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angjiy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angjiyang

博文

海洋环境下的屯垦戍边战略 精选

已有 6832 次阅读 2013-6-24 11:4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战略, 南沙

海洋环境下的屯垦戍边战略

 

一、 我国海洋权益受到严重侵害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复杂原因,在属于我国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权益中,近一半存在争议,总面积达100多万平方公里。这些海域中的许多岛屿被他国所占,情况最严峻的要属东海的钓鱼岛和南海的南沙群岛。

目前 ,在南沙群岛中,越南已经侵占我南沙群岛29座岛礁,菲律宾侵占了我8座岛礁。中国控制的只有9个,而且大都是海平面以下的礁盘。

他国大肆开发油气资源,在南海海域钻井数量已经超过1700多口,2009年总计采油量达到6500万吨,而我国尚无一口油气井。

中国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但真正开发的是别人,搁置主权的是我们。  九段线已名存实亡。

 

二、 长期以来我国的海洋意识十分薄弱;海洋事务多头管理降低了效率;中国在海域管辖上的力不从心给了他国可乘之机。

海洋国土的主权,海洋航运通道的畅通,海洋资源为我所用,都是我国的海洋权益的具体表现。目前的中国海洋权益,面临着来自经济和国土安全两个层面的威胁。

海权是靠强大的海军和国力来支撑的。迫切需要发展具有远洋行动能力的海军,保护我们的领海主权不受侵犯,同时也能维护国际贸易和能源供应运输线的开放和安全。我们现在急需发展的是反介入能力,确保在维护海洋权益时不受“局外国家”的干涉,让试图介入中国海洋争端的国家有所顾忌。

三、  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几点具体建议

1. 不轻易启衅,但要有所作为

目前,尽可能不签署、或推迟签署:“南海行为准则”,在周边国家取得大量非法利益的情况下,签署“南海行为准则”将极大地约束中国的后续可能采取的行动。

    近年来,我国在南沙采取了一些积极的行动,但仍然存在很大的困难。根本的原因是南沙远离本土,缺乏强有力的后勤供给保障能力。由于母港与巡航目的地距离遥远,舰船油耗数量很大,目前的常态化巡逻,如果长期维持,经济上的负担将是十分沉重的。

 

 

 

南沙 美济礁值守点 第二代高脚屋

 

 

南沙 美济礁-1号点---礁盘上建起的值守点

 

2. 加快海洋资源的开发

民用先行,军为后盾,在南海和东海有争议海域,我们必须有自己的开发活动,这才是主权归我的最有力展示。

大力发展海洋水产养殖业:存在体现主权,经略南海需要渔业先行。南海南沙存在大面积的浅海水域,为海洋渔业养殖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也为我沿、近海渔业生产面临资源枯竭、海洋环境恶化的困难提供了发展空间。

3  填海造陆,建设远海生产基地

养殖业,采油业,乃至军事斗争都需要陆地的支撑。孤悬千里之外,没有强大的综合补给基地,保护主权就是一句空话。填海造陆可以说是经略南海的第一要务。南沙造陆的最大困难是填海的土石方的来源。礁盘都是十分坚硬的珊瑚礁石组成,采掘十分困难,由大陆远距离船运建筑材料是必须的。国内沿海各大城市每年产生大量建筑废料的堆放、填埋占用了许多宝贵的土地,经过简单处理即可船运,用于南沙浅水礁盘上的加高造陆。城市垃圾经过分类拣选,无害化处理,加压、固结,转化为建筑材料,也可以船运用于南沙造陆,其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是明显的。日本、新加坡都曾经做过处理垃圾用于填海造陆的工程,取得较好的效果。我国的上海、香港等地也有较成功的经验。

近年来,我国的东部沿海省份,动辄投资百亿,围海造陆,增加建设用地。

应该说最迫切需要造陆的是在远离祖国大陆的南海,南沙礁盘上造出数百亩陆地,其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会远超东部沿海的千、万亩土地。

在我方控制的岛礁上增建设施,改善官兵生活条件,完全符合《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有关规定。

4. 海洋环境下的屯垦戍边战略

在有一定的陆地支撑的条件下,现代的海水淡化技术,雨水利用,可以解决淡水供应问题,风能、太阳能发电提供能源支持,无土栽培、大棚种植技术可以提供必须的蔬菜供应。在海洋环境下实现屯垦戍边是可能的,而且是具有战略意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76422-702251.html


下一篇:第 4 章 望夫石
收藏 IP: 210.73.13.*| 热度|

16 赵建民 刘苏峡 李小文 陈楷翰 曾荣昌 刘吉强 李土荣 廖晓琳 黄晓磊 孙学军 朱云云 樊晓英 汪晓军 王明明 李建国 丁爱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9: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