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sphere52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sphere521

博文

中国男性个体社会行为模式的理论解释

已有 5537 次阅读 2019-12-25 08:20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中国男性个体社会行为模式的理论解释

刘志远

 

 

摘要:中国个体社会行为的理论解释是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基石,以费孝通先生为代表的学者对此给出过理论解释,提出了诸如“差序格局”等理论概念,但其背后的原理仍有待分析。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理论视角去解释这背后的原理,是本土社会学理论的一部分,也可期用于解释其他社会的社会行为。本理论论证形式简洁,在三个社会行为的理论假设基础上,进行演绎分析,然后结合既有的社会事实进一步解析及预测中国个体的社会行为。该理论可用于理解掌握中国人社会行为的发展变化,也将为西方学界提供理解中国的理论视角。

 

 

 


 

序:

当下中国处于急速变化期,在几千年的中华历史上都属罕见;就像成长很快的青年,非常有可能出现自己不理解自己的情况,进而迷惘,盲动,当下的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知识分子群体,也很有可能不能理解中国本身。此外,当今世界是全球一体化的世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也要对异军突起的中国人加以理解,中西方学界的对话与交流显得异常迫切与重要,学界就像一个社会的大脑中的理性部分,是创造文字符号与理论理解的起源地。故,我们需要提出能揭示中国人社会行为原理的理论,让自己与他人更好的理解中国人,理解中国。本研究也只为“理解”本身服务,无关任何其他目的。

另外,受限于作者的经验,本研究针对的是中国“男性”个体社会行为进行分析,即宏观上,中国男性个体一般具备哪些社会行为特征,这些特征虽然很早前就被其他研究者或体验者所提出与总结,但欠缺原理性的分析。

本论述按如下形式展开:首先给出主要术语的定义,随后给出笔者提出的三条有关社会行为模式的基本假设及相关注释,然后基于这三条基本假设给出总推论,之后再与其他认定的社会事实结合,推理出幼体的行为模式形成情况、古代中国个体的主要行为模式特点、以及结合当下的社会事实推出现代中国人行为模式的变化情况。基于最后两个推论,分别给出了对于典型中国人行为模式的解释与预测,如差序格局、面子、中国式关系、熟人文化等。最后,在推理与论证中难免有疏漏,敬请斧正;同时,如果有对该理论能读懂且感兴趣的同仁,请尽快联系我,让我们共同讨论切磋。邮箱:zy.liu1 at siat.ac.cn; li0037an at e.ntu.edu.sg

 

展望

群体中国人的行为模式分析也需要进一步分析,但可以肯定的是群体行为模式必须是基于单体行为模式的。网络分析方法后续会被重点推进以进一步在个人行为模式的理解基础上,理解群体行为,或许可以解释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周期律。但需要强调的是,网络分析方法本质上用数学的方法去辅助推理。应该注意的是:数学方法只是辅助推理的方法,其本身不能产生新的社会原理或者理解。但是,由于其在推理方面的极大的优势,在社会行为研究中可能被用到。

另外,这几个重要的行为假设需要进一步验证。目前,大脑科学的发展已经到了一定程度,对大脑的一些表征手段相对成熟,笔者认为应该可以用相关的研究成果和技术手段针对中国人做好这个基础研究。一旦相关基础研究得以完成,我们据此可以进一步给出社会伦理方面的结论和建议。

此外,应该注意到当下中国的经济发展依然是占主体地位,这里介绍的行为模式研究是经济行为研究的基础,经济行为的研究可被看做是它的一个应用领域,或者我们可以从所谓行为经济学的角度去分析经济发展。这得密切关注经济行为的细节,以及每种重要经济情况的细节发生过程。恐怕超出了笔者的社会事实获取范围之外,希望有兴趣的经济学者能够注意到这个研究方法。

另外,本文没有仔细研究,但是已经给出了理论上的对接点的行为研究是:1)宗教与行为;2)符号与行为。尤其是后者,在日常生活中太常见了。人们每天都接收大量的符号信息,尤其是规则制度性的文字符号,这在管理中也最为常见。然而,一个常见的现象也正是规章制度性符号与执行的脱节。往往是一个规定,看起来功德圆满,但是执行起来却是一塌糊涂,虎头蛇尾,毫无作用。这个符号与执行性的行为的沟壑到底在哪里,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是非常值得探究的问题,我们不妨将它称为符号与行为互动的学问。

