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学期旁听了李老师的爆破工程课,他是A级拆除爆破高级爆破工程师,听说湖南省这个程度的高级爆破工程师就10来个。虽然李老师搞爆破但是性子却是很能包容随和。他随口而出的爆破工程案例是那么惊险,但是看到李老师我们就会冷静淡定了,这个真的是有魔力咧!
爆破工程现场出问题一般都比较严重,李老师一生都从事这个行业,让我们很震惊。他常挂嘴边的案例都是伤亡事故案例,来给我们预警。比如《爆破安全规程》中:确认哑炮15分钟后进入现场。这句话感觉是那么直白,可是有些人却是用生命的代价来给后人解读了什么是规范的重量。一个案例中一个爆破工药壶爆破放炮后未响,按规范15分钟后进入,自己却被炸死了。这个是不是很惊悚?其实是未真正理解规范,他并未确认是哑炮就进场了,15分钟是懂了,只是自己却……哑炮确认有专门的设备与技术,比如探地雷达技术以及微震监测技术。所以规范的细节是很重的。
还有两起哑炮的事故案例。第一个是宾馆爆破的事故。2006年某景区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把山上的所有宾馆炸了。在炸第五个宾馆的时候,本来下午5点要起爆,为迎接第二天早上9点钟市领导参观,等了一晚,四通管上潮了,导致有部分爆炸哑炮,只炸除了宾馆的三分之一。这是一个小的爆破事故。后来发现四通块朝下可一定程度防水雾气。第二个是宁夏某爆破公司硐室爆破的。因为导爆管的脆弱性,被煤层自燃燃断了,造成了最后一个硐室的炸药哑炮,后用潜孔钻引爆,因为抵抗线变化,造成方圆几公里的冲击波。这是一个重大安全事故。
爆破网络设计也是爆破工程师的重要工作。爆破网络设计实质是电流配平,网络中的最低准爆电流(电雷管的单发发火电流):对大爆破直流电不小于2.5A,交流电不小于4A;网络中最高安全电流(对杂散电流及量测仪器输出电流):不得超多30mA。在常规的电容式起爆器中,有三步短路法:1.进行导通试验,检测电雷管电阻,超过5.5欧姆以及小于4.5欧姆的要严格剔除(一级短路)。2.工作面短路,即支路到网络连线后短路(二级短路)。3.起爆器短路(三级短路)。所以工作流程是:起爆网络是短路——警戒——二级不短路——指挥员起爆指令发生后,起爆母线不短路,充电起爆。注意:电容起爆器如果充电时间过长,前次放电不彻底,会含余电,这时如果三级短路未做好,极易早爆。这样的事故也很常见。
在台阶爆破时的爆破网络设计,在实现控制最大装药量以便减少爆破振动时,还应该争取让岩石相互挤压,达到更好的破碎效果。岩土工程爆破设计时还应该注意超前勘探,避免断层以及溶洞对爆破效果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是不可挽回的。有个案例,某高速公路修建中因爆破时溶洞的原因导致淹水产生伤亡事故而中断施工3个月,但是这样的溶洞如果超前勘探出来提前灌浆是没什么问题的。还有正向连接与反向连接等问题,可以参考文末论文:浅谈爆破网路中雷管聚能穴的朝向问题。
拆除爆破很特殊,一般如果高级爆破工程师没有拆除爆破经验,也是不能从事拆除爆破的。李老师讲了几个拆除爆破的案例。拆除爆破一般需要预拆除来先处理。但是也要注意拆除结构的强度性能。某市立交桥机械预拆除时倒塌,造成该爆破公司三个跌停板,现金损失都超6千万。定向爆破预拆除的爆高至少应是墙厚(壁厚)的3倍。对混凝土的预拆除设备有液压炮击、液压锤击等。预拆除是先打眼再锤击。炮孔布置范围保险起见一般应大于三分之二周长,预留三分之一左右不布置,这两部分交界处设置导向窗洞以便不影响预留部分来进行定向。烟道、水塔门在反倾倒方向时,应先用砖砌起来,否则影响精确定向。有个案例,某老旧烟囱,因结构强度很低,预留部分三分之一也比较少了,再加上未设置定向窗,导致直接原地坐落下来。所以这种情况可以预留三分之二,也搞定向窗。在一个爆破拆除违章新烟囱时,直接内部环向爆破,在内部贴药包,整个烟囱解体像天女散花般的坍塌下来,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因为新烟囱,内部作业比较安全,脚手架等还有部分保留,操作方便。
在钢混建筑物拆除爆破时,理论上应在柱子的窄面上钻孔,但如果窄面控制受拉钢筋过密,钻不进时可以在宽面上钻孔。还有梁上近节点处弯头钢筋很多,为防止连结,要加设炮孔截断,虽然理论上只要在柱子中心设炮孔,实际上是要加设炮孔来截断梁与柱子的节点的连结。还有砖砌房(无钢筋),爆破时为塑性变形,瞬间破坏,应用毫米延时雷管,如果用秒差雷管,会造成先倒下的阻挡后面要倾倒的,造成爆堆形状不好。而框架房(含钢筋),有弹性变形,不能瞬时破坏,需要秒差雷管,给它变形期。最后一个案例是,非常坚硬的封闭矿石漏斗爆破,十分不容易打钻孔,这时高水压爆破就很适合。
爆破工程课的李老师,脾气一点都不爆,反而超级亲近大家,课后聊天十分融洽,十分善于启发我们,每次与李老师聊天都是感觉读了一本书,这感觉很回味呀!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岩土鬼谷子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16 09: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