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先庭
我已经不知不觉带八个研究生了,有四个学生已经或业已毕业。其中三个考上了博士研究生,一位女孩参加工作,单位还不错。这八位学生都不是第一志愿报我们学校,全是调剂过来的。今年要招,肯定也得靠调剂。我希望现在与将来的学生都明白:导师与研究生的良好关系是共生共荣。
我一直严格控制学生的规模,每届一般不超过两人。这不是我出不起每个月200元的助研费,而是没有太多的时间指导他们,我现在的主要精力还是自己读文献自己干活。只有控制规模师生才能形成良好的互动,我觉得这是共生共荣的基础。
我与学生第一次见面一般要慎重申明:学习靠你们自己,找工作靠你们自己,考博士靠你们自己,写论文也得靠你们自己。不能靠我,我因此还要讲不能靠我的原因,都是实事求是的。我知道,这时候学生的心半截会凉。虽然不说,心里一定在犯嘀咕:要你这个老师做甚?其实,有导师与没导师还是不一样的。我接着会告诉他们我会做什么,我会尽力帮助他们。我会指导他们读什么书读什么文献;我会教他们学习什么方法;我会给他们找一些问题进行研究;我会和他们讨论等等。如果愿意留下来,基础好坏我不会特别在意。如果期望某个方面靠我,哪怕基础再好,智力再强我决不挽留。比我好的导师太多了,我可以给他们推荐。师生也是缘分嘛,自觉自愿是共生共荣的前提条件。
在学生完成第一篇论文之前,我不仅会尽心指导而且不会占用他们的哪怕是一丁点的时间与精力。会全心全意帮助每一个学生写好第一篇文章。但是,如果对每个学生三年都这样,那不叫共生共荣了。因此,我也期望学生能在适当的时候给我反馈点什么。比方说,帮我整理以前的讲义,比方说给我写几个应付报告等等。但是,我发现一些学生做得并不好。
我相信一句话:天底下没有任何人给你的帮助是天经地义的。老师要关心学生,学生也要懂得回报。
2009年3月26日 于龙赛理科楼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0: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