还有非常重要的两点:一是对现代伦理的考察。旧的伦理道德在如今面临巨大挑战,根据该行为研究完全可以推出伦理上的建议;二是技术或者说人们使用的工具的变化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这个研究应该很重要,因为当下,人类处于技术大爆发的年代,个体与群体的社会行为也会相应变化。如银行排队机器的出现使得排队这个行为变得非常容易及“去人为干预的可执行”。技术的一大影响就是在管理行为中的去人化的可能。从我们自己的假设中也看得出,人,本征就有获取更多资源的冲动,这是不可遏制的。几千年来,人类终于看到了管理中去“人”化的可能。反过来看,在古代,人们其实希望的也是命令的非人化的彻底的执行!并相应建立了与之相匹配的“威权”。也就是说无论古今,对这种“执行”的追求是一致的,只不过古代没有当下的技术,没有非人化实现的可能!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真正的人,通过各种威权(或神权)非人化。如今,在人工智能技术,机器人,通信技术进一步爆发的可预见的未来,中国人将出现什么样的新的行为模式和变化,值得我们仔细考察,笔者相信这样的考察也将基于本文的推理。


定义:

个体:由人类生殖的自然人类体。

行为:个体与其他个体交互的动作流。

能量:个体行为所需的物质摄入。

资源:能给个体带来能量的所有方面的统称。

外界:个体以外的所有物质称为外界,个体从中获得资源。

行为测度:个体与单个体交互行为的频率,时长,资源交换量,距离,主被动,交互的效果等。

行为模式:个体与单个体行为测度的总和;个体与多个体交互的顺序以及资源交换的个体路径。

行为潜态:个体了解了某行为,但并没有持续输出该行为的状态(可能存在短时行为)。

符号:包括语言、文字、影音等与行为有对应功能的文字、声音或事物形态,可以传递行为信息,激发行为潜态。

投射:其他个体的行为可以通过个体的感官等信息接收器转变为个体可理解的符号,个体以此获得行为潜态的过程。

连续性:后一时段的行为模式承接于上一时段的行为模式。

确定性:个体自身变化是连续的、可预期的,以及周围任何其他个体与事物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是连续的、可预期的。

幼体:个体有成长的过程,并最终死亡,处于早年的个体称为幼体。

强体:可为个体提供资源的个体;它是相对的,动态变化的。

超验强体:不能给予个体能量支持,但能够给个体带来确定性的不存在于外界的假想体。

群体:由局部有限多个个体组成,个体间存在长期行为互动。

生产:个体从外界原材料中获得资源的行为。

交换:个体与其他个体交替给予对方资源的行为。

即时性:个体自身对资源的需求是不断的、当下立即需求的,而不是可短期积累,长期使用的。

规则:由强体构建并维护的获取或分配资源的一系列行为。

资源分配:在既有社会规则下的资源配给方式。

宗亲关系:由生殖过程而起,经后期长期聚居而引发的行为互动。

主导:强体支配其他个体行为的行为。


 

以下给出个体行为模式的基本假设,其变化规律由此推出:

(A#)

A1. 个体行为以个体存在为前提:1)能量的即时摄取个体行为倾向于即时获得更多资源,避免即时资源减少2)确定性的保持

A2. 个体接受投射作用

A3. 资源获取或交换的长期改变是个体行为模式改变的充要条件

 

 

注释1:

人性是两方面的混合体,一是“有我”性,二是“无我”性。每个人的一生都处在前者与后者的相互作用之中。有我,主要体现人对既有状态的一种执着与对未来的掌控感,如人的记忆、执着于自我确定、表现、印证,以及占有更多资源上;无我,主要体现人的天然的,不以个体意志为转移的被动性上,如天然的对他人(甚至动物)的感同身受,对外在感官刺激的反应的不可回避性、以及符号等作用结果的不可控性。如果人类只有“有我”,或只有“无我”,那世界会简单得多。然而,人是“有我”与“无我”的混合体。这也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理的所在,下面逐一解释:

A1中能量的摄取是自然的事情,但个体对资源的更多的获取则是“有我”的体现,因为对于更多资源的积累以备未来的需要的这种行为便是基于记忆,基于维护未来中更好的“自我”的一种表现。

