给了刘东生先生,没想到刘东生先生觉得我有道理,亲自打长途电话支持我,希望我把研究的发现刊登在他主编的《第四纪环境》上。当时基金委地学部柴YF副主任,在听取我的区域课题汇报时,大概也是因为看到了那位“热心人“的“揭发信”,顺便听取了我关于SARS的“业余”研究,我国告诉他,我是发现SARS分布的等值线在华北地区的走势图与气温等值线在华北的形时图很一致才有了这个猜想,并且带着两个学生去疫区调查,得到了一致认识。他当场给了我一个6万元的课题研究SARS与天气的关系,后来我所研究所所长方X,又批给我3万。这9万元钱,先被用3万去买了每日天气观察数据,剩下的作了考察费并买了一台容量大的便携式计算机,装下新买的C+的计算环境,带着学生去考察,并开发了一个软件系统。一个学生说,我们用这个软件申请个专利吧。我骂他但愿这个系统只会需要用一次,还要什么专利?可见我这个人有点鼠目寸光。但中国的科研狗,凭着自己的良心,总是爱会冲在前面。

      当年的研究结果,有些对今年的疫病防治可能有参考意义:

      1我们发现SARS疫病发生的天气条件,气温达3°C以上才会发生,8°C以上会流行,13°C~18°C进入爆发期,爆发的高峰位于15.5°C附近,这是对大数据序列用我自己摸索的一套最优化数据挖掘算法得到。气温到了21°C时全国已经采取了普遍抗疫病措施,气温与疫病流行的关系还不太清楚了。不过,我学生告诉我,新加坡今年并没有采取大的措施,疫病没有猖獗,可能今年的病毒不大适应高热环境;而相反在较低气温下,病毒似可流行。据报道今天(2月16日)武汉新增病例数出现下降,查16日武汉气温14点为11°C,可能再次的新型病毒适应气温的生态瓮上限低一些。但愿如此。

      2. 研究还观察到当天气相对湿度在50-65%间,疫病容易爆发当相对湿度达到90%时,疫病不会流行。这个经验是关键我们的经历的,我和两个学生与考察时,正好是春雨季。不同气候带雨季的时间不一样,所以说这天气在气候带的移动,SARS与爆发期在气候带不尽一致。这个发现就是“Zhenshan”诬告我说的“SARS与气候起因“的根据。

       根据这些结论,我们根据不同气候带出现流行可能性的不同,作了全国SARS 流行风险图,这个东西后来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关于这里的两条经验规律,我这里要说两句,以免引起误导:

       第一,   气温与冠状病毒活动与一般流行有关,这是后来许多研究发现的,美国、加拿大、欧洲、沙特阿拉伯、非洲都有学者做报道,我的学生翟石艳等2018年发现手足口病最可能在24~25°C发作。所以冠状病毒流行体现于气温及天气有关是可以确定的,针对今年的情况可以再研究。可惜今年没有当年那样的领导愿意来发现问老王“尚能饭否?”。

       第二,   2003年那些疫病流行的阈值条件,是针对SARS的不完整经验,今年的新型冠状病毒好像适应力更强。北京已经下了两场雪,颇冷,没有报道新增病人在减少,所以低温阈值似乎失效了;高温阈值迟迟不出现,而且当年是抗疫病已经展开,所以高温阈值也只能供参考。就算21°C这个阈值是正确的,现在全国的日均温还普遍得不到这个阈值。所以说这场抗击疫病得有持久战的准备。最近有个消息,据说复工60%经济就不会衰退我没有看到论文的这个60%是什么?我不知道。如果说是去年劳动力只投入了60%,所以现在只要保证60%就可保持过去的增长,我真不敢信。

      第三,  2003年的病毒适应湿度是65%,今年发生新冠肺炎的武汉是江城、据我学生调查,邻水的威海疫情也很严重,所以湿度似乎也靠不住。2003年青海、西藏、云南疫情不严重。疫后我们发现疫期当地的紫外线比较强烈。这样看减少雾霾空气,增强紫外线辐射可能性可能是有效控制疫情的措施之一。我的一个叫Z葆丽的学生已经开始用夜间灯光强度估计雾霾强度了。葆丽的取名据说是因她爸爸妈妈作为农民工在修北京的保利剧场时生的。这次我组织她研究新冠病毒疫情,可惜她是一个农村姑娘,家里没有互联网。她作的图,传输起来费时、费钱。一个女孩,她有一种牺牲精神。“谁说女子不如男?”2003年陪我去疫区考察的学生,也是女孩。现在当然现在成家立业了。

总之,抗击疫病还有许多长路要走,速胜是困难的。一月底我根据2003年的经验,组织学生做了一张今年2月份河南省新冠病毒肺炎分析图,发现河南省的风险重点是位于信阳、南阳、驻马店,其次是周口、商丘,提供给我河南大学合作者,不知道他们也没有本事提上去。不过有两个河南大学的学生,帮助我每天收集新冠病毒疫情报告,我很高兴。

2004年,疫病平息了后,我受邀访问了美国乔治梅森大学,他们让我推荐一个学生去那里继续研究。随我考察的两个学生我推荐一个去了,并留在了美国,她师姐也自己去了美国,搞疾病的数据挖掘。另外做这个课题的三个,都离开了我,我现在是孤家寡人了,因为作为一个平民学者,我留不下他们,我很怀恋哪个疫病流行中,到处去购买数据的毛姓女孩。这次我要召唤他们回来研究,他们很踊跃,几个在美国的学生为我提供了一些新的论文,很好。可是我没有课题费,申请课题的单位数受到限制。因此,我有许多的忧伤。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11-1218647.html

上一篇:沉痛悼念刘则渊先生
下一篇:一个个人看法
收藏 IP: 210.73.4.*| 热度|

2 周忠浩 刘跃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19: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