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多年科研实践,总结出对待审稿人有两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是:发表科研论文,自己要对自己的文章负责,要做到不需要审稿人把关也能写出好文章。这是因为,对自己的某个专题和自己的实验,审稿人不一定比自己更懂。再者,审稿人也日理万机,更何况审稿人并不是作者,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花上大量时间来审稿。很多审稿人都是大致看一下,感觉能通过就让文章通过了。因此,文责必须自负责。
当作者的学术水平到了一定程度后(即成为所谓“大牛”后),连审稿人说话都没有作者说话响亮了,甚至连审稿人都看不懂文章了。这样的高水平文章往往是被审稿人评为不用修改直接接收或者小修改后接受。这时候更要依靠自己把关了。应该想到,审稿人只是广大读者群众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审稿人没有看出的问题,其他读者能够看出,因此我对科研论文往往是精益求精,花了大量时间去思考和修改文章。
导师都是很忙的,有的导师学术水平也不高,只要能发他就满意了,甚至只要“投了”就开心,也不管是否“中了”,因此就必须自己靠自己了。
第二个要点是:审稿人提的意见是宝贵的,为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提供契机。一般作者的心理总是希望文章能中的,没有人希望自己的文章被退稿的。但是有时候虽然审稿人建议退稿,这些意见都是一针见血的真知灼见。我在虚心接受审稿人意见的前提下,从中汲取有益的养分。有的审稿人说文章某一部分没看懂,这就说明这一部份的确没有写清楚,应该重新修改文章使他能看懂。有的审稿人说文章不具有通用性,那样的审稿意见不是无中生有的。不同读者的看法是不一样的,正面、反面的看法存在正态分布的。对于好的文章,持正面看法的人多一点。既然编辑无法找几万个读者审稿,他只好找两三个审稿人审稿了。这两三个审稿人的意见有一定代表性。如果其中一个说不好,就代表至少有一部份读者说不好,那么就是说还有继续改进的余地。审稿人能提供不同的视角,能够找出作者自己看不出的问题。由于能够虚心接收审稿人的意见,把汲取的养料带到以后文章的写作中,我至今发表近50篇文章,90%以上都是一次命中、没有转投其它杂志的。相反,如果不虚心接受审稿人意见,不认真修改文章,同一篇文章转投不同杂志几次都不会中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