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本月14日,2019年诺贝尔奖的全部结果已经公布完成,人们对诺奖的围观也算是告一段落了。也许是人们把关注的焦点更多放在了对诺奖结果和得主的关注以及对相关成果的科普上,所以9月29日“两院”向全体院士发出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的倡议传播的热度和广度,显得有些逊色。
应该说,学术不端是近年来时常出现在科学界和公众视野中的一个话题。2010年11月,中国教育网通过清研通网络调查平台,针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相关方面进行了专门调研。调研数据分析,55%的调查者认为论文抄袭和伪造等学术不端行为很普遍;31%的调查者认为身边存在学术不端行为。2019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强科研伦理和学风建设,惩戒学术不端,力戒浮躁之风”。这是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相关的表述,同时也体现了政府对学术不端行为及其引发的恶劣影响的重视。而此次发出的倡议,也可以说是贯彻执行了这一重要表述,有利于营造学术界风清气正的氛围和环境。 一般来说,我们所说的学术不端是指在申请、执行或者审核研究中,或对研究结果进行报告中出现的捏造、伪造或者剽窃。杨卫院士在今年的一次学术交流报告中,就总结出了14种形式的学术不端与学术不当行为,其中不仅包括捏造、伪造或者剽窃,还包括署名、利益冲突、学术独裁、引用不当以及伦理失范等。
如果我们从更加宽泛的视角来看待此次发布的倡议,那么我们可以认为,这一倡议就是在呼吁要做负责任的研究,当然这种负责任不仅涉及对自己负责,对科学共同体负责,对研究本身负责,更要对公众负责,对科研成果的传播负责。而这种责任意识一旦缺失,就会出现科学经济化、学术利益化、研究功利化、学者自私化等问题,从而会漠视公众利益,导致社会责任的整体缺失。
学术不端应该说是学术研究,甚至是整个社会正常发展的一个“毒瘤”。它不但会破坏学术氛围,干扰正常的学术研究进展,还会损害科学研究在公众中的权威性和可信赖性。因为对于普通公众来说,他们会把某些个别的案例看作是整体状况的一个表征。尤其是在当前社交媒体无所不在的背景下,某些学术不端行为经由不断地传播和放大,所起到的负面效应会超出传播的固有边界,引发一连串的涟漪,进而诋毁科学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也正因此,惩戒学术不端历来都是科学共同体,甚至整个社会十分重视的问题,也是营造良性的学术氛围之必须的要求。就此而言,负责任的研究应该得到大力提倡和推广,尤其是在“成见在前,事实在后;情绪在前,客观在后;话语在前,真相在后;态度在前,认知在后”的后真相时代,我们愈加需要大力惩戒学术不端,倡导负责任的研究和负责任的传播。而负责任的研究和传播,必然要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否则负责任就会无的放矢。
何谓负责任的传播?它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传播要负社会责任,让科学与社会连接,让社会知晓公众知情;要对传播的科学负责,恰当准确传播科学;要对社会和公众负责,传播科学,抵制伪科学,要以提升素质为导向等,同时,还要对传播过程负责,遵循一定的基本准则和规则。
原载:10月18日《工人日报》http://edu.workercn.cn/209/201910/18/191018074534404.s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2: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