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肯实验室演义第18回 实验室正名迁新址 鲁米斯功成隐身形
书接上回,渡过了财务危机的鲁米斯开始招兵买马,大兴土木,因为随着人手的增加,原来在MIT校园内的分配给实验室的20号楼、22号楼等办公空间已经完全不够用了。
另外,MIT校长基里安还有自己的考虑,他认为在MIT不应该在Cambridge校区开展涉密的研究,因为他坚持MIT作为世界一流大学,有责任将它的研究成果在学术领域内公布于众,但是承担涉密研究与这个他所坚持的原则出现了矛盾。所以,他有意将林肯实验室“驱逐”出MIT校区。因此,林肯实验室才被落户在本书16回中提到的Bedford-Lincoln-Lexington三界之地。
1951年,林肯实验室项目建设正式动工,首先在Lexington的Katahdin山脚下新建了几栋建筑。这些建筑按照展开双翼的架构设计,如下图所示,主要的4栋建筑沿着中轴分列两旁,这个计划当时被称作“4翼+1块”架构,即A、B、C、D、E楼。
图1 林肯实验室新址建筑
其中,B楼和C楼是4层结构,3层在地面以上,1层在地面以下;A楼和D楼是3层结构,由于地势的原因,A楼有部分是在地面以下。E楼是单层的,有个小的地下室,主要用作接待室、储藏室、库房、商店和车库。
B楼于1952年3月31日竣工,这个时间正好是ADSEC(防空工程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的2周年,距离Charles项目的最终研究报告的出炉时间不到1年。B楼建成以后,D楼、A楼、C楼和E楼也相继完工。
林肯实验室的建设如此高效,这其实得益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国民对核攻击的恐惧和美国政府急于建设防空能力的压力,所以才在建设中没做太多的官样文章而一路绿灯。
在盖楼的同时,加入林肯项目的人员也一直在不停的扩充,但是,名义上,这时的鲁米斯团队只是林肯项目(即Project Lincoln)的项目组。显然鲁米斯对“项目”这个称谓不够满意,因为项目总有完结的时候嘛,于是,为了给这个项目做一个长远的打算,他在1952年4月17日,提笔给校长基里安写了封信,说道:
林肯项目管理委员会一致对“Project Lincoln”这个名称不满意,因为“Project”一词意味着“暂时”,不适宜用做林肯实验室这种级别的组织的名称。我们建议,如果您同意的话,立即采用“Lincoln Laboratory”作为这个组织的名称。
而且,鲁米斯还表示,这个名称的改动不用得到更上层的允许,也不用修改林肯项目的章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正式因为林肯项目才使用“Lincoln Laboratory”这个名称的。
1952年7月9日,鲁米斯如愿以偿为项目更换了名称,并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林肯实验室第一任主任。但是,鲁米斯生性谦逊,他认为他的能力不足以作为实验室主任领导开展学术研究,坚持于1953年从林肯实验室主任位置上辞了职,返回了伊利诺斯大学继续担任教职。
鲁米斯作为林肯实验室的奠基人,一手打造了林肯实验室的组织架构,理顺了实验室和空军以及MIT之间的关系,费劲周折渡过了财务危机,开疆破土了完成了实验室新区建设,深谋远虑为实验室确立了正式名称,最后却淡然的“挥一挥衣袖”,毅然决然的不留恋一丝功名,默默无闻地继续从事着自己的教学工作,“不带走一片云彩”。像鲁米斯这样的人,才是科学家的楷模,做人做事的典范,永远值得我们尊敬。
图2 在该“演员”退场之前再看一眼
代替鲁米斯成为林肯实验室的第二任主任的是43岁Albert G. Hill。Albert Hill出生于1910年,大学毕业后在贝尔实验室工作了2年。二战期间,他加入辐射实验室进行雷达开发,他在发射组件分部担任无线电频率组组长,并在二战结束时升任该分部的主任。战后,Albert Hill留在MIT担任了继承辐射实验室衣钵的RLE实验室(电子学研究实验室)的副主任,直到1949年。Project Charles项目组成立时,Albert Hill应邀参加了由鲁米斯牵头的查尔斯项目组,并一直跟随鲁米斯走到林肯项目组和林肯实验室。
Albert Hill的主要成就是主导了后面马上要讲到的林肯实验室开山大作---SAGE continental air defense systems的研究工作, 另外他还是著名的非盈利性研究组织Charles Stark Draper Laboratory的第一任主席。
图3 Albert Hill(1910-1996)
图4 在RLE工作期间的Albert Hill(中间)
在此期间,林肯实验室的科研工作也正在紧锣密鼓的展开当中。到1952年,实时雷达探测网络已经渐趋成熟,雷达网络已经安装调试,林肯实验室也已经准备开展一些实际测试工作。但是,计算机的可靠性仍然是一个问题。在这个能对全美国提供防空能力的防空系统计划实施之前,计算机的可靠性问题成为林肯实验室必须要攻克的技术难题。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9 15: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