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200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hu2008

博文

生命不息 创造不已:纪念廖山涛先生百年寿辰

已有 4129 次阅读 2020-10-23 17:5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廖山涛先生于 1997 年仙逝,今年是百年诞辰。二十多年过去,往事恍若昨日。在这个 特殊的日子,怀念先生,作此短文,以志纪念。

幸 运的 是 ,科 学 出版 社在 1996 年 出版 了 廖先 生 的选 集《 Qualitative Theory of Differentiable Dynamical Systems》。书中收藏了廖先生在微分动力系统方面的主要文章 8 篇 和附录 2 篇。这些文章涵盖了廖先生工作的原始文献,包括动力系统遍历理论,典范方程组, 阻碍集及在 C1 封闭引理,结构稳定系统的刻画等方面的应用。我从读研究生时开始研读廖 先生的文章,并得到导师吴文俊先生的支持与鼓励。读廖先生的文章,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他是一位纯粹的学者,其工作有令人叹服的原创性,文如其人,跃然纸上。

image.png

廖先生工作的核心,为微分方程定性理论奠定数学基础,以系统研究结构稳定性与混沌 问题。结构稳定性问题,六十年代起,Smale 学派做了很多研究,提出了刻画结构稳定性的 猜测。结构稳定的系统,就是一些大范围的常微分方程组,其系数和其一阶导数做一个小的 扰动,定性行为仍然是一样的。廖先生同期独立发展了一套理论。他六十年代初将遍历理论 用于动力系统,提出 Lyapunov 指数的概念。而后发展典范方程组,将一个轨道附近的行为 用常微分方程来表达,非常方便于研究。用此方法,可以证明 C1 封闭引理,用周期轨道逼 近一般的回归的(recurrent)轨道。80 年代中,我在普林斯顿做学生时,导师 Mather 教授对此证明很感兴趣。我给他讲廖先生与其弟子麦结华的证明,前后近两个月。他理解了这个 证明后,非常高兴,马上安排我做一次正式的学术报告讲解这个证明。廖先生工作中不变测 度的概念尤为重要,也可用于 Hamilton 动力系统的研究,与变分法结合,发展出整体理论。 将一个回归轨道的有线段封闭,C1 扰动(一阶导数也比较小)需要这个轨道端点周围有一 定的空间没有递归的轨道,因此对轨道的筛选要很仔细。这个技巧适用于一般的递归轨道。 

结构稳定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一个常微系统一般会有无穷多个周期轨道。如果限于具有 有限个周期轨道的 Morse-Smale 系统,这个问题已有明确的答案,即所有周期轨道是双曲 的,这些轨道的稳定流形与非稳定流形横截相交。对于具有无穷多个周期轨道的系统,廖先 生最早提供了比较清晰的图像。这些系统的周期轨道都是双曲的,在小扰动下,仍然是双曲 的。这样的系统具有可数个双曲周期轨道。廖先生敏锐地意识到,为刻画结构稳定系统,横 截性条件是最基本的。为此廖先生发展了阻碍集的概念与理论,定量地刻画一般轨道上的横 截性。在非游荡点集与阻碍集不交的情形,廖先生建立了这个不变集上的双曲性。对于阻碍 集非空的情形,廖先生深入地研究了这个集合的结构。特别地,这种系统可以做小的扰动, 在混沌的点附近,不同的扰动可以得到具有不同指标的双曲周期轨道。由此得到结构稳定系 统的另一个图像,具有不同指标的周期轨道的闭包互不相交。我有幸在廖先生等工作的基础 上,做了一点贡献。我的博士论文将 Mane 的微扰技巧做了一点改进,验证了三维微分动力 系统的结构稳定性猜测。今日重温廖先生的工作,对廖先生工作的原创性惊叹不已。以他的 工作为基础,应足以刻画结构稳定系统。

原创性工作在数学的发展中起核心作用,这是我们最需要向先辈学习的地方。廖山涛先 生在微分动力系统方面做了原创性,奠基性工作。吴文俊先生在示性类等方面做了基础性, 原创性工作。华罗庚先生在多复变与数论等方面做了原创性工作。陈省身先生高维 Gauss-Bonnet 和示性类的工作,直逼高斯。丘成桐先生在 Calabi-Yau 空间的工作成为弦论的基石,在广 义相对论方面做了奠基性工作。他们是我们的榜样,他们的工作将激励年轻人做出原创性工 作,对于数学发展有新的贡献。

image.pn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7484-1255521.html

上一篇:君子德风 引领创新 --- 纪念吴文俊先生
下一篇:Feynman Geometry, Proceedings of Yang-Mills 60 Years,2015
收藏 IP: 117.61.244.*| 热度|

1 谢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4 12: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