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士生选题是一项很费心力的事,如果题目选得很好,那么学生就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做到既能出成果,又能顺利毕业,甚至还能对其未来工作的延续有帮助。当然这是理想状态,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在时间约束下,至少要平衡三种关系:学生、选题与能力,只有三者之间是匹配的,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否则读博过程是很痛苦的,甚至会遭遇到失败的结果。
关于学生,我喜欢按人生态度分类,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积极的、中规中矩的与消极的。前者乐于接受新事物,也乐于尝试与参与;消极的同学,你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做事情总是拖沓、敷衍、得过且过、也不乐于参与任何活动。这类学生对于老师来讲就是一个行走的黑箱。
关于选题按照难度大体也可以分为三类:难的、一般的与简单的。
关于能力,这是一项综合指标,表征出来就是:能力强、能力中与能力弱。为了简化可以将此项指标聚焦于执行力。
根据上述划分,学生的类型就太多了,简单排列组合一下,将有27种组合,如果都出现了,估计老师会疯掉的。通常我们会选择下列组合:
1、可遇不可求型:积极的态度+难的选题+能力强。如果遇到这样的学生是老师的福分;
2、常规型1:积极的态度+一般性选题+能力强,这类同学毕业时大多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3、常规型2:积极的态度+一般性选题+能力中,这类同学大多能完成基本指标,按时毕业;
4、常规型3:积极的态度+简单的选题+能力弱,这类同学经常让老师抓狂,能毕业就是老师的成功;
5、常规型4:中规中矩的态度+难的选题+能力强;这类同学常让老师得到惊喜,毕业没问题;
6、常规型5:中规中矩的态度+一般性选题+能力中;这类同学属于沉默的大多数,大多能按时毕业;
7、常规型6:中规中矩的态度+一般性选题+能力弱;这类同学是最让老师担心的,能毕业就算学生的成功;
最失败的组合有以下几种:
1、消极的态度+难的选题+能力弱。这种组合是最糟糕的情形,仅具理论意义,没有老师会这样冒险的;
2、消极的态度+一般性选题+能力弱。这种组合是次糟糕的情形,如果遇到了算老师运气差;
3、消极的态度+简单选题+能力弱。这种组合就是混文凭的,老师基本上没办法,能送走就是老师的造化;
读博是一条很辛苦的道路,孤独、寂寞,甚至有时会出现无根基的茫然的感觉,只要坚持下来,回过头来再看,那些沿途的风景还是很值得回忆的。我带的学生不多,谈不上多少经验,但有几点感受还是值得记录一笔的。
1、做学生就要有积极态度:乐观、向上、进取。既然选择了这条道路,那就要全力以赴,勇往直前。
2、老师要控制自己的偏好,慎重选题,不能一味图前沿性与难,否则很可能出现失败,到时老师学生都难受。选题最好要与学生的偏好与知识库存结合起来,这样会更有利于进入主题。
3、若学生的执行力很弱,又不乐意参与学术活动,交代的工作总是不能按时完成,基本功又不行,那么回归本源,生命第一。学位不学位的真的不重要,人生有很多路可走,读博不见得是最适合自己的,何必执念于此。
4、对文科而言,读书、看文献就是基本功。这个事每届学生我都会要求:每天至少20页书,一年25本书,四年下来100本书。其实,这是最低的要求,没有这些做基础和底子如何写论文?
5、这些年我用了太多的时间修改学生的论文,我认为这是学生长进最快的路径,学生会知道老师是怎么想的,老师也会真切了解学生的水平如何。时刻记得,说和写是两码事。这两年眼睛越来越不好,看的速度也是越来越慢,但仍然坚持这么做。对于博士论文,只看看结构与基本论证,我不会再去一字一句的看,我曾对学生们说:博士论文成型的时候,你就应该是那个领域的专家,你应该看过这个领域的所有重要文献,此时老师就是外行了,否则,博士论文就没有达到好的工作的标准:解决一些别人没做过或没有做好的工作,这才是读博士的意义所在。
前几日看到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获得者埃里克●坎德尔关于应该研究什么的一句经典的话,与我深有同感,记录下来与同学们共勉:
第一是它允许我开启一个能够让我长时间在其中进行研究的新领域。我喜欢长期的承诺而非短暂的浪漫。(选题具有可持续性,这与前瞻性/前沿性有关)
第二我喜欢处理位于两个甚至更多学科的边界地带的问题。(学科交叉领域)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2022-6-18于南方临屏涂鸦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20: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