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sf6 生态管理缔造美丽海洋

博文

[转载]王健林的“时间颗粒度”是15分钟,盖茨5分钟:成功的人,往往更努力

已有 1484 次阅读 2019-3-23 22:03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文章来源:转载

王健林的“时间颗粒度”是15分钟,盖茨5分钟:成功的人,往往更努力

转自:刘润 商业评论精选 2019-03-13 来源:刘润公众号

来源:刘润(ID:runliu-pub)

作者:刘润,润米咨询创始人,互联网转型专家,《刘润5分钟商学院》创始人,前微软战略合作总监。


导 语

你的时间是怎么划分的?是以小时为单位做事情,还是以天数?王健林和比尔盖茨在时间利用上都十分苛刻,他们已经划分到了分分秒秒。事实上,“时间颗粒度”的大小代表的往往是一个人的职业化程度的高低。


1


2016年12月,网络上流传一张王健林的行程表。


当年,这位62岁的中国富豪,早上4点起床健身,然后飞行6000公里,出现在两个国家、三个城市,最终,晚上7点赶回办公室,继续加班。


这张行程表出现后,网友们纷纷表示,受到了10000点的伤害。


最可怕的事情看来真的是:比我成功N倍的人,居然惨无人道地比我更努力!


这世界,到底还给不给我们这些年轻人机会啊!


2


这其实一点都不奇怪。


有不少成功人士的努力程度,是很多常人无法想象、甚至都不愿想象的。


而我从这张行程表里看到的,是另一样东西:职业化。


我在朋友圈里写到:


外企高管们,很多远不到首富级别的同志们,都是这样的 …… 


时间颗粒度,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职业化程度。


时间颗粒度,就是一个人安排时间的基本单位。


根据行程表,王健林的时间颗粒度很细,大约是15分钟。


和海南省领导会见?恩,蛮重要,给你15分钟。


另一个把时间切成颗粒的人,是全球首富比尔·盖茨。


英国电子邮报资深记者Mary Riddell说,盖茨的行程表和美国总统类似,5分钟是基本时间颗粒度,而一些短会,乃至与人握手,则按秒数安排。


这哪里是把时间切成颗粒啊,这简直是把时间碾成粉末啊。


但你不要觉得夸张。这个“按秒数安排”,我是亲眼见过的。


2002年,比尔·盖茨到访中国,在北京香格里拉参加一些重要会面。


微软中国的同事们为了他的到来,一遍又一遍测量,从电梯口到会议室门口要走多少步、几秒钟。


我当时就在现场,亲眼目睹每个会议室都坐着一位等着他握手、签字的重要客人。


盖茨来了之后,一个房间、一个房间握手、签字、拍照、离开,几乎分秒不差。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颗粒度。


王健林是15分钟,盖茨是5分钟,大部分人是1小时,半天,甚至一天。


恪守时间,是职业化的最基本要求。


为什么很多人看似并不守时?是因为他的时间颗粒度,过于粗犷。


央视某主持人有一次采访王健林,她和摄制组迟到了3分钟,结果王健林当着她的面,坐着车绝尘而去。


这位主持人感慨说,一分钟不等,一点脸不给,老王就是霸气。


其实不是老王霸气,而只是时间颗粒度也许是1小时的她,无法理解对一个时间颗粒度是15分钟的人来说,3分钟意味着什么。


衡量一个人在商业世界中是否职业化,恪守时间,是一项最基本的要求。


如果你理解了“时间颗粒度”的概念,就会明白,恪守时间,就是理解、并尊重别人的时间颗粒度。


3


1. 理解别人的“时间颗粒度”


理解,是尊重的前提。


用时间颗粒度为1小时的人的心态,去评价一个时间颗粒度为15分钟的人的行为方式,很容易会说:至于吗?耍什么大牌啊?


时间颗粒度为1天的人,喜欢说:你到北京了啊?那怎么不顺便绕到天津来看我一下啊?


时间颗粒度为半天的人,喜欢说:你下午在办公室吗?我过来找你聊聊天。


时间颗粒度为1小时的人,喜欢说:路上堵疯了,我还有一会儿就到,你等我一下啊。


时间颗粒度为半小时的人,喜欢说:这事微信里说不清楚,我给你打电话吧。


这些话都没错。


但是如果别人不去天津看你,拒绝你的临时到访,不谅解你的迟到,或者不接你电话,你要理解,那只是因为他的“时间颗粒度”和你不同。


2. 提升自己的“时间颗粒度”


检查一下自己的时间颗粒度。怎么检查?


看看你约人开会,一般约多长时间。


一约就是半天的会?那你颗粒度是半天。你的会都是以小时为单位?那你颗粒度是1小时。


如果你的时间颗粒度是2小时,也不用自责。


你的时间颗粒度,会随着你越来越成功,时间越来越值钱,一定会变得越来越细。


这会自然而然,不用强求。


但是,当和别人打交道的时候,更具职业素养的商业人士,会懂得至少以30分钟为单位安排时间,以1分钟为单位信守时间。


这就是职业化。


3. 善用日历管理“时间颗粒度”


现在的电脑、手机都自带日历工具。


建议学习把所有行程安排,都必须放入日历,而不是大脑中,然后利用工具,逐渐管理越来越细的时间颗粒度。


关于工具,我个人比较喜欢用微软的Outlook,你也可以用其他手机自带的工具。


4


时间颗粒度,就是一个人管理时间的基本单位。


有人的时间颗粒度是半天,比如退休老人;


有人的时间颗粒度是15分钟,比如王健林;


有人的时间颗粒度是5分钟,比如比尔·盖茨。


在商业世界中,拥有受人尊敬的职业化素养,恪守时间,是一项非常基本的要求。


而恪守时间的本质,就是理解、并尊重别人的时间颗粒度。


-----------------------------------------------------------------------

《海洋生态大讲堂》微信公众号

浙江省重点智库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合作微媒平台


海洋在说话,您我来代言!

《海洋生态大讲堂》欢迎您!

投稿邮箱:550931758@qq.com

请您在留言中标注为《海洋生态大讲堂》投稿,

并提供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

我们筛选审核后,将以全文刊出!

热烈欢迎广大自愿者合伙参与公众号运营!


                附: 投稿类型与要求

                (1)主题一定是有关海洋生态学内容的稿件;

                (2)原创文章,请配必要的图表;

                (3)好文推荐,直接发来原文,或请注明出处;

                (4)重要会议报道或信息,请附必要图表及其标题说明;

                (5)重大项目科研进展,或重大会议学术报告PPT;

                (6)重点团队介绍,或重要人物专访。

您的赞赏是我们前行的最大动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721-1169259.html

上一篇:[转载]25-35岁:决定你人生格局的十年
下一篇:[转载]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建设创新型国家 加大科技创新基础研究投入力度
收藏 IP: 123.234.4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6: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