A1中对于确定性的保持则完全是“有我”的表现。“确定性”与安全感是很类似的概念,都是人对外界的内化过程中所追求的那种连续性,可预期性,稳定性。可以试想,如果没有“有我”的内核,人完全可以对外界的所有变化坦然的接受,哪怕是山崩地裂的变化。

从目前所了解的大脑知识来看,“有我”的根源应该是大脑在后天学习过程中的神经网络搭接的固化,现在知道,个体幼年的神经元是非常活跃的,但是在后天不断学习中神经元开始搭接成相应的固定网络,也会再发生改变,但就很难了。搭接的改变意味着一个神经元的突触断开,与其他神经元重新连接,这个过程可能是耗费能量,并产生痛苦的。如果这个过程是容易且带来愉悦的,那么人就很容易学习新东西,或者发现新的自我,但很明显不是这样的,相反的,往往某个人要经过很多磨难,才有可能所谓找回自我,或者发现新的自我,建立一种新的模式。不仅如此,人其实是倾向于愉悦当下的“自我”的,即如果印证了当下的这个神经网络状态的反应,是会带来快乐的,这是各种上瘾症状的一个原因,反复的自我印证,自我强化。

所以,一个人的已有的行为模式是几乎不可能彻底改变的,只能是有些许变化,那么改变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就要从人的“无我”属性谈起。

就像人体的神经系统有交感系统(可以主观控制),还有一套副交感系统(不受主观控制)的一样,“无我”就是人的不可自我主观控制性,也是人的本征属性,该属性使得人天生就是与外界联通,并相互作用的。

“无我”的主要体现就是人接受投射作用上(A2)。首先人是有感官的生物,而且重要的是人的感官的作用过程和初步结果实际上是有不受人控制的属性。具体说明如下,以视觉为例,人可以闭上眼睛,便什么也看不见,但只要人是张开眼睛的,那么尽管看哪里的动作是可以有所控制的,但一旦“看到”了,便是看到的,即:看到的是什么内容是不受控制的!看了就是看了,人没有这个功能去把特定某个事物的光线滤掉,或者把某个波段的光滤掉。进一步的,所看到的东西在大脑中的即时体现也是不受控制的,看到了“树”,在大脑中即是“树”,看到了“砍杀”,在大脑中即是“砍杀”,至于后续大脑可能对其再加工或者给予某些判定,那是后阶段的事。这种“无我”的特征不易被人所察觉,人们一般会认为自己是受“自己”完全掌控的,但实际上并不完全是的。A2中所体现的正是对这种本征特性的描述,它同时也是人与其他人的本征通连性的一种体现,因为“他人”也会以这种投射的方式进入到“我”,“感同身受”是对这种状态的一种描述,“他人”与“我”在这个作用下的界限是很模糊的。

“有我”的另外一个表现是对“无我”这种不受控状态的“觉察”能力,即:经由“无我”进入的东西并非完全能掌控个体的,需经由“有我”进一步发挥作用。反之,“有我”发挥作用的空间,或者说是基础,是由“无我”所提供的。

A3便是A1与A2共同作用下的一个与行为模式变化有关的重要假设。在“有我”的获取更多资源的引领下,人的行为模式会发生变化,但这是结果,其发生的过程则是在A2的作用下的,即:经由A2的作用过程,在实际满足A1后最终发生了行为模式的变化,A1与A2缺一不可。另外需要强调的是,这种行为模式的形成与变化均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个人意志发生在这些过程中,但不决定其结果,如个人对某个行为模式的厌恶并不影响其对该行为模式的获得。

基于这三个基本行为假设,进一步结合简单的社会事实,我们就可以推出国人的行为模式的基本情况以及变化过程。下面先基于三个假设做进一步解析,并给出必要的论述展开及推论以备后用。

此外,笔者是通过感悟国人的行为的过程中总结的以上三点,但可以猜想,这三点也适用于其他国家的个体行为。有待验证或证伪。

 


 

总推论一:单一个体行为

(ZT1-#)

ZT1-1. 根据A1-2,个体需获得确定性。确定性有两方面含义:一个是个体自身变化的连续性与可预期性;还有是个体对与外界作用的连续性与可预期性。

ZT1-2. 根据ZT1-1中的自身确定性,个体对外界的行为反应是基于历史行为模式的;且在一定时段内,个体行为模式是可预期,无突变的。

ZT1-3. 根据A1与A3,当个体获得确定性,且同时拥有足够多或可持续稳定获得资源时,其行为模式倾向于不变。同样的,某种行为模式能给个体自身带来长期稳定的资源,个体将其固化为自身行为模式。

