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在前面
林林总总加起来,自己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有过一些教学经验。相比于已有规划意识的大学生,应试压力下目标稳定的中学生,对小学生的教育除学业之外,还须为孩子塑造正向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基本习惯,作为家长和老师要投入的心血不言而喻。
正因如此,不少家庭诉诸家庭教师,来补足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学校的教学盲点。这一做法本无可厚非,但即使最优秀的家庭教师,在其角色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如果你也在考虑是否要为孩子请以为家庭教师,不妨读一读这本书再做决定。
若是已请了家庭教师,亦可以书中场景作为一面镜子,获得优化家庭教育的一些启发。
1.
《阿格尼丝·格雷》其书
Agnes Grey 《阿格尼丝·格雷》是英国19 世纪女作家安妮·勃朗特的代表作。
一些读者可能初听不太熟悉,但是提到《简·爱》和大名鼎鼎的勃朗特三姐妹,相信不少人都有耳闻。安妮是三姐妹中最小的一位。她以自己丰富的家庭教师经历为素材,以第一人称的写作方式创作了这部颇具现实意义的小说。
小说的脉络循着主人公阿格尼丝因家庭变故外出任教这一主线,先后讲述了两段不同的教学经历。
第一段教学经历是19岁的阿格尼丝来到布罗姆菲尔德家任家庭教师。需要负责7岁的汤姆,6岁的玛丽安,以及4岁的范妮的基本教育。布罗姆菲尔德太太声称自己“实在没有功夫关注他们的教育”,而布罗姆菲尔德先生性格暴戾,除了遇上事情进行责罚,其它时间对孩子的教育不闻不问。家里的常客罗伯逊舅舅,信奉“一且动物都是为了人的方便制造出来的”,常常带着孩子们掏鸟窝,以肢解小鸟为乐。
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几个孩子不仅功课欠佳,且异常傲慢,全无同理心。
而布罗姆菲尔德太太,虽然也常对孩子横加斥责,却希望阿格尼丝能够和颜悦色地纠正孩子的一切不良习惯和教养问题。
例如:
书的第三章,阿格尼丝试图让玛丽安写作业,而玛丽安拒不从命,并使出自己的惯用技俩,大声尖叫吸引母亲的注意力。布罗姆菲尔德太太到来之后,是以质问阿格尼丝为先的:
“这么可怕的叫声,像是你要宰了她似的。为什么她不和哥哥一起出去玩?”
当阿格尼丝解释说安妮应当写作业时,布罗姆菲尔德太太的回答是:
“玛丽安一定是个好女孩,能做完作业的。”
最终家庭教师收获的是布罗姆菲尔德太太冷酷的目光,和玛丽安进一步的挑衅。
类似的细节不一而足,不难看出,而布罗姆菲尔德先生和太太对阿格尼丝的冷嘲热讽和对管教过程的干涉,导致阿格尼丝的家庭教育工作举步维艰。
然而作为家长,他们显然并未意识到自己助长了孩子的恶习,只认为是家庭教师失当,在孩子的课业刚刚有所起色的时候,便解雇了阿格尼丝。
阿格尼丝的第二段教学经历,是在地处O地(暗指牛津)附近的默里家做家庭教师。该地虽教育资源丰富,但家庭教师的地位依旧低下。
一个例子可见:
默里夫人第一天对阿格尼丝的要求便是要轻松愉快,让孩子不感到麻烦:
“任何情况下保持好性子,脾气温和有耐心。”
而默里夫人对课业的要求则是非常现实的。男孩子要多塞拉丁文法和相关文选以供升学需要,女孩子则要尽可能培养媚人的外表和可卖弄的才艺以供社交场合物色夫婿。
在这一段教学中,由于默里小姐年纪稍大,相对幼年孩童,与阿格尼丝有了更多的充满人情温度的交流。
然而,阿格尼丝几经努力,依旧未能改变默里小姐追逐社交名利以狩猎青年才俊为乐的习性。她享受同时被多名男子追捧的虚荣心,却在追求者表白之际极尽嘲弄。默里小姐最终选择了最为富有却风流成性的托马斯爵士,却终日生活在埋怨与不幸中。
不难看出,阿格尼丝的家庭教师经历贯穿着持续的挑战和阴郁色彩。
幸而,全书的结局是明朗的——在父亲去世之后,阿格尼丝最终选择了辞去家庭教师工作,去和母亲一起开办学校,凭着母亲的干练和自己的教学经验,在当地越来越受欢迎,同时也收获了美满的爱情。
2.
