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6月24日,在山东大学环境学院进行了生涯规划讲座:
环境学院成功举办生涯规划讲座 |
http://www.huanke.sdu.edu.cn/index.php?action=first&articleid=586 |
以下是准备的讲稿(精炼版)
如今,研究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很多人都很困惑:如何取得成功?如何获得机会?其实,成功是有规律可循的,甚至可以预测的。并且,机会无所不在!
1 机会在科研、学习、工作中
要走学术道路,必须要有科研成果。发明了什么技术、发现了什么结果,得有科研论文作为成果的表现形式。我以前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做博士后所在的课题组,每个博士后都找到了出路,有的在美国做技术研发,有的留在国家实验室,有的回国在高校或者科研单位工作。发表一定数量高质量的论文,是找到学术界工作的硬通货。
具有一技之长也重要。现在申请大项目往往需要几个具有不同专长的人合作,有的人专长催化剂合成,有的人负责催化剂表征,而有的人精通量子化学计算。把做量子化学计算的人加进项目团队,能提高科研的理论水平,进而提高项目命中率,而绝大多数人都不会量子化学计算。我以前做博士后所在的课题组,有个做量子化学计算的博士后进来没多久就留下来成为正式员工。
沉下心来做自己的事。我出国读博士,第一年一半时间做助教,一半时间上课,没有时间做实验,当时很沮丧。但我沉下心来,该做什么做什么,发现表面上没有什么进展,但过了一定时间,还是有所提高。不经意间,达到了“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境界。沉得住气才能“渐入佳境”。我刚入职后各方面条件不是很理想,但是我努力做好方方面面的事情,不但收入得到大幅度增加,而且评上了博导,改善了实验室空间条件。可见,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2 乐意助人能带来机会
我们常听到一个词汇“积攒人品”,说得在理。做事业,业务能力、发表论文只是一个方面。没有好的人品,也行之不远。我读硕士期间,导师总对我说,要乐意助人。她帮助别人从来不问“你能给我什么”,但是别人以后总能想到她。当时,我帮助小老师打液氮、测试样品的比表面,帮助师兄进行论文的文字处理,帮助同学做实验。哪怕硕士毕业后学校宿舍不让住了,还住在实验室空调机房,日夜奋战,完成了额外的实验。2009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硕士生导师帮我介绍了一份工作,就是目前的工作。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我和很多人都开展过科研合作。有时候别人参照文献的方法合成了催化剂样品,并进行了表征,我进行了催化性能的测试。遇到这种情况,谁写文章谁就是第一作者。我却很乐意提供数据,哪怕第N作者文章在国内找教职“不算”。科研合作带来了后续机会,和我合作过的人,以后还能保持合作或者业务上的联系,有什么事情也会想到我。
搞好和周围人的关系,不要为一些小事斤斤计较。读研期间,大家感到实验室自来水烧出来的水不好喝,当时谁也不敢用公款买饮水机,我很爽快地自己掏腰包买饮水机和水票,让大家一起喝水。现在我的学生和不同老师的学生坐在一个大厅里,那里有个饮水机,有一次我新过来两个学生,大厅里的一个同学过来问我:“马老师,你新来了学生,是不是要分摊5桶水的水票?”我马上认购100张水票,让大家一起来喝。大厅里有公用设施,比如电灯、空调,我吩咐学生一旦看到什么东西坏了,马上找人维修,我出钱。这样,每当有学生想考我研究生问别的学生,他们都说我是个nice guy。在单位里也要和同事搞好关系。想象一下,同事的朋友正在评审一个什么项目,打电话来问你的同事关于你的情况,你要你的同事怎么说?是说你靠谱,还是说“嗨,这个人不提了”?
