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iuatsm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liuatsmu

博文

2011级最后一个硕士生

已有 2709 次阅读 2013-10-29 13:21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硕士生

他是2011级的最后一个未毕业的学生,导师没办法,只能同意答辩。近水楼台,有幸做了答辩委员会成员,还兼评阅人。
 

论文选题不错,是请另外一位年青教师指导的。乍一看,觉得很惊讶,工作量太少了,页数上就能看得出来,只有不到50页。但是从绪论的文献整理来看,还是相当详细的。要么是之前师兄的论文直接拿过来,要么就是从指导老师那里直接copy的。因为,从论文答辩情况看,根本与他的水平不相配。


答辩前的小问题,以及讲述过程中的小问题就不说了。关键是态度有问题。

其实这几位答辩老师都是导师精心挑选的,有四个就是本学院的,另外也请了邻校的老师作为评委会主席。大家都很客气,反而该客气的人不客气。提问的时候,老师都是带着征询的语气,其实就是在问你对这个领域熟悉与否,你对论文的问题有多少程度的了解和思考?但是回答则是大跌眼镜,根本就是自说自话,与本科生说话差不多,根本体现不出是经过2年科研训练。


为什么边界条件要选绞接的?我不知道,我觉得就是这样,我看的论文就是这样。我就是这么认为的。再追问有什么理由吗,则说不出什么道道来。

这么一个小问题就把几个老师都卷进来了,最后还是一位老教授看不过去,把材料力学的知识拿出来讲解一番,平息了继续深入的询问。

水平都这样了,还问什么呢?本来,没有几个老师愿意把学生问倒,硕士答辩一方面是为了探询学生对自己研究领域的了解程度,另一方面也是大家讨论的一个宝贵机会。

在座的老师尽管不全是这个领域的,至少也比你有经验吧。至始至终,没有说出一个”谢“字来:诸如感谢老师的提问啊,诸如我不是很懂,我的意见不是很成熟,请老师指正啊。倒是很自信。
 
事已至此,就这样过去了,再问下去双方都难受。

请他出去,我们继续讨论论文决议。导师先作了介绍:人很聪明,但是沉不心来做事情;上来就要考博士,结果博士没考上。今年6月才开始写论文,到10月,4个月,终于成稿了。急着答辩,导师也没办法拦。好的是,外审居然通过了。总之,现在的情况就是:只要你敢送,专家就敢过。不是谁也不想做坏人吗?

那我们也没必要再耗时间了,很快结束走人。


这样的学生真是麻烦,现在有时不怕笨的学生,就怕学生太聪明,很容易自以为是。如果是老教授,估计能镇住。就怕自己将来也遇到这样的事情,那可昨办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98187-737112.html

上一篇:顺口溜一首---临睡前被睡梦中的小刘踢一脚有感
下一篇:工资传闻
收藏 IP: 58.40.126.*| 热度|

1 赵序茅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04: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