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图解:
过去说两个去声字的“电报”前字是 53 调,后字是 51 调,后来说前字是小 51 后字是大 51 ,理由是各种声调大致都有那种大小变化——这是音域调节的变化。同样“世界、大战、第二……”也会有那种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连说,变化就复杂了。
“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事儿”—— 一长串去声字还真是高高低低,错落不齐的。“二”字最高,那是强重音的表现。“事儿”下降幅度最大,主要是句末位置的需要。但是陈述和疑问两种语调下它们的下降幅度很不一样,问话的时候它降不下去,有别于陈述时候的迅速下降。
“西安加工波音七三七飞机机身”—— 全句由一长串阴平字组成(某些方言“七”是入声)。(此话为语音研究设计,新闻事实不是机身,而是垂直尾翼。)在新闻标题中,它们每一个字都高高在上,直到句末。但是要指明是“七三七”而不是“七七七”,最后一个高音会在“三”处结束,后边就高不起来了。如果强调“确实加工”。最后一个高音就在“工”字位置了(没有图解)。下图纵坐标音高数字的单位是半音。
“回回回回回回回回”—— 这是很特殊的句子,表示“姓回的回民每一回都返回到回回国去”,其中第三字可能是轻声,其他“回”字都是阳平,应该是高升调。事实上也是极其复杂的。倒频谱作图,音高标尺单位是赫兹。
各种声调并列在一起作比较,可以看出音域调节的一些规律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81460-616239.html
上一篇:
汉语音高的多重属性下一篇:
语言的社会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