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则天序,人循序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782219 读书,思考,写作,交流,会友

博文

第一尾人工对虾苗的诞生

已有 4413 次阅读 2010-4-4 22:28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研究, 第一, 对虾, 人工培苗

  对虾人工培苗研究

      ——第一尾人工对虾苗的诞生

 

人工养殖对虾,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虾苗问题,国家很重视这个问题的解决。20世纪5060年代,沿海各地曾利用潮汐纳苗和捕捞天然虾苗,开展中、小面积养殖。19521959,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刘瑞玉、吴尚懃、蔡难儿对对虾生活史进行了研究。从1952年起,吴尚懃、刘瑞玉和白雪娥赴天津塘沽对它的养殖和资源进行了调查,随后,在实验室大水缸中,在人工控制条件下,探索对虾产卵规律、观察其早期胚胎发育,并培育幼体试验(1957年蔡难儿也参与此项工作),取得了一些结果。1958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和天津市水产研究所合作,在北塘首次进行中国对虾人工繁育实验;1958年、1959年,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青岛市水产局、黄海水产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合作,在青岛水族馆进行中国对虾繁育实验,都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为对虾人工育苗提供了有益的资料。

但是,在1960年以前,所有对虾育苗的实验均未成功。为此,1960年,国家科委水产组提出了人工培育对虾苗的任务,并下达给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该所实验动物研究室吴尚懃接受任务,并与娄康后、童保福、何进金等组成课题组(戴钟道参与其中水质因子研究)。他们日夜奋战,深入研究,反复试验,终于解决了亲虾的提前产卵、幼虾的培育、亲虾及幼虾的饵料、水质因子等人工培育对虾幼苗的所有关键问题,于5月间在室内人工条件下,培育出第一批对虾幼苗, 并且总结出一整套对虾人工培苗的方法。

他们通过对养殖环境的调控促使对虾提前产卵,这不仅可以增加每年的对虾研究工作的时间,在生产上也可以增长养殖生长期。通过对虾生活史的研究,弄清了从受精卵开始经无节幼体(N1-6)、蚤状幼体(Z1-3)、糠虾幼体(M1-3)到仔虾各期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通过对各期幼体口器的研究,提出了其食性从植物性饵料到动物性饵料转变的观点,保证了各阶段幼虫的生长、发育、变态。对应用于培苗中的几种天然饵料进行了比较研究。植物性饵料方面有聂氏硅藻, 盐藻, 小球藻, 扁藻和酵母等从比较效果看,在蚤状幼虫阶段聂氏硅藻较好;动物性铒料方面有对虾的无节幼虫, 刚孵化的卤虫幼虫, 孵化后一天的卤虫, 海胆四臂幼虫,原环虫幼虫,海胆四臂幼虫,藤壶幼虫, 轮虫,  贻贝面盘幼虫等, 在蚤状三期投喂的话用刚孵化的卤虫最为适宜。各个幼虫发育阶段需要不同饵料,无节幼虫不摄食不需饵料, 蚤状幼虫需以聂氏硅藻为饵, 培养液中藻的浓度以每立方毫米500个为宜,至蚤状幼虫三期再加入刚孵化的卤虫, 到糠虾幼虫的铒料则以刚孵化的卤虫为主而以硅藻为辅.

    对于水质因子与培苗关系的研究,查清了溶解氧和氨的变化对培苗影响显著:当氧低于1.8毫克/ 升、氨在21毫克/升以上时均需立即换水通气。锌和铜均对培苗有危害, 每升水中分别超过3010微克时,卵子发育即不正常, 不能孵化, 幼虫亦不能顺利生长而相继死亡。微量铁可提高幼虫成活率,以0.404毫克/Fe离子为最适宜;钾离子作用和铁离子相似, 但效果不如铁显著.

该实验证明,对虾培苗的适宜温度为1820°C 

这种培苗方法,幼虾的成活率达90%以上,甚至可达100 %,这为我国大规模人工养殖对虾创造了基本条件。从此,养殖对虾完全可以采用人工苗,而不再用来源不可靠、价格又昂贵的自然苗。

《科学报》19606 15 日第一版对此作了专题报道。研究报告也在1960年完成,但因保密要求,到1964年《海洋科学集刊(机密版)》创刊才得以发表。

19606月上旬,水产部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召开了对虾人工培苗现场会,在推广这一最新科研成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河北、辽宁等沿海各省(市)水产厅(局)水产研究机关等三十多个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代表们参观了对虾室内培苗现场,观看了吴尚懃做顾问的《对虾人工培苗》电影,了解对虾人工培苗的关键技术。代表们一致认为,对虾人工幼苗培育成功,是对我国水产养殖事业的一项重大贡献。

近一二十年来,我国成为世界对虾养殖大国,吴尚懃和她的合作者们立了首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4364-308876.html

上一篇:所志撰稿规范
下一篇:读唐寅《五十言怀诗》
收藏 IP: .*| 热度|

3 郑融 鲍博 钟炳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20 08: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