ZT1-4. 根据A3,个体行为模式的改变意味着资源获取或者交换方式的改变,反之,只有在资源获取或交换方式长期改变下,个体行为模式才能改变。

ZT1-5. 根据ZT1-3与ZT1-4及规则的定义,规则可以改变个体行为模式。同样的,根据生产的定义,生产可以改变个体行为模式。

ZT1-6. 根据A2,外界会对个体有投射作用。主要包括:一是外界中其他个体的投射作用,还有是符号对个体的投射。根据A3,投射作用不能直接产生行为模式的改变。但根据投射本身的定义,他是行为模式变化发生的先导过程。

ZT1-7. ZT1-1中指出了个体对外在确定性的依赖,其主要由超验强体通过ZT1-6的过程获得。

ZT1-8. 根据A3,尽管符号不是行为改变的主导因素,但根据定义,符号触发行为潜态,有时伴有短时行为输出,而一旦短时行为输出能够持续获取资源,也会改变个体行为模式。


注释2:

能量摄取与确定性满足是最基本的条件,也是决定性条件。所以个体行为模式的资源指向和连续变化性是不可能发生变化的。但是如A3里所给出的,资源的获得与交换是行为模式变化的先决条件;确定性是次要满足条件。确定性本身包含了连续性,连续性则意味着可预期性。具体解释如下:一个人行走在路面上,他的内在假设是他预期他所将要踩到的所有地面都是结实的,不会突然陷入的,但实际情况是,没有任何理由每一处地面都是不会凹陷的,或者踩到地雷的。如果一个人被放到一大片地面上,并知道周围布满了地雷,那将给他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他不知道下一步会怎么样,他也将什么都干不了。此外,人不仅对周围事物有确定性需求,对自己也有确定性需求,也就是说,个体不会今天一个模式,明天是另外一个模式。

当发生不确定性时,人也不会原地不动,束手就擒,会努力化不确定为确定。外在事物不确定性方面,如上述的例子,那个人可以努力学习排雷,并想办法获得排雷工具,或者寻求帮助,用直升机带他飞离那个区域等等,去化不确定为确定。但这个过程中,人依然是向着有利自己的方向行动,不会直接闯进雷区引爆自己去获得确定性(这也有可能,但非常稀有)。同样的,对于内在的不确定性,比如经由A2的投射作用,一个人发现身边有个自己理解不了的其他人的存在,即具备很不同的行为模式的人,如果这个人恰好是资源提供者,那么就会直接给这个人带来不确定性。个人可以是逃离该资源提供者以摆脱投射,也可以是改变自己的行为以获得资源,但不会是没有反应的。综上,不确定性会触发人的行为模式变化,但它不是行为模式变化的先决条件,真正决定行为是否变化的是资源获取或交换的长期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在行为变化的具体过程中,投射作用是必由之路,而符号是投射过程的媒介。如在注释1中所阐释的,符号有“本真”的特性,即在“有我”参与之前,符号经过“无我”对人的作用是真实无误的,某个事物就是某个事物,某种动作就是某种动作,之后才是“有我”的参与判断。符号可以对应的是某个另外的人,也可以是某个动作,亦或是某种事物。所以,个体与个体的行动交互过程中,互不干扰是不可能的,一定会相互影响。

 


总推论二:多个体行为

(ZT2-#)

ZT2-1. 根据A1-1,多个体在资源相互作用中,各方均想获得更多资源而避免资源减少,所以个体间资源必定在短时或长时程下是交换的。

ZT2-2. 根据ZT1-4,1-6及强体的定义,个体行为模式的变化受到强体的影响;根据ZT1-2与1-3,强体的行为模式会扩散给其周围有直接资源赋予关系的个体,但个体会在自身原有行为模式基础上做出调整。

ZT2-3. 根据ZT1-3,强体的行为模式不易改变。只有当强体变成相对非强体时,根据ZT2-2,才会发生行为改变。

ZT2-4. 在多强体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根据ZT2-2与ZT1-1,如果其具备不同的行为模式,那么个体行为模式会出现不稳定,但不会持续这样,根据A1,个体会趋向于相对更大的资源获取与确定性获得的方向。

