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安平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赵安平 健康时报资深记者

博文

揉眼睛抠鼻子易患感冒

已有 4413 次阅读 2007-11-13 13:46 |个人分类:保健时报重要文章选登

■     保健时报实习记者 黄馨

■      

  冬季是感冒的高发季节,各个医院的感冒患者猛然增加。治疗室和走廊上高挂吊瓶输液的病人中,感冒发烧者也占到相当的比例。据统计,在世界各地,每年都有人死于感冒引起的并发症。小小的感冒,为何能够长期威胁人类的健康,成为高度发达的医学至今不能攻克的难题?

 

  普通感冒无全身症状,主要以鼻咽部症状为主要表现。流感多以全身症状为主,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

  北京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薛晓艳告诉保健时报记者,根据感染病毒的类型不同,感冒又可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或埃可病毒引起。这些生存于空气中的类型不同、数量众多的病原体,时刻都在寻找机会,感染人体。已被感染的病人在咳嗽和打喷嚏时会产生内含大量病毒的飞沫,通过呼吸道或粘有病毒的手和用具,感冒病毒就很容易侵入体内。

  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不同,它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传染性高,容易暴发世界范围内的大流行。

  如何区分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呢?煤炭总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张涛说,普通感冒主要是以鼻咽部症状为主要表现。早期可出现鼻咽部的不适,咳嗽、打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一般不出现全身症状,不发热或仅有低热。检查可见咽部红肿,是轻度充血的表现。如果没有并发症,一般5~7天可以自愈。而流感多以全身症状为主,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病人表现为畏寒、高热、头痛、全身乏力和肌肉酸痛,当然也可伴有咽部肿痛、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在病人的鼻咽分泌物或口腔含漱液中可分离出流感病毒。流感引起的并发症,甚至可危及生命。

流感往往突发而蔓延迅速,传染性强,潜伏期短,在历史上曾引起多次世界性的大流行。1918~1920年,著名的“西班牙流感”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2000万~4000万人死亡,远远超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所致的死亡人数。1977年,在我国香港出现了由禽流感病毒导致的新型流感,暴发性强,死亡率高。世界著名生物医学研究专家何大一博士推测,由新型病毒引起的新一轮疾病流行很有可能会从东南亚地区开始流行,中国应认真做好预防措施。对付流感的手段只有两个:接种疫苗和加强监测。

  北京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薛晓艳告诉保健时报记者,根据感染病毒的类型不同,感冒又可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或埃可病毒引起。这些生存于空气中的类型不同、数量众多的病原体,时刻都在寻找机会,感染人体。已被感染的病人在咳嗽和打喷嚏时会产生内含大量病毒的飞沫,通过呼吸道或粘有病毒的手和用具,感冒病毒就很容易侵入体内。

  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不同,它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传染性高,容易暴发世界范围内的大流行。

  如何区分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呢?煤炭总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张涛说,普通感冒主要是以鼻咽部症状为主要表现。早期可出现鼻咽部的不适,咳嗽、打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一般不出现全身症状,不发热或仅有低热。检查可见咽部红肿,是轻度充血的表现。如果没有并发症,一般5~7天可以自愈。而流感多以全身症状为主,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病人表现为畏寒、高热、头痛、全身乏力和肌肉酸痛,当然也可伴有咽部肿痛、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在病人的鼻咽分泌物或口腔含漱液中可分离出流感病毒。流感引起的并发症,甚至可危及生命。

 

流感往往突发而蔓延迅速,传染性强,潜伏期短,在历史上曾引起多次世界性的大流行。1918~1920年,著名的“西班牙流感”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2000万~4000万人死亡,远远超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所致的死亡人数。1977年,在我国香港出现了由禽流感病毒导致的新型流感,暴发性强,死亡率高。世界著名生物医学研究专家何大一博士推测,由新型病毒引起的新一轮疾病流行很有可能会从东南亚地区开始流行,中国应认真做好预防措施。对付流感的手段只有两个:接种疫苗和加强监测。

  中西方的医疗制度不同,对药品的管理制度也有所不同。张涛介绍说,在西方,没有医生的处方是不可能买到抗生素的。而在中国,很多人并不了解抗生素的适用指征,把它当成了包治百病的“灵丹”,不管是感冒发烧还是咳嗽、腹泻,有病必用抗生素。

  其实抗生素只对细菌引起的感染起作用,对病毒感染没有任何效果。而且不同的细菌感染,需要使用不同抗菌谱的抗生素。因此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种种的认识误区,造成国内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十分严重。后果轻至引起个人体内的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重则导致整个大环境内的细菌产生耐药性。也就是说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使得体内细菌对药物产生了“抵抗力”,而这种抵抗力在细菌中间可以互相“交流”和“分享”,使得它们迅速“升级”,很快地,所有的细菌都“百药不侵”了。

  举一个很常见的例子,青霉素曾经是治疗细菌感染的特效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手术引起的伤口感染,给予20万单位的青霉素就可以有效将其控制;但到了今天,即使使用800万单位的青霉素,将药物剂量提高40倍,也未必能控制常见的感染。据统计,当前青霉素的耐药率是60%~70%,也就是说,60%~70%的人在细菌感染后使用青霉素都不起作用。这是细菌产生了耐药性之后的必然结果。

