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教师的重要职责。教学是按国家计划招生培养学生,是必须完成的任务。因为国家办学,好比公有土地,种什么,收什么,国家说了算。
科研与招收研究生应该属于自留地范畴。每个老师的研究兴趣不同,领域不同,知识背景不同,能力水平不同,很难用统一标准要求,但可通过成果鉴定来评价。研究生招生名额应开放。可制定一个导师招生标准作为招生资格的确定,比如导师取得的业绩,经费,实验室条件,允许招生上限等就可以了,但毕业标准要严格。这样导师招生有充分的自主权,甚至可以不必通过笔试。导师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尊重,我相信导师不会拿自己的名誉当儿戏去随意招生的。
现行的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制度很不合理。一些人随便招,想招几个招几个;一些人想招没指标;还有的抢工作量,不够条件硬招生,结果误人子弟。同时行政治校的阴影不散,领导说了算,助长了不正之风等等。这种制度为什么不能废除呢?不是什么都能拿来当蛋糕来分的。小心成了烫手的山芋!
自从实行读研究生交学费以来,一些二流学校生源的确成了问题。同样花钱谁不愿意选择更好的学校?另外研究生奖学金在不同层次的学校差距甚大。越是层级高的学校,研究生享受的待遇越好。而省属地方院校则显得捉襟见肘,能实现交8000还8000就不错了。剩下的缺口要么导师补贴,要么自己打工。如此下去,今后的生源紧缺势必成为必然。
改革开放不就是把公有地大锅饭变成包产到户才激发生产力的吗?把招生分配式,捆绑式变为自由式,也可省去一系列师生间不必要的纠结,矛盾,真正体现双向选择的益处。
研究生是人才,需要精心培养。不是羊儿,任人宰割或随意放养。招生放开绝不会出现大跃进式的人数激增,因为导师们要掂量自己手上的资本够招多少研究生?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9: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