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ylorw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ylorwang

博文

不去做专家,只为一年等一回 精选

已有 12586 次阅读 2013-6-8 08:02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研究生, 专家, 本科生, 答辩, 毕业照

一年一度繁忙毕业季的重头戏——毕业答辩终于全部结束,今年我指导毕业的本科生七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七名,全部顺利通过!当初能带这么多的本科生与研究生,已超过学院的上限规定,但在学生的强烈要求下,有些采用先挂在其它老师的名下,然后再转到我的名下的方式,最后还是由我带。我的直感告诉我,今年是我指导毕业本科生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毕业人数的高峰了,以后再也不可能让我指导这么多在我眼中都很优秀的学生了!明年,我指导毕业的全日制硕士生人数就会从今年的7名降为5名,而指导本科生,则因学生总人数减少,教师人数增加,每个老师能带的本科生数量上限也会进一步下降,虽然很多学生希望到我们这个自封的“绿色创新团队”中来!

 

今年我们毕业的学生,并没有感到就业的压力。本科生毕业的七个同学,在毕业论文或设计优秀率只有10%的限制条件下,他们7人拿了2个优秀毕业论文与1个优秀毕业设计。七个本科毕业生,没有一个需要找工作,3个为推免研究生(其中2个会继续跟着我读研,1个到同济大学深造);1个去香港大学读研究生;还有2个考取了研究生;余下一位是留学生回印尼。硕士毕业生七个都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其中有几个研究生都是找到几份工作职位,选来选去,最终确定自己要去的单位。我感到遗憾的是动员他们继续读博士,他们都婉拒了。想想也是,我理论指导功底有限,但对博士生毕业的要求还很高,若读博士,至少还要三年才能毕业,运气不佳拖个四年,五年也不一定。现在既然已经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还是走一条相对变数较小,生活相对容易的发展之路。读书不是目的,读书只是手段是为了有可能得到更好生活的手段,现在并不能保证读博士后生活会更好,不读博士也是一个合理的选择!科研不可能使你发大财,科研更需要你有兴趣!我对有科研潜质,且做事细心与耐心的毕业生,也给他们留下一个随时可以退回来的路:即去了工作单位不满意,想回来考博士,可以立即回到我们实验室,可先在实验室与我的研究生做一些我们指定的科研工作,我们保证其收入不会少于他去的工作单位,一旦第二年考取博士,博士的待遇按我们原来制定的规则办理。

 

昨天是一年一度的拍摄毕业照片的时间,数天前我分别收到了肇庆市与东莞市环保局的邀请,请我去做项目评审专家,我全部谢绝了。我知道,去这些地方做专家,他们用车接送,一天的专家费约2000元,有时通过参加项目评审会,还有可能获得一些新项目信息,从而有可能进一步拿到一些相关技术服务的项目。但我想这次不做项目评审专家,以后还有做其它项目专家的机会,再说钱也是赚不完的,而与毕业的本科生与研究生拍毕业照可是一年等一回的大事,这样,不做专家留下来照像就是我必然的选择。

 

去年学院庆祝我们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已毕业了十届本科生,建立环境学院校友会,搞了一次每届毕业生的合影展,十年十张毕业的合影照片排下来,哈哈,大家这才发现,差不多每张大合影照片上都有我这张喜洋洋的面孔!

 



导师与学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32399-697590.html

上一篇:吉林德惠火灾与门的联想
下一篇:体内的重金属、环保与健康
收藏 IP: 14.18.25.*| 热度|

61 陈小润 张忆文 李伟钢 焦豹 赵美娣 高文元 杨正瓴 陈冬生 黄鸿新 黄伟 虞左俊 黄彬彬 文克玲 汪思源 朱云云 李土荣 康维钧 王德华 蔣勁松 刘艳红 张亮生 曹建军 罗春元 曹聪 李子欣 陆俊茜 梁洪泽 林善冬 田云川 李志俊 刘守胜 伊金垛 徐耀 王志平 林中祥 康建立 张发 赖波 吴浩宇 王锟 罗朋峰 彭真明 庄世宇 孔梅 刘焕军 彭渤 唐凌峰 肖小敏 韩世清 邓睿 简磊 wgq3867 anran123 EroControl dangping tianyuthu Cocvis yunmu hao bridgeneer fy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03: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