3 朋友介绍朋友,机会吸引机会
不要怕没有机会:只要你能做好事,就能够吸引机会。俞敏洪说他曾经招了个大学生,教学能力不行,只能在教室里给培训班的学生发耳机。但是他不但发好了耳机,而且坐下来认真旁听,后来不但成为了“新东方”的教师,还成了分校校长。我入职后一度找不到教学任务,我自告奋勇成为复旦学院“经典读书计划”读书小组的指导老师,几乎没有报酬,也不算“工分”,我利用晚上的业余时间和学生一起讨论读书,回到家,妻子和小孩已经进入了梦乡。慢慢地,得到校内媒体采访报道,应邀开讲座多次,讲座的内容整理成文字在报刊杂志刊登,并且成为复旦学院兼职导师和导师委员会委员。可见,做的事情和机会就像是网络一样。我很喜欢徐小平的一段话:“做什么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竭尽全力把它做好。只要你以这种精神做好通往未来的每一件事情,你就会一步一个脚印,登上你人生的珠峰。”用星云大师的话说,“做什么要像什么”。
很多人都抱怨没有机会,但其实机会无所不在!找对象、找工作、科研合作、参加学术会议、校内报告、招研究生,都有机会!广结善缘,才能左右逢源。比如说招研究生,我曾应邀到一个大学作一个学术报告,有个硕士生坐在听众席中,后来决定报考我的博士生,还真考上了。再比如找对象,我当年出国读博士,一度很郁闷,不知道哪里去找对象。正在我郁闷的时候,收到中学校友的电子邮件,当时他是大四,进实验室后经常向他研三的师姐提起我。师姐正在联系出国,拿到offer后,师弟问她:“你去哪个学校?”听说是加州大学河边分校,他说:“我师兄也在那里!”再举个例子:妻子和我回国后在家里待产,不投简历,工作也不会自动找上门来。后来参加了多个学术会议,做报告并和学术同行交流,意外地得到了招聘信息、结识了同行。
4 机会来敲门时,你在家吗?
厄尼·泽林斯基在《生命中不该忘记的事》写到:“不要错误地认为需要跋涉很远很久才可能取得成绩,最大的机会可能就在此刻你站立的地方;一些好机会就在你家的后院,只是你必须去寻找。”作者还说:“机会会在最不寻常的地方、最意料不到的时间突然出现,所以当机会敲门时,你得在家。”
我曾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一篇综述文章,被引用近200次。其实那个机会本来没有给我。博士后导师曾把机会给了多个人:在收到写综述的邀请后,导师让一个人写,他还忙着实验,没有及时撰写,过了一个多月,发现同样的内容被别人写了。导师找到另一个人,他说自己不会写。找了第三个人,他满口答应,但过了好几个月都没有写,而写稿的截止日期都快过了,于是导师想到了我。
再比如最近我们学校读书节举办读书讲座,开幕式是杨校长讲人文阅读,还有两个文科教授和我作为理工科老师的代表,进行了三场讲座。主办方也试图找别人讲,但没有回音。找到我后,我二话没说就接受了邀请。但这也具有挑战性,如果讲得不好,会有不好的影响。我平时读了很多书,并且有很多思考和写作的积累,这都为这次讲座打下了伏笔。
我很喜欢彭明辉的书《生命是长期而持续的积累》,这里面提到一句话,“功不唐捐”,就是说,平时积累的功夫,不会突然丢失。也许你暂时没有找到发挥出自己才能的舞台,有的人开始沉沦,但是聪明的人还是会排除外界的干扰,不断朝自己的目标进发。积累到一定的程度,自然就“挡不住”了。当机会来了,就能瞬间接住机会。
属于你的总归属于你。我是普通中学考上复旦的,我曾把这段经历写成文章投送各类报刊杂志,都被“枪毙”了。2009年我投给《求学》杂志,编辑说:“家长出钱给孩子买我们杂志,不是让他们来早恋的。你在文章里提到,有个女孩对你说她想考复旦新闻系,因此你脑子一热考复旦化学系。不能怎么写!应该写成自己从小就立志考复旦,然后经过一番拼搏,终于从普通中学考进复旦。”我按照她的要求改了,但最终没能通过主编评审。两年时间过去了,我已经成为复旦教师,在报刊杂志上发了很多文章,而那个杂志的主编也换了,有一天我收到短消息,问我愿不愿意把这篇文章“重见天日”。这个例子就说明,属于你的总归属于你。
后记:修改后由《科技导报》刊登: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5: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