ZT2-5. 当某个具备不同行为模式的个体进入一个群体时,由于A2及A1-2,该个体给群体中其他个体经由投射作用带来了不确定性;那么,当其不是强体时,行为模式将不可避免的受到其他个体的调整。

ZT2-6. 当强体变成相对非强体时,强体本身适用于以上所有规则。

 

注释3:

多个体相互作用主要特征是个体与强体的行为互动。个体与个体间的普通日常互动是存在的,但要么不重要,要么可以经由资源交换的角度纳入到目前的考察范围。根据A3,资源的流动对行为模式改变起决定作用,而就目前的技术水平来看,资源的流动节点还是人化的,就是说人类依然是资源流动的节点。之所以这么强调,是因为随着技术的发展,在可预见的未来,资源流动的节点很有可能不是人化的了,这个会在后续根据该理论的未来预见中谈到。

这里,笔者把掌控资源流动节点的个体称之为强体,很显然,强体是有改变其他个体行为模式的能力的,同时它自己的行为模式也只有在变成相对非强体之后才能有所改变,否则根据该理论,强体本身的行为模式不会发生改变。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强体是个相对的概念。任何个体都有可能,也都会在某个时段,某个资源交换过程中,成为强体,具有如上所论证的强体效应。

结合A、ZT分析中国人的行为现状

 

一、中国幼体的成长

(S#)
事实1-1:每个个体都是由幼小生长开始;幼时不具有任何初始行为模式。

事实1-2:幼体不能独自获得资源;需要获取资源于固定的成年个体(称之为第一强体,多为父母)。

事实1-3:幼体行为变化性强;成年后行为变化性弱。

事实1-4:个体成长分阶段:幼体之后可以独立获取资源并进行交换。

事实1-5:教师是幼体所面临的第二强体。

事实1-6:目前来看,我国中小学教师与第一强体的行为模式类似,角色扮演不会改变其固有的行为方式,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带来新行为方式。

 

(T#)

推1-1: 根据ZT2-2,1-3与S1-1,1-2,每个个体首先习得第一强体的行为模式。

推1-2: 根据S1-5、1-6及ZT1-4,目前的中国幼体普遍不会从第二强体获取新的行为模式。

推1-3: 根据S1-4与ZT1-3,1-4,2-2,个体一般在幼体之后使用并固定第一强体的行为模式,同时开始引入一些新的模式。

推1-4: 根据T1-1,ZT1-2,2-2与S1-3,整体来看,个体的行为更替比较慢,要靠代际更替,一点点完成。

 


二、现代中国人所面临的行为初始条件:古代国人行为模式分析

总纲:

事实2-1. 宗亲关系决定资源分配。

事实2-2. 古代中国(汉朝以来)的生产与交换变化不大。

 

 

推2-1: 根据S2-1与ZT1-3,中国个体行为模式源于宗亲关系。

推2-2: 根据S2-2与ZT1-4,古代中国的资源获取方式变化不大,其个体行为模式变化不大。

 

宗亲关系的具体内涵:

事实2-3: 资源与资源交换,也可与个体的指定动作交换。

事实2-4: 第一强体为父母,第二强体为规则制定及社会管理的群体。

事实2-5: 幼体之后,第一强体依然持续存在,并受到第二强体强制维护。

事实2-6: 宗亲关系下的个体行为测度特点:交流频率大、时间长、一般伴有不等量的资源交换。

 

推2-3: 根据S2-3,强体在其他个体原有行为模式基础上可以主导其他个体的行为模式变化。这与A1是吻合的。“主导”行为可以保证强体自身的资源供应。根据ZT1-3,在该情况下,强体行为模式倾向于不变。

推2-4: 根据S1-2与S2-4及T2-3,第一强体持续主导宗亲中其他个体的行为。

推2-5: 根据T1-1与T2-4,宗亲中所有个体均有主导其他个体的行为模式。

推2-6: 根据ZT1-2与ZT1-3,个体行为模式具备连续性,故这种主导其他个体行为的模式会扩展到对待其他非宗亲个体。

推2-7: 根据S2-5与T2-2,个体没有形成其他差异性大的行为模式的机会。

推2-8: 根据S2-6与T2-6,个体对非宗亲个体的行为模式依然具备上述测度:交流频率大、时间长、一般伴有不等量的资源交换。

推2-9: 根据T1-1,T1-2与T1-4,现代中国的个体具备如上所述的行为模式。


行为解释:

