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blog 博文

最新发表的博文| 推荐阅读的博文

老张谈高考志愿系列(012) : 报考流程和案例
张华 2024-5-31 17:38
高考志愿的核心重点在对地域、大学、专业的了解上,对历年录取信息的把握以及相关录取规律的研究、把握。这些内容在前面的文章系列中已经详尽介绍,此文不再指指点点。而是直接暴力拆解,以最直观的方式介绍报志愿的过程。实际上,大部分时间花在志愿沟通上,而不是花在过程上。 简明而要叙述下报志愿过程: ...
259 次阅读|没有评论
[转载]IJMS-转录+激素+qPCR分析地枫皮干旱胁迫响应
覃元元 2024-5-31 17:32
地枫皮是生活在喀斯特极小种群植物,也是适应干旱环境的药用濒危物种。是非常适合用于探索其耐干旱机制植物,但是具体机制不是很清楚。 近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特色经济植物研究中心。功能谷物研究组 在地枫皮抗旱方面取得新的研究进展。 研究通过生理实验,转录组+激素靶向检测+qPC ...
120 次阅读|没有评论
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货号:NM-W-0115 微量法100T/48S)
覃元元 2024-5-31 17:24
一、产品简介: 羟自由基是一种氧化能力很强的自由基,可使糖类、氨基酸、蛋白质、核酸和脂类发生氧化,与许多疾病的产生有关。 Fenton 反应产生羟自由基与水杨酸发生反应,生成于 510nm 处有特殊吸收的 2.3- 二羟基苯甲酸,当加入具有清除羟自由基功能的被测物,就会减少生成的羟自由基,从而使有色化合物生成 ...
122 次阅读|没有评论
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货号:NM-W-0114 微量法100T/48S)
覃元元 2024-5-31 17:24
一、产品简介: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作为生物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自由基,可攻击生物大分子,引 起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破坏,与机体衰老和病变有很密切的关系,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的研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在弱碱性条件下,邻苯三酚能发生自氧化反应产生超氧阴离子和有色中间产物,该中间产物在 ...
109 次阅读|没有评论
稀有气体的部分化学性质介绍
余高奇 2024-5-31 17:20
本文拟结合具体实例,介绍稀有气体的有关化学性质,供参考. 稀有气体的概述 稀有气体,也称惰性气体,是指元素周期表中零族元素,包括氦(He)、氖(Ne)、氩(Ar)、氪 (Kr)、氙(Xe)及氡 (Rn)六种单原子分子. 稀有气体的价电子构型为 n s 2 n ...
269 次阅读|没有评论
长时间序列遥感数据处理及在全球变化、物候提取、植被变绿与固碳分析、生物量估算与趋势分析
李璐 2024-5-31 17:11
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分之一,也是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组分,其在全球变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指示自然环境中的大气、水、土壤等成分的变化,其年际和季节性变化可以作为地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此外,由于生态工程保护建设和植被自然生长等因素,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发挥了重要的碳汇作用。因此,定量评估植 ...
246 次阅读|没有评论
[转载]梅奥诊所在nature子刊发文,揭秘两大致衰的罪魁祸首
聂广 2024-5-31 17:06
资料来源: 时光派健康抗衰 ,2022-08-10 19:30上海 想当年乘赤兔“千里走单骑”的美髯公,在麦城却无法再凭老迈的双臂挥起青龙偃月。英雄的迟暮不是突如其来,而是由于衰老进程导致骨骼肌(SKM)的每况愈下。骨骼肌作为对运动和代谢稳态必不可少的组织,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其几十甚至上百块的共同调节 。 然 ...
201 次阅读|没有评论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2024年诚聘英才
人才招聘 2024-5-31 16:49
一、学院简介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坐落在广袤的牧野大地、美丽的卫水之滨河南省新乡市。学院现有物理学、光学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21年物理学入选河南省“双一流”创建学科。 学院拥有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研 ...
259 次阅读|没有评论
Cyclin D3-CDK6复合体在癌细胞内的重要作用 | MedChemExpress
蒲姣姣 2024-5-31 16:47
D型细胞周期蛋白(D1、D2和D3)及其相关的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4和CDK6)是细胞周期机制的核心组成部分,可驱动细胞增殖。它们通常会在癌细胞内过度表达,形成复合体(主要是Cyclin D3-CDK6复合体)。之前研究比较多的调控机制,是D- CDK4/6复合体通过磷酸化RB蛋白,释放出了转录因子E2F,使细胞不断分裂增殖 ...
279 次阅读|没有评论
PD-L1在乳酸环境中的调节机制 | MedChemExpress
蒲姣姣 2024-5-31 16:45
1924年,德国生理学家Otto.Warburg提出了著名的“ Warburg Effect(瓦氏效应) ”,该理论指出,相比正常的细胞,癌细胞更倾向使用无氧酵解途径来获得能量。经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肿瘤患者体内的癌细胞确实分泌了大量无氧酵解途径的产物:乳酸,从而证实了这一理论。这些乳酸为肿瘤细胞提供了酸性环境,既影响了抗肿瘤药 ...
289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5: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