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独立特行的冯教授 精选

已有 7972 次阅读 2024-1-16 08:03 |个人分类:我的故事|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微信图片_20240115085654.jpg

2024年1月14日,校内有一场近百人的年终盘点活动(含午餐)。冯教授(化姓)想着最近在浦东郊区遇到的一件郁闷的事儿,在圆桌前沉默寡言。但是,坐在他旁边的理工科教师问起写网文的事,他顿时来劲了。

写网文的那些事

写一篇网文多少时间?据冯教授介绍,他的网文一般2000-3000字篇幅,“太长了没人看,也没有太多时间写”;而太短的话,会显得单薄、轻飘飘,“发挥不出来”。他写网文,一般是坐在电脑前一气呵成,耗时1.5-2个小时。也有的时候,他晚上写个初稿,第二天早上稍作修改发出。

写网文有什么用?冯教授对圆桌前的各位说,他“就是喜欢写”,而不是为了“有用”而写网文的。但客观上,写网文带来了有价值的东西。比如,写了网文,还可以参加学校、上海市、全国的网文比赛和论坛征文;在报刊发文,也有成就感;甚至可以在各种材料(述职报告、教学管理总结、三全育人案例)中写上“认真做好大学生学业指导,讲话稿发表在《南方周末》”。“重要的是后半句。”冯教授说:“这叫画龙点睛。”冯教授的意思说,要善于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形成体系,形成亮点。或者说,要善于找到结合点,发挥自己的特长。

他也愿意接受报刊采访。那么,报刊记者编辑是怎么找到冯教授的?有什么渠道吗?据介绍,报刊记者编辑是通过网络找到的,即看到冯教授的网文,然后通过网络发短消息或者发电子邮件联系,再加微信。有时候,在记者打来电话的时候,冯教授也会告诉记者别的新闻线索,比如有个地方集卡停满马路两边。

写网文有没有遇到麻烦?冯教授打开了话匣子。他曾经有一篇关于研究生教育的网文被转载,标题也被改,结果被学校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捅到校长那儿去了。“那天晚上我整夜睡不着觉”。正在情绪低落的时候,《解放日报》记者来电并来采访,写了篇5000多字的“正面报道”,《新华每日电讯》也刊登了1500多次的力挺评论文章,并且这篇评论文章被别的近10家报刊转载……他赶忙把这些报道发给他们系的领导和学校宣传部门:“你看你看……”后来,他获得了学校“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提名奖,最受欢迎的教师新媒体奖,称为副系主任、学校研究生教育督导和工程技术组副组长。

说真话,不顾忌

冯教授喜欢说出自己的真话,而且会有令人吃惊的举动。比如,有一次学校开座谈会,(时任)校领导出席。冯教授竟然谈到“涉校舆情”事件;讲到激动处,他突然站起来,展示出事先准备好的“道具”——一张《解放日报》。

还有一次,研究生院组织工程伦理类课程的学习研讨会。在自由交流环节,冯教授被点到名了。他撇撇嘴,做出一种“犹豫了一下,但是还是不得不说”的样子,说了一番话。大意是:自己在上的一门课是“学术规范和科研技能”。自己不断地积累产生亮点,比如报刊发文、发表教学论文等。学校写相关的总结材料,完全可以把这些成果加进去。曾经听研究生院组织的课程思政培训,台上的一些老教授慷慨激昂地说我们学校课程思政要达到什么什么样的高度,只有达到那样的高度,才能和我们学校的水平相配。当时我感到压力很大。如果你说我的课程不是课程思政(即不识货),那就放在一边好了,我还是做我喜欢做的事情,不接受你的收编。

他说“不接受你的收编”的时候,摆动右手食指。讲完后,坐在他旁边有个男教师还用奇怪的眼神看着他,也许心里想“研究生院领导在会场,你真敢说”。

后来,冯教授的课程被评为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他也成了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

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

冯教授是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他曾经写了个关于加强校报建设的提案。提交后,提案成立,学校宣传部副部长请他去办公室讨论,当时两个校报编辑也在的。提案后来获得校教职工代表大会优秀提案二等奖。

再后来,他写了个关于调整“非升即走”的提案。可能是观点比较超前,提案提交后,没有立案。等待一段时间看到没有回应,他把主要观点发在了《南方周末》。再过了两三年,他们学校把“非升即走”进行的重大调整。“你看,我早就提出了。”冯教授把《南方周末》文章放在教代会小组讨论的小群。

冯教授在学校里看到一些奇怪的事情,还通过合适的渠道反映。2022年疫情封校时,他突然发现学校围墙有漏洞,他并没有发在网上,而是拍照、拍录像发给在校区的领导。平时他看到类似的情况,也会通过他们系的领导,联系到相关的部门。看到校媒的个别宣传新闻,他觉得味道不大对,便发微信告诉校领导,得到正面回应。

他还参加了招生宣传工作。但他在平时的网络发文方面很清楚自己的定位:不是学校宣传队的成员;虽然爱校,但不能“吹”,而要写自己想写的文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1418116.html

上一篇:走出“象牙塔”,面对巨大的反差
下一篇:研究生与导师:关于论文的那些事
收藏 IP: 101.80.255.*| 热度|

20 周忠浩 武夷山 王成玉 许培扬 胡新鹏 木士春 刘立 陈昌春 徐长庆 汪凯 王伟周 王德华 郑永军 胡泽春 李毅伟 罗帆 汪运山 王晓峰 杨顺楷 聂广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20: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