l  行为模式的客观性:如在注释1里所陈述的,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阐述的行为模式的获取与改变不以个体主观意志为转移。

l  差序格局: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首先提出了他对于中国人行为模式的一种观察,他发现中国个体的行为互动中,互动模式是以自己为中心,依着宗亲关系的人伦次序,像水波一样,逐渐散开出去的关系网。实际上,这里面的“差序”二字并不是体现中国个体关系中的重点,反而是个体是以宗亲关系为基石来得到和实施个体间的行为互动模式才是重点,是中国人行为特色的根本原因。然而,他没有给出这种模式的产生原因。笔者这里根据给出的推理过程,已经很明确的在推论2中得到该论证。

l  潜规则:吴思在其著作《潜规则》中,在一些史实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古代的一种现象,社会中明文规定了一套规则,但是在这背后,或者与其同步执行的还有另外一套规则,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官场的“陋规”,具体所指的行为是,官员一层层的供奉资源,形成类似产业链的东西,价格、形式渐成内部规定。当然官员间交换资源的最终来源是土地,是工农一层。

这里解释“陋规”的成因如下:根据T2-8,中国个体在宗亲关系下得到的行为模式扩展到非宗亲个体,其行为模式测度主要特征为:交流频率大、时间长、一般伴有不等量的资源交换。再根据T2-7,个体与其他个体的行为互动模式的主要特征就只有这些方式。所以,普通个体在与官员交互时就会采取这种方式,在与官员个体长期交往的同时进行资源交换。官员本身也是由个体而来,同时根据ZT1-3,官员在此过程中获得了个人资源,会把相关行为模式固化并有机会作为强体扩散。这也便是“陋规”的成因,也是所谓古代中国“潜规则”背后的行为原因。所以总结来看,其根源是行为模式,而如上所说行为模式的获取与运行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也就是说“陋规”的出现是合理的,是正常的行为结果。我们不能够拿现代的眼光去苛求古人,从宗亲关系在整个中国社会被总体确立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会有这样的结果。而制定好的规则实际上是对人们行为模式的一种理想期望,但是,实际上每个人都不是空白的,根据T1-1,由于生长的需要,每个人都先天获取了一套行为模式。规则也的确能够改变人的行为(ZT1-5),但是很难与先天获取的抗衡(T1-3,1-4)。

然而我们都知道这种“陋规”的最终结果是什么,是彻底的公共职能瘫痪。是资源集中于某一部分个体中,大部分其余个体没有足够的生存资源。而群体生存的背后的支配逻辑是资源的合理分配,所以最终古代中国都是一种战争模式实现了资源再分配。同样,怎么实现资源的再分配是无所谓的,但是人类自己还是尽量要避免战争这种资源再分配的形式。根据以上理论与基本原则,怎么施加干预才能避免“陋规”的形成,怎样适时的监督与调节资源的分配,将在以后的篇幅中重点讨论。

总之,在宗亲关系的社会地位没能改变之前,在中国社会没有更多样的强体出现之前(ZT1-2,1-3),中国人的行为模式是不会更改的。中国社会的王朝历史周期律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1. 面子:“面子”这个词很早就在我们自己的文字系统里出现,开始对其有记录的据说源于明清时期的西方传教士史密斯,他在中国生活超过五十年,在观察中国人行为时认为“面子”对于中国个体行为是很重要的,并在写的书《中国人的特征》里放在了开头第一章的内容,但仅有比较短的篇幅,谈了谈他的感受,没有分析性的论述。不过,下面摘录其中两个有关“面子”的行为案例如下:

