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guozheng32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guozheng321

博文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已有 3414 次阅读 2012-8-5 10:27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生命的意义

地球上任何一种生物都在以最顽强的毅力、最艰苦的努力、最绝佳的方式做着同一件事:生存下去!
但是,我很纳闷: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不难想象,地球上的生命是由简单到复杂(结构上、形态上)、由单一到多样(种群上、种类上)、由少量到大量(数量上)逐渐变化的。但是,地球上第一个生命诞生的目的是什么呢?
自从第一个生命诞生之后,为了适应各种各样的、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生命走上了一条无限扩张的道路,表现出上述种种变化。那么,各式各样的生命不惧艰难险阻而努力生存的动力是什么呢?
举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鲑鱼的生活史(http://baike.baidu.com/view/2500086.htm)。
鲑鱼又叫大麻哈鱼,是一种海河洄游性鱼类,它栖息于北太平洋育肥、生长。当它达到性成熟时,为了繁殖后代,一定要历尽千辛万苦,进入江河,上溯到产卵场生殖。在我国江河中产卵的大麻哈鱼,每年秋季(9-10月)来临时,成群结队渡过鄂霍次克海,绕过库页岛,溯黑龙江而上,日夜兼程,不辞劳苦,长途跋涉,不断前进,每昼夜前行30-35公里,不管是遇到浅滩峡谷或急流瀑布,它从不退却,冲过重重阻挠和越过层层障碍,直至游到目的地,找到合适的产卵场所。大麻哈鱼在前进中为了越过瀑布或障碍物时,以其尾部竭力击水,借高速游泳而向前上方斜跃出水面,跳往空中高可达2-2.5米。
大麻哈鱼经过长途跋涉,且在洄游时不摄食,依靠体内储存的营养物质维持生命,因而长途旅行,忍饥挨饿和生殖期间体力的消耗,大多数亲鱼瘦弱而多伤病,尤其是雄鱼,更是体力消耗殆尽。因此生殖后不久,雄亲鱼便相继死亡,完成了它毕生繁衍后代的任务。大部分雌鱼仍然返回海洋,得到丰富的食物,恢复常态。而受精卵经2个月的发育孵化,仔鱼潜伏在石砾间黑暗处,待翌年4月开江后,幼鱼已长至50毫米左右便开始降河下海,先在沿海逗留一段时间后再向外海迁移。待长成性成熟后再返回出生地完成繁衍后代的任务。
这是多么悲壮!这是多么凄凉!这是多么伟大!
其实,这样的壮举在每一种生物上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也许只是方式不同、表现各异而已。但是,我的疑问是:这种种壮举的力量来自何处?
也许我的疑问太小儿科了,甚至太无知了!但说出来,有种释怀的感觉。

鲑鱼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60779-599204.html


下一篇:关键在美国
收藏 IP: 220.249.99.*| 热度|

1 樊晓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7 01: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