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那比遥远还要远的地方——答
李 侠
这几日忙碌,也很少有机会上网,没有在第一时间看到黄庆兄的博文《走到没有人的地方》,今天读罢有一种强烈的共鸣感觉,是啊,走到没有人的地方,它暗含了很多意思,估
另一种选择,就是心远,有些人不用通过空间的变换就能实现这种境界。这就是黄庆兄文中提到的“有些人即便是自家的后院也得到诸多的乐趣”的境界,我个人认为,这是比较高级的境界,比如长寿的康德同志(活了80岁),一生中都没有离开过自己的故乡格尼斯堡,他同样感受到了宇宙万物的美好与规律,而且比那些远行的人更多地享受到了冷静思考的乐趣,他能够通过自己的意志与洞察力让那些熟悉的事务变得不再熟悉,而是日日常新,以此完成了我们很多人需要远行才能得到的感受,对于这点我等凡夫俗子是自叹不如的。时间、空间对于一个人的内在感受是不同的。就俺目前的修为来说,我还主要处于依靠通过空间的变换来赢得内在意识的苏醒的阶段,也许,以后我也会真正达到那种在内心飞翔的境界,这里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因此,我还是希望目前的自己,能够有机会到那比遥远还要远的地方,稍住片刻,以此焕发一种惊奇与激情,在那样的时刻与地方重新思考一些词汇内在的声音。其实,这个世界上,我们最陌生的事物就是我们曾经最为熟悉的事物,因为所谓的熟悉,让我们忽略了熟悉背后的那些不为人知的状态。谁又真的知道那些被忽略的东西是否对于人生来说是重要的呢?也许那正是被我们的先人有意过滤掉的,我们只是怀疑那次过滤是否错了。对于无数重复的人生来说,这恰恰是猜谜的乐趣所在。
不写了,该吃饭了。什么时候与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用途,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7: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