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论文写作》只有8次课,但8次课后让我们久久回味!
头两周罗老师主讲,把论文特点与分组后任务要求交代清楚了;后6周则是每组成员1小时的ppt呈现,需要呈现三块内容:第一个是用文学语言和科学语言描述所选的对象;后两个是论文对比,即将两所差别明显大学的学生发的内容相近的期刊论文对比以及学位论文对比。每个小组一小时表达完后罗老师再评述。罗老师评述过程中往往会调一下课堂气氛,用很贴切的段子来给我们在欢乐中明白些东西,这个非常有意思。比如在文学描述对象为“墙”以及“水泥”的两个小组的评述中,罗老师都讲到了他原来室友常念的一句诗:天上的星星,像地上的人们一样亲密;地上的人们,像天上的星星一样疏远。还有一个爆笑的段子,浙江某大学,一个搞学生工作的老师发了一篇论文还获了奖,而其文章中关键字“先进性”翻译成了“advanced sex”,这个我们听完就哈哈大笑起来。我还记得一个印象比较深的段子是:一个北大法学院的学生答辩时,有四位专家给通过,三位专家不让通过,结果是学校决定不授予该学生博士学位。但是北大条例有说明多数专家通过即可授予博士学位,于是该法学院学生无奈将北大告上法庭,还赢了。记着采访时,他导师说:“只有北大学生才敢这样!”该学生马上回答:“我只有在北大才敢这样!”。
罗老师在8周时间里把科技论文写作慢慢融进我们的思想中,我们渐渐明白了什么是科技论文,为什么要写,怎么写科技论文这三个问题的含义。第一个问题:罗老师说科技论文我们以前就学过,好一点的高中都会提到一种叫论说文的文体,与说明文还不太一样。结合时事的一些评论也是科技论文,比如SARS与汶川地震时的一些教授写的评论文章也是科技论文。第二个问题:写科技论文往大了说是为了学术交流、学位的依据、学术能力与价值的肯定,小了说是为了教授工资依据(国家需要)以及评职称。第三个问题:怎么写科技论文?这个罗老师讲得很细致,先讲了些小插曲。中国人写科技论文比起美国人写科技论文有点先天不足,美国小学生写作文时,举个例子:会养几个月蚕,再写养蚕报告,这就类似学术研究论文了;中国小学生写作文,主要靠背诵,不太会审题,主要写记叙文,抒发感情。英文在科技论文方面也有语言优势。
写科技论文要先明确一些国家规定(学位论文规定以及期刊要求规定),医科与工科的标准就不同。所以说科技论文是严格的八股文,当然工程报告也是八股文。一般浏览科技论文时从浏览标题到摘要,再到引言与结论,最后正文。所以对待标题要非常重视。
1.标题。写标题时不要故作高深,“研究”等字眼必要再用,特别是英文标题少用“study”,可以用“分析、模拟、探讨”等,以及用“investigation、progress、view、involve”等。不要太过谦虚,“浅谈”不要用,社论与时评才可以用“浅谈”。避免在标题上卖弄文笔文采,不用政治口号,比如“热水器未来发展的一个主题与两个方向”有政治口号倾向。避免产生歧义,作者与读者的理解意图要吻合,“相得益彰”等词语容易造成歧义。
2.作者信息。作者名字排序涉及到知识产权,在评职称以及硕博士拿毕业证时比较关键。通讯作者兼第二作者等同于第一作者,这样也能拿到学位。单位也很重要,评一级硕士点时,有的老师的文章,工作在南华大学,又正在中南大学读博,这样证明文章的归属就有点麻烦。
3.摘要。少用“正文”字眼,学位论文是“text”而不是“paper”,所以在学位论文里“in this paper ”就不对了。好期刊摘要有2百-3百字,一般期刊摘要1-2行比较少。摘要与结论是有区别的,摘要应包括:方法,过程,更加概括的结论以及意义(意义也可以不写)。工科也可以看医学院的论文模仿写摘要,因为医学院的论文摘要的主要内容部分加黑加粗了,这是行业特色。
4.关键词。不要太多,小论文一般3-5个,大论文一般不超过7个。是词或词组而不是句子。不一定是在标题里出现过的词,而是出现频率最多,最能让读者理解主题的词。
5.引言。也即大论文里的绪论。是研究课题的基础、背景(具体的小背景)、意义与目的等。参考文献最集中出现在引言里面。引言最后应该写用什么研究方法做了什么事,有什么意义。不要写成公知性的东西,审稿人会觉得没水平,也可能查重不过。比如空调方面,写成除霜、热泵等小背景,不要写成节能减排。
