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翻看自己2013年发表在《南京政协(专家视点)》的文章,读之感觉放在10年后的今天,似乎还可借鉴,故稍作修改删减,发在此供参考。
1 关注产业同构
产业同构会导致产能过剩和低质竞争,特色高技术产业培育对于化解产能过剩、调整产业结构可起事半功倍之效。分析众多科创园区的产业定位,有些现象需引起重视:
(1)产业定位雷同,易造成恶性竞争,如大部分园区定位生物医药、文化创意、节能环保等,显然产业同构了,会互挖企业和科教资源,易影响投资环境和产业竞争力,不利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2)产业细分不够,较难形成集聚优势,如不少园区定位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服务外包、软件,范围很宽,不细分难以形成特色与产业集聚。
(3)部分高技术不宜作为产业培育,如物联网技术是所有产业的外延,必须推广应用,但不宜作为产业来培育,而智能化和低碳(包括节能环保)技术是所有产业追求的内涵,也不宜作为产业来培育,另外最近大火的元宇宙和AI大模型是否能简单化作为特色产业来培育,值得商榷。
(4)产业定位太多,不易创立品牌,如有的园区竟然定位7个产业。
2 细分梳理区域特色高技术产业
要综合各园区资源禀赋、产业优势,提出特色高技术产业错位布局(略)。
3 创立品牌特色高技术产业之建议
(1)错位布局需要顶层设计。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需及时选择合适的主导特色产业,要结合资源禀赋与产业特色,经错位布局顶层设计和持续导向,实现各园区均有独具特色、国际知名的高技术产业。
(2)依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借助当地支柱产业的扩散效应培育特色高技术产业,围绕技术链、价值链和产业链,壮大特色高技术产业。
(3)基于全球价值链提升竞争力。借助大企业品牌、客户关系以及创新优势,提升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拉深微笑曲线。
(4)建设特色产业公共技术平台。分析特色产业相关科教资源及其技术梯度转移,建设特色高技术产业公共技术平台,提高研发、试验、制造与信息融合度,促进特色产业与科教资源协同创新。
(5)注重双业互动发展。建议细分产业为1+2两级结构,即形成“支柱产业+特色高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双业互动发展模式,壮大支柱产业,确保经济总量持续增长。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9: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