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ZC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ZC

博文

关于肥厚型心肌病诊断和猝死防治建议

已有 2224 次阅读 2016-12-22 07:41 |个人分类:临床指南和病例解析|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style, color

关于肥厚型心肌病诊断和猝死防治建议


  前言

   2014 年 ESC 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与管理指南最大亮点:一是简化了成人、儿童和亲属不同人群的诊断标准,更强调超声心动图与 CT、磁共振影像一样对 HCM 的诊断价值,提升了超声心动图在 HCM 诊断中的地位;二是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脏猝死的风险评估,指南采用简单的临床指标形成新的风险评估工具评价5年心脏猝死的绝对风险,将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指导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的植入。

关于定义和病因

  肥 厚 型 心 肌 病 ( HCM)是指并非完全因心脏负荷异常引起的左心室室壁增厚。虽然 HCM 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但却几乎没有相应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所以,本指南中的大部分推荐都基于观察性队列研究和专家的统一意见,为医生提供所有年龄段患者临床诊断和治疗概览。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有多种临床和基因表现的复杂性疾病,高达 60% 的青少年与成人 HCM 患者的病因是心脏肌球蛋白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5% ~10% 的成人患者病因为其他遗传疾病,包括代谢和神经肌肉的遗传病、染色体异常和遗传综合征。还有一些患者的病因是类似遗传疾病的非遗传疾病,如老年淀粉样变性。


成人诊断标准

   成人中 HCM 定义为:任意成像手段(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成像或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测显示,并非完全因心脏负荷异常引起的左室心肌某节段或多个节段室壁厚度≥15mm。遗传或非遗传疾病可能表现出来的室壁增厚程度稍弱(13~14mm),对于这部分患者,需要评估其他特征以诊断是否为 HCM,评估内容包括家族病史、非心脏性症状和迹象、心电图异常、实验室检查和多模式心脏成像。


儿童诊断标准

   与成人中一样,诊断 HCM 需要保证 LV 室壁厚度≥ 预测平均值 +2SD(即 Z 值 >2,Z 值定义为所
测数值偏离平均值的 SD 数量)。

亲属诊断标准

   对于 HCM 患者的一级亲属,若心脏成像(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或 CT)检测发现无其他已知原因的 LV 室壁某节段或多个节段厚度≥13mm,即可确诊 HCM。
   在遗传性 HCM 家族中,未出现形态学异常的突变携带者可能会出现心电图异常,这种异常的特异性较差,但在有遗传性 HCM 的家族成员身上,可视为 HCM 疾病的早期或温和表现,其他多种症状也可以提高对这部分人群诊断的准确性。


关于检查方法建议

   2014ESC 肥厚型心肌病指南对静息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经胸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和 CT 检查均为类推荐,对核素成像检查为类推荐,而心内膜活检为类推荐,强调无创检查对 HCM 诊断的重要价值。对于确诊患者强烈建议遗传咨询和遗传检测类推荐),对成年亲属和儿童建议遗传检测和临床检测类和类推荐),对高危患者实行竞技性运动警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61795-1022355.html

上一篇:冥想增强大脑功能,治疗脑疾病的神经科学分析
下一篇:维生素E促进大脑健康的神经学分析
收藏 IP: 140.207.22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6: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