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开始从事科研工作,就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迫使我发表文章,现在也发表了几篇小文章,但是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和国内其他科研院所的博士生毕业时发表文章的水平比较起来,还是觉得自身存在很大的不足:
1 不够细心。自己写文章的时候,没有做到仔细推敲每一句话,每一个单词,做到字字珠玑。我曾经和课题组的同学谈论发表文章的情况,我说,在发表论文之前,自己应该看了自己论文不下十遍,逐字逐句加以修改很多遍,才投出去,这是对编辑的尊重,是对审稿人的尊重,当然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其实,有时候,自己的文章看几遍就很容易产生视觉疲劳。这个时候可能需要把自己的文章稍稍放一放,几天之后再看看,加以修改,效果会更好一些。
2 需要加强理论。自己的文章,有时候数据很多,但是不会分析,而一篇文章最重要的地方同时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恰恰是分析部分,这个地方体现了作者对所研究的领域的了解程度,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理论功底。但是,往往东亚(包括中国、日本、韩国)的学生常常是不善于分析,发表文章往往停留在实验数据的罗列。其实,这些理论需要平时的积累。正所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是说演讲的情况,其实对于写文章也是这样,短短的几页纸,需要作者之前几年乃至几十年的知识积累。
3 还是有点浮躁。不可否认,在当前的大形势下,发表文章是评价一个人搞科研有没有大的成就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指标。对于这个现象,我并不喜欢,这就把自己弄得很浮躁。刚才看了一篇博文,很受启发,搞科研需要平常心,不能为了发表文章而发表文章。
以上算是自我批评吧!
文章,究竟是什么?其实它就是交流的工具。它还是向大家展示自己研究结果的平台。有人一辈子发表了好几百篇文章,但是这些文章一发表就“死”了,无人问津。有人就发表了几篇文章,但是被广泛引用,他成为了大师。
中国的科研院所这些年在看待发表文章的态度上也有些改变,已经从倾向于追求“量”转变为倾向于“质”了。我所在的这所高校就是如此,这些年对于文章的评价也是水涨船高,现在渐渐倾向于重奖高质量、高水平、高引用的文章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2: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