6.正文。主要有方法、模型、实验、结果与讨论等部分。讨论部分最关键,是需要深挖掘的部分。创新点1-2条就行了。
7.结论。结论要抓人眼球,最好包括意义和建议。结果、结论和建议是不同的。比如雾霾的论文中,中午污染指标为300,早上指标为100,这是结果;中午空气质量不合格,早上合格,这是结论;中午应该怎样怎么,限行等等,这是建议。
8.致谢。小论文中外文致谢较多,中文较少,为了省版面。一篇小论文一般少于6页,不仅仅是因为版面费,而且因为需求很多,版面有限,像我们学校的学报,一年四期,一期120页。为了满足更多人的需求,所以版面不能过多。
9.参考文献。应该满足期刊要求,尽量引用投稿期刊本身的文献(提高命中率),也可以引用师兄、老师的文章,打个辅助哈。
在投稿时应该明确:1.刊物报导范围是否与你文章主题一致;2.刊物水平,最好是核心期刊、SCU、EI,而ISTP不怎么被认可。期刊好,文章不一定好,屠呦呦的文章并没有发在SCI上,只是SCI历史久,英语强势看的人多,不代表水平。而现在有种怪现象,中国人往外国期刊投文章,外国人再把数据库卖给中国,这样用中国人的东西再卖给中国人,感觉好坏呀。现在的大多数外国会议文章,也非常水,纯粹赚钱工具,有些假洋鬼子联系会议坑同胞的钱也是非常可恨的。这些是写科技论文的方法与大致流程。当投稿完录用后交完版面费,出刊后就拿给学校取毕业证啦。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的写作看法,感谢!
课上罗老师也给我们讲了一些心得与人生体会。罗老师说他没有本科文凭,还是下岗工人。专科学的是公共卫生工程,然后到机械厂上班,上班期间考了个市场营销的学位,花了不到2百块钱。下岗后考取了湖大暖通专业在湖大上的硕博。也给我们讲了他导师以及一些牛老师的事迹。对于文学也十分爱好,看了许多书。是想用这些经历告诉我们知识面很重要,这好比在黑暗中打开手电筒找钥匙时,光圈越大视野越开阔,越容易找到钥匙。也是从侧面苦口婆心的告诉我们:用心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会在以后意想不到的拐点上让自己人生向好的面转弯哩!
罗老师对一些话语的理解也很让人深思:三十而立,罗老师觉得是人生走向立下来;四十不惑,罗老师觉得到四十才不惑就晚了。给我们一些建议说,在第五学期也应专注论文,不要短视只关注找工作,毕竟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对大学学习的看法也比较深刻:大学只为文凭划不来,这是低层次的目标;思辨能力、学习方法与能力的获得才是大学的学习价值,要培养责任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培养气质与风度,这才是高层次。也让我们明确了“素质”的内涵:就是书本知识都忘光了后留下的东西。我们应该把素质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合格毕业生。世界上做总统的人,他们的专业却是五花八门的,没有专门培养总统的专业;同样的学校越好的毕业生改行的比例越大,就是他们适应能力更强。因此罗老师告诫我们:不要给自己限定太多约束,结合时代需要去努力就一定能获得满意的发展。
是的,罗老师上课不仅教专业知识即“鱼”,还教知识关联,也就是“渔”。知识编织成网,才能网住更多的“鱼”。在学习中学会方法,更要学会观念与思考。比如一支笔写完摆在桌上,不注意的话容易掉地上碰坏笔尖或笔尖戳到皮肤上生疼,那么方法就是装个笔套或用弹簧使其不出来,观念就是笔尖不露出来,进而思考更多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是的,学习就是这样的过程,老师领进门,不然努力无门,进门后修行就要靠个人了。所以研一新生需要一年的时间好好上课学习从而入研究生的门。在此十分感谢罗老师的悉心带领,我会记得您的。感谢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2: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