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肯实验室演义第14回 概念验证大功告成,申建密信一蹴而就
话说Jay Forrester拿到预算后,如沐春风,立马组织人手开始了准备接收和处理数字雷达信号的工作,暂且按下不表。
且说Valley这边,计算机的事有谱了,于是立即着手开始组织实时截获雷达网的可行性概念演示验证的事。首先选址,场地选在了马萨诸塞州劳伦斯-汉斯科姆菲尔德,而时间定在当年(1950年)的9月份。数字雷达信号的来源选择了类似诺曼底登陆所用雷达的MIT RAD实验室在战时所研制的一款微波早期预警雷达。
图1 Laurence G. hanscom Field 的位置
图2 Laurence G. hanscom Field卫星图景
1950年9月的一天,概念演示验证系统终于具备了演示能力。这天,Valley代表防空系统工程委员会(ADSEC)邀请了美空军一批官员作为军事观察员参加了验证演示。当飞机飞过雷达时,DRR通过电话线将雷达信号从雷达发送至旋风计算机,军事观察员聚集在旋风计算机前进行近距离观察,旋风计算机的显示器上成功地即时显示出了探测结果。演示验证获得圆满成功!宣告了实时截获雷达网概念的可行性!
同时,演示验证成功也预示着ADSEC第一阶段的工作结束。这个委员会开始把工作重心从概念评估转向系统实现,并开始着手讨论是否需要成立一个实验室来专门解决防空问题。
1950年7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朝鲜战争的爆发使得ADSEC的实时截获雷达网概念更加收到军方的关注,尤其是美空军的首席科学家路易斯-莱纳德(Louis Ridenour)。他决定大力支持并推进ADSEC的这个项目。1950年11月20日,Louis Ridenour给当时主管空军发展规划的Gordon Saville上将写了一份备忘录,建议推动ADSEC项目后续所需的实验室建设、测试和系统性能评测等工作。
路易斯-莱纳德(Louis Ridenour,1911.7.27-1959.5.21):二战期间,Louis Ridenour作为辐射实验室(Rad)实验室的副主任在MIT工作,是SCR-584雷达的开发者之一。1949年,他曾主持一个委员会来建议组建一个新的专门负责研究和发展的办公室。1950年,Louis Ridenour被任命为美空军的首席科学家。
图3 Louis Ridenour
图4 二战中使用的SCR-584雷达
Louis Ridenour是首个建议成立专门研究防空问题的实验室的科学家。他初步估计这个实验室大概需要100人,每年经费大概是每年200万美元。Louis Ridenour显然没有预料到后来的发展,事实上,林肯实验室实际上有员工1800人,每年的经费超过了2000万美元。
1950年的12月15日,在Louis Ridenour发出备忘录几星期后,Valley和Louis Ridenour在五角大楼共同出席了一次会议并共进参加午餐。席间,Louis Ridenour劝说并建议Valley去向MIT提出请求,请求MIT建立一个电子学方面的实验室,来落实已经证明了可行性的、ADSEC提出的实时截获雷达网的想法。Valley闻言大喜,立刻现场起草了一封信,Louis Ridenour也现场对这封信措施进行了修改,于是这封直接关系到林肯实验室诞生的重要信件竟然是在席间、只用了1个小时就完成了。可见,很多重大事件的起初其实都是很不经意的。
Valley把信件重新誊好,立即送往美空军参谋长处,时任空军参谋长的Vandenberg (范登堡)将军大笔一挥,立马签署。下午4点,这封由Valley撰写、Louis Ridenour修订、Vandenberg将军签署的信已经呈送到了MIT的校长—James Killian的手上,整个过程前后不到5个小时。
这封信是这样写的:
……美国空军感觉到现在是成立一个专注于研究防空问题的实验室来落实ADSEC这个业余工作组的工作成果的时候了。为了便于ADSEC能够对这个新实验室继续进行指导和帮助,我们认为,这个实验室最好建立在马萨诸塞州的Cambridge地区,这样还可便于新实验室和已有的空军卡布里奇(Cambridge)研究实验室能够更方便地工作交流。
麻省理工学院(MIT)几乎是唯一一家满足条件能够与空军签订合同来成立这个实验室的单位。MIT在二战期间对Rad实验室的管理经验、Valley等MIT教授在ADSEC的前期工作、MIT在地理位置上与空军卡布里奇实验室的比邻以及MIT在类似工作上的工作能力都表明,MIT是最佳选择。
空军所面临的防空问题事关国民安全,技术复杂且难度很大,空军迫切需要在此方面加大研究力度和研发能力建设,在此,我(指Vandenberg将军)衷心希望你能够给于慎重考虑。
图5 时任空军参谋长的Vandenberg(范登堡)将军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9 15: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