《阿格尼丝·格雷》之写作特点
《阿格尼丝·格雷》作为维多利亚朝一部极具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书的评价历来褒贬兼具。
在行文上,本书第一人称的叙述形式,使得作者能够在写作的过程中融入大量的心理活动细节。
对于寻求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的读者,可能会觉得缺少刺激性的吸引力,也是被一些读者认为小说处理欠妥之处。
但,这一点,恰恰是这部小说对于家长思考家庭教育能够有所启发的关键之处。安妮以自述的方式,诚实地还原了自己试图在矫正幼儿不良行为习惯中面对的情境,自己做出的尝试以及来自孩子和家长的负面反馈。
在一系列面对家长以及孩子的回合中,作者坦诚了自己的心理状态,或打起精神继续尝试,或挫败感满溢,或想放弃,或故作镇定……尽管几近崩溃中,忠于原则的人生信念促使她坚持了下来。
3.
《阿格尼丝·格雷》之现实意义
小说中详尽到近乎琐碎的描写赤裸裸地指出了家庭教育三角关系中,私人家庭教师的掣肘之处:
家长期待靠家庭教师改正孩子顽劣恶习,却不许以家庭教师相应的权威,对待家庭教师缺乏尊重甚至有如仆役。家长可以对孩子严厉斥责,却只许家庭教师柔声细语,对家庭教师实施必要责罚边怒目相对。双重标准下,家长不配合,教师并无办法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
虽然,书中种种问题,在19世纪英国阶级分化日趋严重的大背景下,有其深深的时代烙印。例如书中家庭教师与家长的矛盾,有一部分来自于当时英国资本加速积累背景下的阶级分化,以及伴随的传统价值,如平等博爱宽容虔诚等观念的逐渐式微,贵族和乡绅等上层阶级追名逐利,对下层阶级视若蝼蚁。
随着时代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更新,很多书中极端化的冲突已经不太会出现在当下的日常生活中了。
但是,书中对于家长、家庭教师、孩子者三方关系的细致入微的呈现,其内核放到今日,也并不过时。
对家长来说,对孩子本能的爱和传统上的护短当代屡见不鲜。对孩子来说,在十岁以前,对于世界以及不同人底线的试探是并不停歇的,这一点相信有过相应教育经验的人都有体会。一些孩子很早就学会了对人进行差异化对待,稍一不慎,就易沾染撒谎等恶习。而对家庭教师来说,面对的不仅是思考如何灌输教学内容,更是如何养成习惯,以及如何在有限条件下争取到家长最大程度的配合。
值得一提的是,小说除了对家庭教师所处的关系进行探讨外,同时也大胆批判了当时社会的诸多不平等和不合理之处。
在安妮笔下,有教养、有道德的贫贱者与缺乏教养、道德低下的富贵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而对于女性教育,安妮更是以默里一家为反面教材,赤裸裸地揭示了当时社会中女子被以炫技吸引异性为目的地进行教育,置学识素养与内心成长于不顾的局面。可谓直接反映了那个时代典型的男女不平等,女性为附庸的悲剧。
4.
《阿格尼丝·格雷》之文学价值
少有作家能够以尽可能接近真实为基准贯穿全书进行创作,《阿格尼丝·格雷》无疑是在这一点做出极其大胆而成功的尝试的。
在多处情感描述之处,作者直接指出为求真实,不得不坦诚剖析给读者内心的想法。在负面内心活动复杂之处,作者亦不避讳,直接说明此处可能会招致读者反感。全书风格朴素淡雅,真挚自然,充满真情流露,却处处有克制。
爱尔兰作家George Moore认为安妮的写作风格与另一位我国读者熟知的女作家简·奥斯汀类似。遗憾的是,安妮虽很早就表现出过人的写作天赋,但年仅29岁便被肺结核夺去了生命。若非如此,假以时日,安妮的作品必然日臻完美,璀璨夺目。
感谢阅读,本文同步发表于笔者个人微信公众号stardaydream,未经同意不得转载,但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21: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