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基础研究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eneculture 语言理解&知识表达

博文

怎样深入研究信息这一大跨界的学问?

已有 1108 次阅读 2021-2-19 09:32 |个人分类:语言学基础研究|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概述我是怎样深入探究信息大跨界学问的历程

邹晓辉Geneculture 2021-02-19

信息论、信息学、信息哲学,这三个术语都与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两个术语有不同的所指。普罗大众和广大师生及各方面的专家均可通过查询这五个术语而获得它们至今为止的定义。但是,如果打算深入探究信息的学问,那么,就不得不做进一步的调研和思考。因为,更深的研究和学术前沿的探新在信息科学内在建制方面的专家至今为止还是凤毛麟角非常稀少。本文从融智学这一大跨界的学问探讨的视角,尝试做一个简要回顾。理论融智学提出物意文道理义法七个汉字概括的融智学基本观点这一宏观知识分类顶层设计已有二十余年了。它们如此犀利就像一把手术刀可从整体上解析以往的知识学问体系而且非常得心应手,因此,可称之为宏观知识本体。图1文以载道七个汉字展示的融智三棱锥暨信息四面体几何模型,可窥斑知豹。

图1文以载道:七个汉字展示的融智三棱锥暨信息四面体几何模型

由图1可见物意文道理义法七个汉字不仅分别具有各自独立的含义,而且,物理-意义-文法-六个汉字的两两组合又分别对应于它们的外来词语暨术语,只有道一个字特立独行展现中文独特的含义。对它们,理论融智学做了系统的梳理、归纳和总结。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惊人的重大发现。由此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阐述其中的大道小理。由此形成了融智学大跨界学问融贯古今中外的知识体系。可称之为继古希腊哲学和近现代科学之后人类认知第二次大飞跃过程发展起来的崭新的大跨界的学问即当代融智学其中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由图2可见一斑。





图2

融智学观点与融智学方法密切相关

由图2可见其下方的单一集合、分层集合、由标志集合代表的分类集合、杂多集合,其实就是物意文道理义法这一大跨界学问如何划分的方法体系。其中,单一集合的元素可称之为言而分层集合的元组可称之为语。言和语的关系隐藏着序位逻辑。字式图表音像立活八大形式体系的每一个都存在言和语的关系。不同体系之间的相互关系隐藏着联动函数。言和语指代的对象暨杂多集合是通过分类集合及其麾下的标志集合、属性集合、特征集合所选择出来的言和语具体指称进而由主体暨人所赋予含义和用意的。因此,无论是同义,还是同意,所有被调用的言和语,其具体的意义,也就在这样的大环境暨大背景中被记录下来了,可称之为义项,也就是字典或词典里记录下来的词条。于是,语言与信息以及调用或处理它们的智慧能力,也就被咱人类不知不觉地创造了出来。故有人类是会说话懂语言的高等动物之由来。如今的信息时代、网络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信息及其传输网络和信息处理能力借助机器而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因此,国际国内学术界及产业界的前沿专家们不得不重新探讨信息的丰富内涵并试图加以概括、提炼和进一步抽象其本质含义。理论融智学,就是在此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于是,做出了以下描述和解释。

物意文均指称现象信息;

物文结合造就本体信息;

理义法均指称序位信息。

据此,可断言:人类认知发展过程的历程及其下一个拐点,即人类认知第二次大飞跃启动及完成的拐点。由图3可见一斑。

图3 现象信息及其在人类认知历程中被认知的情形解析

由图3可见,道法自然-德化社会-人文关怀,以李耳和孔子为代表,所展示的是中文记载的人类认知进程;世界本源-思想认识-语言转向/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笛卡尔与康德-弗雷格及罗素同维特根斯坦为代表,所展示的是西方语言及英文记录的人类认知进程/同时段还可以前主体性-主体性-主体间性加以概括,后期由胡塞尔的现象学及海德格尔的语言存在之家即话语转向以及德里达的文本转向所代表。

其间,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德以及阿基米德,到近现代的伽利略和牛顿的时代及之后的发展,最突出的就是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带来的人类认知第一次大飞跃。

现在,我们这几代人所处的信息网络智能时代正在酝酿人类认知第二次大飞跃。

综上所述,概要介绍了我是怎样深入探究信息这一大跨界的学问的初步历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4143-1272841.html

上一篇:汉语的独特性与英语的独占鳌头在各自辖域尽可纳入新的标准与法的精神体现。
下一篇:1分钟或几分钟就可把一件事情讲清楚,何必要长篇大论呢?
收藏 IP: 115.171.2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21: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