  很多人感冒之后容易继发细菌感染,并且很多细菌已经对抗生素耐药,因此必须使用大剂量的或者新一代的抗生素。这也是为什么国内的病人感冒后往往需要吃药或输液的原因之一。

  另外,中国在食品卫生方面的管理也存在漏洞。比如一些集中养殖的产业,包括水产、畜牧、禽蛋等,为避免动物的感染性疾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在养殖的过程中普遍大量使用抗生素。过多的抗生素残留在动物的体内,甚至蓄积在牛奶和鸡蛋里。长期食用,必然造成对人体的损伤。

抗生素的规范使用刻不容缓,目前国家已经将抗生素列为处方药物,没有医生的处方,药店无权向病人出售抗生素,但在一些地区,这项制度的执行还有待完善。

 

充足的休息和均衡的营养是西方人治疗感冒的最佳途径

  张涛说,在西方,病人如果被确诊为病毒感染引起的普通感冒,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卧床休息,多喝水,让身体的免疫系统和病毒展开斗争。充足的休息和均衡的营养是治疗感冒的最佳途径。但是如果感冒症状较重,医生也会给予一些对症的药物。比如感冒伴有剧烈咳嗽,可以服用镇咳药;伴有发烧而且温度较高,可以服用退烧药;但是一般情况下不会给抗生素治疗,这一点和国内有所不同。

  因为在西方,感冒往往是以病毒性感染为主,很少继发细菌感染,所以不需要使用抗生素。而在国内,很多感冒病人出现细菌感染的症状,必须使用抗生素治疗,因此常常看到因为普通感冒而吃药、输液、打针的病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呢?

  首先是由于生活环境、气候等因素的不同,西方人很少发生细菌感染。西方大部分国家的空气质量好,细菌感染的机会也少。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在积极治理空气污染问题,但目前还没能控制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程度。另外中国的人口比较密集,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污浊的空气中可以挟带大量感冒病毒和各种致病细菌,容易在密集的人群中传播。

  薛晓艳医生说,中国人生病之后,往往习惯去大医院治疗,哪怕是感冒这样的小病,也一定要去大医院。这样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医院本身就是病人集中的地方,不同的病人携带着不同病毒和细菌,通过飞沫、分泌物等方式播散,因此空气中存在的病原体非常多。而西方的医疗体制和我们不同,西方人生病之后首先在社区医生那里得到指导和治疗。如果社区医生认为病情严重或不能控制,会帮助病人选择相应的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治疗。感冒病人少有机会集中在一个医生处或一个医院中,这也减少了传染的机会。

  另外,有些人平时喜欢用手揉眼睛、抠鼻子,这种触摸极易造成感冒的传染。薛医生提醒,眼睛和鼻腔等部位都有湿润的黏膜组织,防御力较低,感冒病毒最容易从这些地方侵入人体并大量繁殖。因此,要预防感冒,首先要改掉用手触摸鼻、眼的习惯。

 

戴口罩、勤开窗、服用板蓝根,远离感冒关键在预防

  张涛解释说,病毒是一种结构非常简单的微生物,它的复制周期短,变异快,生存力很强。尤其是流感病毒,特别容易变异,可谓防不胜防。在有效的治疗药物出现之前,想要远离感冒侵袭,关键在于预防。

  首先,要营造病毒不容易生存的小环境。病毒往往依附在污浊空气中的微粒上生存,因此,保持环境清洁和空气流通非常重要。有的人认为感冒了不能吹风,因而紧闭门窗,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应该常开门窗通风,保持空气有一定的湿度。

  其次,预防感冒的关键在于提高自身免疫力。病毒和人体共同生存在一个大环境中,但是被病毒感染致病的人只是少数。这是因为人体有完善的免疫系统,可以抵抗病毒的入侵。只有在双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时才会致病,比如人体的免疫力下降,病毒的数量显著增多或是病毒变异导致毒力增强。因此,如果周围已经有感冒人群,而自身的免疫力又较弱时,一定要注意预防。尽量避免在人多拥挤的场所久待,在公共场所要戴口罩等,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很多中药都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比如板蓝根。在感冒未发生时或发生早期服用板蓝根,确实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没有必要天天服用。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即便是预防性的药物,长期服用也会给机体带来不必要的损伤。中药作为中国的国粹,在抗病毒方面的作用已在临床应用中得到证明。但是现在市场上标明有抗病毒作用的中成药大概有上百种之多,在选择时一定要注意,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购买。

  很多人感冒后不去医院就诊,而是根据以往的经验,自己买药物服用。这种做法是否妥当呢?张涛医生说,对于只有流涕发烧、轻微咳嗽、低烧或不发烧的轻型感冒,既往身体健康的病人,完全可以自行选择一些对症的药物治疗。但是如果感冒症状持续没有改善,就一定要到医院就诊,不要延误病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10-10828.html

上一篇:让孩子吃饭有“黄金法则”
下一篇:千年宝宝\世纪宝宝第十三亿不为人知的秘密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4 10: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