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lrlmyl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rlmylt

博文

研究生淘汰制度有关问题探讨

已有 5186 次阅读 2014-6-6 09:19 |个人分类:象牙塔生活|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1999年中国高校大学生开始扩招。4年后的2003年,研究生开始扩招。随着研究生招生数量的大规模增加,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对研究生进行淘汰,已经成为教育界仁人志士的共识。然而,很少有人就研究生淘汰制度的实施细节展开讨论。作为一项制度,必须具备于情有理、于法有据、标准科学、可操作性强等要件。本文仅就硕士研究生淘汰制度的以上几个问题展开讨论。不足之处,希望科学网博主斧正。

一、情法的合理合法性

 在导师队伍参差不齐、整体不高的情况下,单方面推出研究生淘汰制度,在情理上多少有点说不通。客观评价,在现有的研究生指导队伍中,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老年导师、得过且过混日子的中年导师、急功近利的青年导师在研究生导师队伍中所占的比例较大,整体质量并不理想,其中三流以下高校表现得更为明显。

纵观我国高等教育的有关法规,无论是《高等教育法》、《研究生学位授予条例》,并未对研究生淘汰制度作出明确的规定。淘汰的标准、淘汰的比例、责任主体的确定,很大程度上属于法律空白区域。如果一个高校实施了研究生淘汰制度,碰到研究生中斤斤计较、死磕到底的主,打起了行政诉讼,于情无理、于法无据的高等院校败诉的可能性极大。

二、淘汰标准的科学性

既然研究生淘汰制度势在必行,那么标准的掌握就成为制度设立前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研究生淘汰的标准是小论文、学位论文还是课程成绩?课程成绩,在现有研究生课程多为本科课程翻版、大部分研究生上课打酱油情况下,无疑不适合作为淘汰标准,更不用说用“毛邓三”这些政治课课作为淘汰标准的合理性了。是答辩前必须发表的学术小论文吗?在大部分硕士毕业生难以从事科学研究、面向生产一线的专业硕士比例日趋变大的现实情况下,似乎也不科学。是学位论文吗?基础研究、应用基础、人文、艺术、工学、法律不同学科淘汰标准,到底是理论创新、还是方法改造、抑或经济效益,好像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三、淘汰比例的把握

   到底淘汰多少研究生呢?是制度设立之前必须考虑的第二个问题。曾经看过一篇报道,我国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的比例低于17%。如果根据现有可供提供的专业对口的研究岗位,按照供需平衡的原则,对于生物、人文、社会、理学等长线专业研究生,可能淘汰一大半都嫌少。如果希望起到杀一儆百的震慑作用,按照概率论的原理,比例不能低于10%,否则学生会心存小概率事件发生的侥幸心理而减弱制度的严肃性。大规模对研究生进行淘汰,说的容易做起来难。在研究生收费、文凭含金量迅速贬值背景下,地处偏僻的二流院校、三流以下高校,生源普遍不足,连计划招生指标都难以完成、导师薪水与研究生招生数紧密挂钩考核制度下,如何进行淘汰?

四、时间节点的选择

     时间节点的选择,是淘汰制度设立之前必须考虑的另一问题。在研究生复试时,淘汰掉专业基础薄弱、缺乏科研激情的学生,对研究生、导师是一种最理想的时间点选择。然而,在短短的十几分钟内,除非伯乐,很多导师是很难识别出适合科研的千里马的。何况,目前大部分大学生,考研的动机多为躲避就业、混文凭的务实分子,在矮子里是拔不出将军的。很多情况下,“有胜于无”,对于很多导师来说是一种被逼无奈的选择。中期淘汰,是一种次优的选择,难点在于标准的选择,无论是课程成绩还是小论文,都缺乏科学性。至于,毕业答辩前根据答辩情况进行淘汰,对于花费三年青春、已经大男大女的研究生来说,就有点太不仁道了。弄不好,求职无门、情绪激动的子弟搞出点惊天动地的事情来,就真有点得不偿失了。

五、责任主体的确定

     谁来实施研究生淘汰?是学校吗?在求职难度不断加大、研究生自杀案件频发、网络舆情日益发达的今天,恐怕很少有科研院所感冒天下之大不韪,制定强有力的淘汰制度。是导师吗?让一个终日为五斗米折腰的生存奔波、为科研经费焦虑得寝食不安的草根教师淘汰自己的研究生,万一某个心脏不太强大的学生表演一个跳楼秀,这个老师今后还想不想招研究生?是答辩委员会吗?在答辩委员会均由指导教师哥们兄弟组成、人情大于规则的中国,好像也很难实施。那么,是盲审专家吗?既然盲审,专家的结论可以不付责任。

      在以上问题都没有解决的情况下,研究生淘汰制度的普遍建立和全面实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研究生培养质量堪忧、生源下降情况下,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必将呈现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分化严重的战国时代。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研究生、导师来说,浊者自浊、清者自清,做到洁身自好,可能是唯一明智的选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14548-800901.html

上一篇:各种关系搞坏了,负能量自然就多了
下一篇:纠结在生存和生活之间的女研究生
收藏 IP: 180.111.180.*| 热度|

13 林中祥 魏武 吕喆 陈宁 李宇斌 彭渤 刘淼 张红光 左宋林 曹裕 邹谋炎 wangqinling oooooooooooooo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20: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