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husiasm73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nthusiasm730

博文

故乡,我灵魂的归宿

已有 5523 次阅读 2012-11-27 14:43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office, style, xml, 故乡

    

       

     故乡,是每一个人灵魂的家园,是我们永远的归宿。我的故乡,从这条蜿蜒的小路,延伸到大山的深处,那里是我母亲的家,是我幼时的乐园,那里的一草一木,那里的山和水,哺育我、陪伴我长大。

   

即使远离自己心灵的家园数十年,只有等到放假甚至过年时候才能回去,即使家乡已经物是人非,许多故人老去甚至死去,或者迁徙,但山依然是那座山,水依然是那水,我还是要回去,那里还有我幼时的痕迹,我走过的路,我心里的梦。

 

      

云雾缭绕的深处,是我的家,我的灵魂栖息地,不管我走多远,我的心都与那片土地血脉相连。无数次梦里回到故乡,梦见故乡的人,梦见外公外婆,梦见小时候的母亲,在那片土地艰辛的劳作,长大,走出大山求学,成为教师,认识父亲,然后有了我。

   

这是没有被现代工业污染的地方,也没有都市浮躁的气息,这里的人淳朴善良,也许有的人认为这里愚昧落后,认为这里的生活不值得被尊重,认为要走出大山才算成功。可是,这也是生活的一种,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即使今天我生活的城市多么的精彩,多么的五彩斑斓,它也取代不了故乡在我心里的位置,对于故乡,我永远是他的儿子,对于我生活的城市,我只是一个过客。

 

    

小时候我生活的青瓦房,永远在我内心的最深处,他只属于我一个人,我只会把他的故事讲述给我最亲近的人听,我只会带我最亲爱的人和我一起回去,看看他们。即使他们中的很多已经消失不见,即使陪伴他们的人们大多已经离开了故乡,去寻找自己的幸福,但是他们依然矗立在那里,有些凋敝,有点落寞,可只要炊烟升起,只要有孩子们的笑声,那就是一个梦,一种生活,一种存在!青瓦房,曾经孕育过我儿时的梦想,多少次梦里,我睡在她的怀里,听着雨从屋檐流下,敲打在窗棱上,从过去到现在,从昨天敲打到我的今天……。

金色的油菜花和粉红的桃花,还有那青青的翠竹林,故乡的青瓦房掩映在他们的深处,只要你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你就能体会那种难以表达的美,那种别人无法体会的幸福。城市里的人们,只有在钢筋水泥堆积的结构里寻找他们的梦,儿时的弄堂和胡同,也许早已变成了高楼大厦,现代的文明抹去了历史的痕迹,高企的房价和快节奏的生活,剥夺了人们做梦的权利,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却觉得幸福遥不可及,我们都忘记了,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幸福随时都可以触摸。

放眼望去,你会看到远处的大山。千百年来,大山就像父亲一样,守护着他的儿女,看着他们这里繁衍生息,有人离去,也有人归来,他不会说话,但是他的存在,就是对你无声的安慰,让你学会像他一样坚强。

 

   

黄澄澄的玉米,是乡亲们辛勤劳作的果实。如果你没有亲自在土地里耕种过,你就不会知道土地对于乡亲们的意义,你也无法去了解播种和收获的快乐。也许你会觉得这样的生活太过于艰辛,太过于单调,也许你会觉得生活在那里是一种痛苦,但是生活的本质都是一样,快乐不是用你的生活去否定别人的生活。

 

故乡的树,是有生命的,他只会向他的孩子敞开胸怀,不管你离开他们多久,只要你回到家,走进他们的深处,你就会听到他们对你说话,问候你,关心你。森林深处,是我小时候去捡蘑菇,采竹笋,挖天麻,摘野果的地方,他是我的游乐场,我的欢乐谷,我的迪斯尼。

 

故乡的人们,要求的并不多,这就是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快乐。在我幼小的时候,吃“杀猪酒”是多么让人愉快的事情啊!我还能记得肥猪那惊天动地的声音,还能闻到烤肉的气息,还能回忆起“大斗碗”的味道……,如今远离家园的我,无法再有体会这种快乐的机会,只能让回忆一遍一遍的温暖我。何时,我才能放下身边的一切,再去体会这种单纯的快乐?

 

如今的我,吃着喂饲料喂养大的猪,多么怀念故乡那真正绿色生态纯粮食,猪草喂养大的猪啊!走出了大山,接触了现代生活,适应了都市,可是,有些喜欢你已经永远忘不掉了。

故乡,是我们的根,是我们情感里最让我们珍惜的部分,每一个人,都是故乡的孩子,每一个人,都该有他的故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3906-636762.html

上一篇:写给我的一个学生——利刚
下一篇:由博士投身中学教育想到的
收藏 IP: 218.89.146.*| 热度|

8 李世晋 崔庆彬 王浩 陈学伟 刘波 刘艳红 柳林涛 赵美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0: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