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lrlmyl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rlmylt

博文

收入靠绩效、发财靠创收——国人收入探究 精选

已有 17324 次阅读 2017-11-26 09:52 |个人分类:社会与人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最近我的一个朋友到南方一些与行业相关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民营企业调研,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不论单位的所有制性质如何,如果仅靠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工资,都只能维持一个单身成年人的基本生存。如果考虑成家立业、养育子女、赡养老人、买车买房的扩大再生产,基本是天方夜谭。奇怪的是,朋友遇到的行业同仁,除极少数智商、情商低下的奇葩者外,小日子过得都不错。细究原因,在于远远高于基本工资以外以外的绩效、外快收入。

    由于就业形势不好,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研究生都挤上了公务员、事业编的体制内饭碗一个独木桥。如果仅从收入水平、发展空间来看,体制内工作实际上是一个鸡肋。

    先谈谈令人羡慕的公务员。公务员岗位,顾名思义,是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权力的,自然谈不上绩效,拿的是基本工资。按照现有的工资发放水平,一个正处级的县级市的市长的收入水平,远远低于一个三流院校的四级教授。对于绝大多数公务员,直至退休,职业生涯只能停留在副处、正科级以下行政层级。我的一些从政的高中、大学同学,从政数十年,现在到了知天命之年,也只是混到了正科职位,大多每个月到手工资也就是六、七千元。八项规定实施以来,行政官员权力寻租的空间、行政风险急剧上升。搞行政,收入低、上升空间有限、明里暗里的规矩太多。于是,“穷人家孩子不从政”成为官员阶层的一句口头禅。朋友的几个日子过得较好的公务员同学,收入的大头基本全靠本职外的出租商铺、兴办私人企业的创收维持体面生活。

    再说事业单位。与公务员岗位相比,事业单位从事的是没有行政执法权的公益性岗位。事业单位分类管理以后,全额拨款的一类事业单位,失去了创收的动力空间,其收入水平基本与同等级别的公务员岗位持平,挣的是吃不饱、饿不死的阳光工资。自收自支的三类事业单位被推向了市场,变成了基本工资超低、全靠绩效维持运转的企业。朋友的一个女硕士生,在一线城市的一家三类事业单位工作,月薪只有区区2000元,收入全靠年底的绩效工资。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日子稍微好过一点的恐怕是差额拨款的二类事业单位,其中以科研院所最具有代表性。江苏某二流院校,教职员工的工资构成中,绩效占了大头。每到年底绩效考核时,总是会上演一场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悲喜剧:欢喜者依靠高影响因子SCI论文、高大上科研项目动辄数十万的绩效,令颗粒无收的普通教师汗颜得无地自容。穷则思变之后,科研无望的教师也主动荒废了本职工作,加入了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创收外财的不务正业的大军。

   最后谈谈企业。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效益最好的,当属国有垄断行业的管理层。朋友的一个大学同学,当初在国资委工作,挂职一家上市企业的董事长,职业年薪数十万。朋友一个远方亲戚,在一家国有大型电力行业工作,该企业全体员工平均年薪20万元。然而,这种好差事对于草根阶层无疑是黄粱一梦,不太现实的。大部分人从事是底薪超低或没有底薪、稳定性差、全靠绩效提成的工作。不止一次,笔者已经毕业的好几个学生,习惯在QQ空间吐槽着没日没夜加班工作的艰辛、职业上升空间的无望、对未来生活的迷茫。

   朋友曾到欧美访学,很是羡慕国外专注于一项工作,只要做到精益求精,就可以维持体面生活的生活方式。反观国内,牺牲身体健康拼凑出来的绩效,真的很辛苦;而本职工作外的创收,法律风险大、劳动强度高。拼数量玩绩效、物质强力刺激下制造出来的东西,质量差、品质低。绩效、创收驱动下的薪酬体系,与国与民,都是弊大于利。

   什么时候不要靠绩效、不要靠本职工作外的创收,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过上有房有车的体面生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真的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中国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14548-1086868.html

上一篇:聊一聊目前的博士培养制度
下一篇:学术界的春秋战国
收藏 IP: 121.229.9.*| 热度|

51 史晓雷 李伟 黄仁勇 刘建彬 张波 白龙亮 王从彦 冯向军 王伟 杨正瓴 王明明 姬扬 杨金波 张骥 蒋永华 汪晓军 程帅 高义 孙志鸿 徐明昆 林赵淼 柳文山 韩枫 周浙昆 高德华 张高峰 武夷山 梁红斌 张业展 王茂清 周健 郭战胜 张海宝 逄焕东 张忆文 刘建兴 黄永义 许方杰 蒋敏强 项剑 吴炬 常树建 李学友 韦玉程 张云 侯成亚 雷宏江 张叔勇 王嘉文 岳建军 jinchengfeiw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1: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