一是给某个中国人送一份丰厚的礼物,收礼人无论如何是得接受其中一部分,或者全部收下的,一般不能全部拒绝,否则就是太不给对方“面子”了。

二是某仆人因失职后,当得知主任将辞退他时,往往会明知故犯一次,随后主动辞职,以保住自己的“面子”。

笔者认为,中国的“面子”是有多重含义的,一重是跟人的尊严、虚荣心等价的,这个没有什么特别的,还有一重则是社会性的,这个翟学伟在《人情 、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里有一些论述,也指出了“面子”在中国伦理纲常下的独特作用和相关产物;但是没能明确给出社会属性的“面子”的形成原理。这里,根据本理论,笔者解释如下:根据T2-5、2-6,在宗亲关系下的个体均有主导其他个体的行为模式的倾向,所以中国的个体其实是很有“个性”的。每个个体都有这个倾向,都有某种“主动”的动力。但在实际行为互动中,尤其是当个体是非强体时,是不能实现的。然而行为模式还在,那么在行为互动的双方或者多方都想体现自己的主导性的时候,一种仪式性的替代便出现了!也就是说,人们选择用一系列仪式性的动作,类似于演戏一样,把多方的主导性都得以满足。这便是社会属性“面子”的由来。在案例一里,收取部分东西便是一种仪式性动作以替代那个真实的“收”,送礼方实现了自己所主导的“送”,收礼方也实现了自己所主导的“不收”。类似的案例还有酒桌上的敬酒甚至是吃菜,一般人都见过非强体的中国人之间的敬酒是具有某种强制性的,即便对方不能喝酒,不喝也是很不给面子的。请吃饭一样,一个人请另外一方吃饭,本来是个可以自由决定的事情,但是请吃不去,在传统社会中,很明显会被定义成不给面子。然而,这背后都是主导行为模式在起作用,实际上发生的都是强制主导对方喝酒或者陪吃饭,这对于西方人是很难理解的。案例二中跟尊严有点关系,但也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主导行为的模式,仪式性动作是错误再犯,主动辞职,以赢回自己的主导性,也完成了对方的主导性“辞退”。但很明显,这在当下时代一般是不会发生的,因为等待被辞退法律上规定是有更多工资补贴的,听说最多的就是等待公司主动辞退,而很少在那种情况下会主动辞职。当代,随着宗亲关系行为模式的瓦解,这种“面子”会逐步消失。

2. 熟人文化:根据T2-8与S2-6,在宗亲关系下的中国个体行为测度:交流频率大、时间长、一般伴有不等量的资源交换;其对非宗亲个体依然采用该模式。熟人即意味着个体间要有一定量的交流频率与时长,同时伴有资源交换。这便是中国熟人文化的原因。

在旧中国的环境里,经常会发现中国人在处理任何事务时几乎都会是对“人”不对“事”的,当你听说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在遮掩,即:对“生人”是就事论事的,对熟人那就是另外一套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人也是“个人主义”的,非常有“个性”的。让一个中国人守规则,那基本上等同于说你跟他不熟,这也会让对方在面对你时很没有安全感,因为这已经违反了他既有的行为模式所具有的行为测度。

3. 酒文化:酒文化是衍生品,是建立在熟人文化及面子的基础之上的,也主要是宗亲关系下的行为衍生。酒能加速成为“熟人”,酒桌上各种仪式性动作是相互关系的再确认。当有强体在酒桌上时,其他个体的喝酒动作完全是被“主导”的仪式性动作。不仅是喝酒,聚餐等社交活动很多也都是仪式性的,一般会发现中国人在此场合的目的绝不在吃了什么,也不在聚餐中谈了什么,而要的是聚餐这个过程留给大家熟人的印象。吃过一次饭就向着熟人更进一步了,吃上个几次,喝上个几次就算是熟人了!

最后,不得不再次强调的是,以上虽然是旧中国的行为产物,但经由T1-1,在当下的中国比比皆是。那么,当下与未来中国人的行为模式会有怎样的变化?

 

 

 

 


三、现代中国人在历史初始条件下的行为变化
(主要指改革开放后 1980年之后 的四十年左右的时间)

事实3-1:农业生产不是主要的;工业生产是最主要的,工业生产的背后是科学技术。

事实3-2:第二强体不强制维护第一强体的行为模式。

事实3-3:幼体很早便进入公共学校,一直到二十岁左右,期间绝大部分时间在公共学校;宗亲关系的行为互动大幅度减少。

事实3-4:幼体之后,个体行动距离大幅增加,宗亲关系的行为互动进一步减少。

事实3-5:多强体的出现:科学、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个体;全新强体:网络信息空间

事实3-6:宗亲符号仍然广泛存在于资源互动之中,但是行为符号大大多样化。

 

 

 

推3-1: 根据S3-1与ZT1-5,主要生产模式由农业到工业的转变对个体行为模式改变影响很大。工业生产中,资源获取要遵循科学技术以及科学管理所产生的规则,该规则与宗亲关系毫无关系。

