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工制做粗大麻绳,估计有上千年历史,但大量使用这类粗大麻绳,并亲自见证其生产方法,在中国,我们可能是最后一代人。最近在网上查到几张图片,基本能反映我老家这种麻绳的制做过程,复制于下面并加了本人的说明,与老师们共享。感谢原图片作者。
1.绕绳,我老家叫纺麻,是把麻皮绞成直径约5—10mm的单股麻绳。方法如下图:
如图所示,纺好的单股麻绳是绕在一个特殊形状的“轮子”上的。把麻皮拧成麻绳是靠这个“轮子”的转动,在“轮子”每转到某个角度时拉一下手中的绳子作为“轮子”转动的动力。纺到不方便再纺时,在适当时刻用较大力量拉一下使轮子快速转动,并马上右手拿着绳子的头尽量向右伸,新纺出的这段绳就绕到“轮子”上了。重复上面操作,就可以一直纺下去。
2.把纺好的单股麻绳从“轮子”上倒下来绕成下图手中的麻绳球。
3.下面两个图中的装置,都装有一端有勾、另一端带曲柄的轴。一个装有8个轴,另一个只有2个。并且每个装置上的所有轴,都是可以通过曲柄的关联物做同步转动。
让两个装置相距一定距离相向而放,勾子之间拉上纺出的单股麻绳,有8 个轴的装置每个轴上一根,有两个轴装置的每个轴上4根。装上叫“瓜子”(即一个有4槽沟的略成园柱形木块)的用具。再带上重物。
4.先转动8个轴的曲柄,上劲后转动两个轴的曲柄,如下图,随着“瓜子”的移动,就制成了又粗又长的麻绳。
还有一点要说明,就是在我老家那里,使用的这种粗大麻绳绝大多数都希望做成后有一头不作任何处理也不会散开,我们叫“绳头”。制作方法不能像图中那样每根单股绳两头都是断的。而是固定4根单股麻绳的轴端勾子是挂两根不断开的单股绳(也是4股)。这样制作出来的就成了不会散的“绳头”。
这还引出另外地个问题,就是两个带曲柄轴的装置的放置距离必须根据制成绳子的长度决定,其距离不能随便放置。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05: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