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驿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老李 一个行走者的思想历程

博文

读已经死去之人的书之四: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精选

已有 7854 次阅读 2009-8-18 11:35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读已经死去之人的书之四: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一个伟大的时代需要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为之做传,否则那个伟大的时代,就会象漫长历史中的无名驿站,在承载了无数历史过客的欢乐与悲伤后被历史遗忘,历史太多的时候是很无情的,这点很残酷,很多人不愿意相信这点,而一厢情愿地假设历史是温情的,它会记住世间的一切善恶。其实历史是冰冷的,对于历史长期以来有两种争论:主管与客观之说,已然暗示了这种无奈的困境,我个人更倾向于认为所有的历史都是后来人的主观解释,正是这些解释赋予了各种客观的历史事件的所谓意义。好像与英国历史学家克林武德的观点有些相似,即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关于编史学的问题这里就不聊了)。这么说恰恰维护了历史的生命延续行,毕竟那些历史都是与我们一样的人创造的,否则历史就是无法理解的。

雅各布.布克哈特(1818-1897),瑞士著名的历史学家,也是历史学泰斗兰克的学生,而布克哈特最为后世人称道的就是这部宏伟巨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1860年),客观地说,我们今天关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所有主流见解,基本上来源于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布克哈特用文字为我们再现了人类历史上的那段最伟大的岁月。

在我看来,这本书值得称道的地方有三点:其一,史料翔实,有很多古代文献都经过作者的仔细考证,为作者的立论增色很多,从文中列出的书目名单上可以感觉到这点,而且作者曾经两次深入意大利考察,对于当地的历史文化有很好的了解,这对于史料的正确利用提供了一种保证。其二,结构安排奇特。谈到文化,由于他内涵的丰富性与歧义性,很多人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该怎样论述,更何况象文艺复兴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简直是千头万绪。布克哈特通过对六个方面的详细分析,巧妙地解决了这个困难,使文化的论述不再空泛,而且更加完美地再现了文艺复兴的多层面的特征。其三,作者的扎实工作态度以及优美的文笔,使这样一个枯燥的话题读起来,竟让人不忍放下。我想换一个写人这段历史,都将导致这段历史被抹去很多光彩。如果说文艺复兴的结果是发现了自然与发现了人,那么,布克哈特则完美地发现了文艺复兴和它的灵魂。

说点题外话,布克哈特完成这部作品时正好是42岁,与我同龄,而我自知以我目前的功力是无法写出这样的作品的,不是思想的问题,而是人生阅历问题。正是这部著作成就了布克哈特大师的地位,由此我们可以说,大师与年龄无关,什么时候能够写出这样的作品都可以是大师。这本书的中文版是1979年出版的,距今已经整整30年了,不知道这期间有多少中国人很仔细地看完了这本书,估计50岁上下的人应该居多,因为那个年代没有别的书好看,这本书恰好填补了那个时期阅读的空白。我手头的版本是1986年版的,这本书在我这里放了很久,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时间完整地阅读完,借着这个匆忙的假期,其余的书都不在,手头上正好有这本书可看,因此得以把这部巨著看完,应该说这是这个假期里最大的收获。掩卷沉思,这三十年,我们发现了什么?这部书里有很多细节介绍很有趣,如第五部分:“社交与节日庆典”这篇,其中介绍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女标准,以及美女化妆的细节就很有趣。更多内容留给感兴趣的读者自己鉴赏吧。过些日子就这本书的话题写点东西,争取能够在开学前写出来。

本书共分六篇,从不同层面深刻剖析了文艺复兴的多种特质与意义,对于我们中国人理解一个真实的文艺复兴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书的信息如下:

(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何新译,马香雪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4月出版。

定价:3.65元(如果放在今天,最少要36.5元,呵呵呵)

难度系数:3.0

适合对象:所有对于文化感兴趣的读者。

2009-8-18

说明:文中图片就是布克哈特大师,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用途,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9-250065.html

上一篇:在那比遥远还要远的地方——答黄庆君与孟津老师
下一篇:科研经费投入中有多少泡沫经费?
收藏 IP: .*| 热度|

13 武夷山 孟津 刘玉平 郑融 刘进平 王德华 罗帆 吴飞鹏 杨秀海 吉宗祥 吕乃基 王立 yinglu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0: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