推3-2: 根据S3-2至4,个体在幼体之后脱离宗亲环境,新行为模式得以引入。

推3-3: 根据S3-5,个体进入多强体环境。根据ZT2-4,单个个体会有更多的行为模式选择,但是会依附最先且持续获取资源的强体。但不同个体最终依附的强体可能不同,故大群体样本中个体会具有更多样的行为模式。

 


行为解释与预测:

1. 整体行为环境:近代中国系统性、大规模的行为模式改变是发生在改革开放后的近四十年,因为改开后,经济大幅发展,人们的“生产”与“交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体,即强体,也变多了(T3-3),根据ZT1-3与1-5,中国人终于有了行为模式大幅变化的机会。然而,新行为模式引入不到40年,根据T2-9及个体生存的时长特征,目前的中国是旧行为体系依然很大范围存在,新行为模式刚刚成长不久的状态。代际间行为区别很明显,80、90、00后等等。目前农村人口依然占总人口的将近一半,农村的成长环境依然绝大部分以宗亲关系为主,同时对于刚刚城镇化的人员也是同样的。所以,宗亲关系主导的行为模式依然是当下中国的主要特征。尽管如此,变化已经开始,而且不会结束。

2. 行为模式改变的具体内涵:首先,根据T1-4,行为模式改变的进展是相对缓慢的,不会一蹴而就,中国社会的个体不得不耐心等待;尤其是95、00等新生代,需要在理解个体行为变化规律基础上,争取更多的改变。理解过去,就会体谅过去,真正面向未来。

具体内容方面:最明显的影响因素有两个,一是宗亲关系的瓦解;二是社会中多强体的出现。根据T3-2,国人在脱离幼体之后,第一强体对个体的影响迅速减弱,新的行为模式才能得以引入。最直观的表现是,80、90后的父母的知识量,一般在孩子上大学(甚至是高中)之后就已经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要么直接借助老师,要么直接在网络空间搜索。老一辈的大部分生活经验不再是秘密,也不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此外,交通工具的发达,使得幼体可以去更远的地方上学,幼体成长过程中在学校的时间远远大于在家的时间,宗亲间的交互大幅减少。宗亲关系下的行为测度(S2-6)就此从根本上开始瓦解。所以,注释2里的那些根本上以宗亲关系为基础的行为模式就会渐渐消失。但不得不再次强调,当下社会是50、60、70占据资源分配的各个节点,而他们作为幼体时的宗亲关系虽然有所减弱,但远远没有当下这样剧烈,而根据ZT2-2,80、90后依然要极大的受到该影响。

另一方面是社会中多强体的出现。首先,社会中私人公司等可以提供资源的团体增多,个体有更多潜在的强体选择。此外,当下,社会中的生产行为主要依据的是“科学技术”,而其具有非“人”的特质,即:它是非人强体。例如:以前种地要靠天,靠经验,而经验就要从父母那里学,小到做菜,看个小病,都是经验优先;而当下是所有经验都可以从网络空间找到,看病就去医院,遵从的是“科学”。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科学技术”本身的特质是:能够使个体获取大量资源且给予资源的内容上绝对平等(只要去认真学习他的规则内容,即技术内容);由于其非人化,故不存在主导其他个体行为;不因时间、个体代际更新、个体变化等因素变化。故,根据ZT1-3,这将是新时代的中国个体行为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根据S3-5,网络信息空间也具备上述类似的特质。可以说,这是中国近代行为上的巨大变化,即非人强体的出现。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新中国人,有资格具备更多的行为模式,或者说行为自由度。

综上,新中国人(90、00、10后)的行为模式将和50、60、70后等有本质区别。这也将造就如下情况:当下以及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群体的个体行为模式会很多样,且代际差距明显。至于这种杂糅的状态会有引起或导致那些社会行为现象,后续需要继续讨论。但在讨论这个之前,需要发展群体行为理论。

3. 社会应该多强体:根据T2,宗亲关系下的行为模式的背后是存在唯一强体;而强体只有在变成相对非强体时才有更大的行为模式改变的可能性(ZT2-6)。如果强体是单一的,即便没有宗亲关系,依然会产生类似的行为模式。多强体下,个体才有所谓选择的自由。

4. 改变的必然:综上,假以时日,中国个体的行为模式将有根本性变化,虽然过程缓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19440-1211377.html


下一篇:论中国的文化复兴
收藏 IP: 112.95.20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6: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