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shixuxudemama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oshixuxudemama

博文

写英文论文要引用中文文献吗? 精选

已有 46126 次阅读 2020-1-20 13:11 |个人分类:学术生态|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论文, 期刊, 语言

写英文论文要引用中文文献吗?

李晓姣,2020120

【摘要】由一条审稿意见,我开始思考写英文论文是否要引用中文文献的问题。我认为,在目前多数领域的权威期刊确为英文期刊之现状下,英文期刊要求作者少引用对英文读者来说不易获取、不易阅读的中文文献是合理的。这种要求与中文期刊附英文摘要一样,是学术世界“英语霸权”的另一种表现。对此,我提议中文期刊可在出版中文论文同时,附上英文版本,以利于引用和传播,而不同语言版本均指向同一DOI,从而避免一稿多投、重复审稿等问题。

一条审稿意见

前不久,我的一篇论文修回,有一条审稿意见是这样的:“Example 2 is not appropriate, because the solutions for comparison are not easily available by most of the readers in this journal”。由于算例2采用的参数及供对比的数值结果引用了某中文专著,故审稿人有此评论。该审稿人还在最后加了一条Optional Comment,说“Eight References written in Chinese: They are not easily available and cannot be read by most of the readers in this journal. Therefore, they should be replaced with other related publications or their citations should be avoided as much as possible. 这篇文章是基于博士期间的工作增补、修改为期刊论文的。学位论文中确实引用了不少中文论文,因此也就照搬了原来的参考文献。

审稿人语气十分客气,意见也很中肯。如何回复和修改,我一时有些犹豫不决。一方面,如审稿人所说,我引用的中文文献不易获取,难以阅读,不利于在以英文为主流的国际学术场合交流和传播。况且按照审稿人意见来修改显然是最为稳妥的。可另一方面,我的工作本来就参考了这些中文文献,算例也确实采用和比对了中文文献的参数值和结果。当我撰写英文论文时,凭什么就要替换掉那些对我有帮助的文献呢?另外,分析新算例和寻找这些中文文献的合适替代品也是不小的工作量。

我的回复

最终,由于犯懒和心有不甘,我采取了较为折中的回复方式。

对于算例的问题,我将引用的文献由中文专著改为了同一作者发表的内容相似的中文期刊论文,因此无需更改算例。且回复时回避了“不易阅读”,而强调了“可获取”。

对于中文文献引用过多的问题,我采取了包括选取同一作者的相关英文文献、选取同一团队后期出版(比中文版晚七、八年)的英文版专著等不同策略处理。对于难以找到同一作者英文论文的情况,我只好将其替换为同主题其他作者的英文文献。

修改提交后,审稿人对我的回应基本满意,之后这篇文章也被顺利接收。但是对该问题的疑问仍然萦绕在我心头。写英文论文应该少引用/不引用中文文献吗?这样的要求合理吗?

存在即“合理”

不得不说,我认为该要求是合理的,因为你选择了英文期刊就应该照顾英文读者(不一定就是英语母语者)的需求。而之所以选择英文期刊,是因为作者想把成果发到一流科技期刊[i],或曰行业内权威期刊上。而客观现实是很多领域的权威期刊确实以英文期刊为主。举例来说,大连理工大学建工学部结构工程专业TOP10期刊[ii]就全部都是英文期刊。因此,虽然政策上已经开始了破除唯论文、唯SCI的倾向,但是科研工作者想要将成果发表在最合适、最精准、传播效率最高的英文权威期刊上的初衷,仍是不难理解的。

那么,为什么要引用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引用有哪些须遵循的原则?关于这方面的讲解及教程很多。目前比较公认的原则包括“相关性”、“权威性”,还有对“经典”文献和“新”文献的相关要求。诚然,并没有对文献语言的要求。但是,发表在英文期刊上的论文,要求参考文献可获取、易阅读也不可厚非。现状之下,作者应该做的似乎只能是审稿专家建议的“找到替代的英文论文”或者“尽量避免引用中文参考文献”。

反过来呢?

当我们纠结于写英文论文要不要引用/多引用中文文献时,反过来也想想。在中文世界中呢?我们能不能报复性地说,你不引用中文文献,那我也不引用英文文献。事实当然不是如此。实际上,我国对于学术写作中的英文文献引用还有一定要求。

比如某高校博士论文要求参考文献“不少于120篇,其中英文参考文献不少于60%”。

image.png

比如有些中文期刊要求英文文献原样引用,中文文献则中文及英文翻译各一份——这样做的期刊绝不在少数。

英文期刊要求少引用或不引用中文文献,中文期刊要求附上英文摘要和中文文献的英文翻译,这其实是同一件事情的一体两面,其本质就是现代学术世界的英语“霸权”。倒是有人建议发小语种,以抵抗英语霸权,有志之士可以试试,我这学了十来年英语还发愁英文写作的人就算了。对于一般科研工作者,需要发表英文论文在一定时间内肯定都是常态,要求少引用和不引用中文文献也将是常态。对于该常态,有没有什么对策?

一点不成熟的思考

如无必要,不增实体;如无必要,不添规定。规定SCI评价,规定铲除“SCI”毒瘤,规定发中文期刊——兜兜转转,如果没有这么多规定,会不会发展更好呢?不过这里先抛开政策不说,重新思考以下几种情形。

第一,同样内容,投中、英两份期刊,以两种语言发表。以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SCE)旗下期刊为例,投稿时需回答:“本文是否采用其他语言发表过,我们不会评审已发表的文章或部分内容。”可见,同一内容投一份中文、投一份英文属一稿多投,是学术不端。

image.png

第二,同样内容,同一期刊的中、英文双版同时公开出版。国内期刊《应用数学与力学》[iii]曾经就是这种模式,稿约要求“惠稿请提供内容相同的中、英文稿电子文档”。中、英文双版各自有独立的CNISSN号。但在2013年,该期刊中、英文版开始独立办刊,分刊原因是“检索指标统计偏差”、“翻译工作负担重”和“投稿过程繁琐”等。可见,“写一篇算两篇”这种模式也难以长久。

第三,同样内容,同一期刊,提供中、英两种语言版本。就像产品的多语言说明书一样,中文期刊发表中文论文的同时,提供英文版本以供引用和传播,甚至还可以出日文版、法文版、意大利文版嘛。不同语言版本,均指向同一个DOI,不涉及一稿多投、重复审稿等问题。这是中文期刊提供英文题目和英文摘要的升级版本。至于谁来翻译,是投稿前就翻译成多语种,还是按需追加其他语言版本,还是开源使读者也可上传其他语言版本都不是大问题——反正是指定的网络地址。我早就对期刊针对某文章的讨论、回复、勘误都不与原文放在一起颇有微词了。这样一举多得,不同语言版本、讨论、勘误就像文章的弹幕,这样才更促进交流、更符合科学发展规律,是吧?

科技世界,语言不应该成为问题。当然我也希望中国期刊越办越好。到那时,这种纠结也不再是问题。


[i] 任胜利,2019,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背景下我国学术期刊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科学通报.

[ii] 李晓姣,既然要写论文,就写一篇好论文!科学网博客,2019.12.24.

[iii] 黄雅意, 黄锋, 辛亮. 中文科技期刊发展对策——以《应用数学和力学》(中、英文版)分刊后的独立办刊为例[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7, 29(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04477-1214957.html

上一篇:既然要写论文,就写一篇好论文!
下一篇:博士生应该多发专利吗 ——浅谈博士生需要什么学术成果
收藏 IP: 113.87.14.*| 热度|

7 黄永义 刘立 杜学领 杨金波 张鹰 姚伟 孙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6: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