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这些年我看过的通俗杂志 精选

已有 7597 次阅读 2023-8-11 16:18 |个人分类:读刊札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微信图片_20230811155612.jpg

暑假,你读书报杂志了吗?

这些年我看过的通俗杂志

2009年回国工作后,有时候我会在街头书报亭和小超市买一些通俗的杂志,比如《知音》《读者》《意林》《青年文摘》等,还到学校文科图书馆去翻阅杂志,把样文和印有投稿方式的目录页复印下来,幻想着有一天能够在这些杂志发文。

后来,在机场书店和我家附近的书店,我能够买到《博客天下》。我还订阅了《中国新闻周刊》《中国研究生》《中国青年》。随着手机互联网的发达,我会用手机APP不定期地采购一批《人物》《南方人物周刊》《南风窗》《三联生活周刊》《看天下》等杂志。

往往是:陆陆续续买了很多杂志,到了一定的程度(书橱里放不下了),想丢掉一些;而过了好久没有买杂志,又想去采购一批杂志来读读,甚至在有的时候,把曾经丢掉的杂志重新买了回来。以下,我来简单地讲讲这些年读过的杂志。

通俗、全面:《中国新闻周刊》

我最常读的杂志是《中国新闻周刊》。栏目或者文章的范围包括经济、社会、区域、全球热点、文化、健康、人物、教育、随笔、书评等。它的特点,用我的话来说,不文艺,不历史,不学术,不煽情。既不学究,也不低俗,而是通俗。因为通俗,而且文章覆盖的面比较广,所以比较适合我阅读。

《中国新闻周刊》里面有一些关于教育(比如双一流建设、研究生教育、工科教育、强基计划)的文章,也有与教育相关的文化方面的文章,比如2023年7月17日刊登的《陈平原:走向宽阔处》,也有一些可以让大学教师拓展阅读的文章,比如关于作家毕飞宇、阿来的采访报道。

有些报道还涉及科技、医疗,里面既有一些科技、医疗的知识,也让读者了解最新的应用。有些报道还涉及科研工作者,比如2019年7月8日刊登的《这些科学家,混迹于缅甸琥珀的江湖中》。2022年1月17日刊登的《山西夺命金矿背后的职业“洗洞”人》,则让我充满了阅读的好奇心——黄金是如何从矿石中被提取出来的?矿洞是什么样子的?

《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以中国新闻为主,关于外国的报道也有。办刊遵循杂志的特点,即时效性弱,一篇文章哪怕不发在这一期,发在下一期、后一期都是可以的。文章视野开阔,往往不是拘泥于一件事,而是反映了宏观的情况,比如产业、区域经济的情况。比如,2022年10月3日刊发的《揭秘北京中轴线申遗》,这样的文章,一般人不会写,也没有时间写。无论如何,《中国新闻周刊》的办刊宗旨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

《中国新闻周刊》的作者写作有水平。比如讲一部最新的电影,作者不是直截了当、平铺直述地讲这部电影,而是从这个导演以前拍的别的一部电影讲起。而讲到这部前期的电影时,是从电影最扣人心弦的场面或者故事梗概讲起,引出新的电影。讲的过程中有比较,还讲了导演的创作思路、拍电影取得哪些成功,以及导演的经历。文章还插入了社会文化背景介绍,把导演放在一个社会文化的“上下文”中进行介绍。见2023年8月7日刊登的《导演达米安×斯兹弗隆:将“发疯文学”拍成电影》。

《中国新闻周刊》有一些对于案件的报道。这类报道客观、冷静,通过讲述一个案子,折射出社会运行可能遇到的问题、矛盾及其解决、后续发展。报道试图采访各方,行文内敛,不容易引起争议。报道有背景介绍、更大范围内的统计数据,有记者的在场感、调查的痕迹。见2020年10月14日刊发的《安徽左德刚疑案:物证缺席下的“五死一生”》。相比之下,有些文艺杂志的这类报道更像是文艺;它们侧重于讲一个光怪陆离的故事,体系比较小(家庭关系、夫妻关系)。

《中国新闻周刊》的文章四平八稳,比较考究、保险(严谨)。比如涉及一些可能会引起争议的话题,文风客观、冷静,不夸张、不煽情,没有特写镜头,或者说,文字的“分辨率”不高。但文章绝不硬邦邦,也不死板。制作标题绝不哗众,但也具有一定的辨识度,比如《邢立达:收获琥珀、论文和争议》(2020年8月17日)。而且,文章相对比较短,有1页、2页、3页、4页和5页。

《中国新闻周刊》给我一个学习的平台和“起点”。翻阅几年前的《中国新闻周刊》,看到一篇案件报道,我会在网上搜索,了解一下后续发展。看到《中国新闻周刊》上刊登的书评,比如一篇关于《毫无意义的工作》的书评,我会把这本书买回来。看到《中国新闻周刊》上刊登的影评,我也会在网上搜索影评中提及的影片,了解一个大概。

各式各样的杂志

刚开始看杂志时,分辨不清楚不同杂志的区别,也很难记住杂志的内容,我甚至很难读懂杂志里面的文章。

不同的杂志风格各异。有的,刊登散文、美文、哲理文,比如《读者》《意林》《青年文摘》。有的,刊登涉及某一个领域、读者群体的文章,比如《科学新闻》《中国研究生》。

《三联生活周刊》知识性很强。阅读《三联生活周刊》,需要文史哲的基础。当然,这份杂志里也有地理、科技、文化,也有事件(比如案件)的报道,也有不大容易看懂的专栏文章。《三联生活周刊》主编在传播学网课里说,他们写作不是根据读者需求,而是创造需求让读者来读。他们的杂志书籍化,即一期杂志有封面专题,里面有好几篇文章围绕着这个专题,内容也比较深。算法、内卷、打工人、人工智能、网络暴力,这些都可以成为热门的选题。阅读《三联生活周刊》,可以和学习三联中读的网课结合起来。读了《三联生活周刊》,有助于理解三联中读的网课。反过来,学了三联中读的网课,有助于理解《三联生活周刊》的文章。

《南风窗》里面有大量关于国内外情况的报道。它的姊妹刊《看世界》则主要报道国外的情况。《南风窗》的编辑和记者经常写一些解读和辅导文章。《南风窗》也有事件型非虚构报道。

《南方人物周刊》和报纸《南方周末》是一个报业集团的。《南方人物周刊》主要推出非虚构报道,报道的长度和《南方周末》的报道相比更长。

《人物》侧重人物特稿。《人物》的特稿更长,写作水平更高。《人物》的记者开设了网课,讲了很多写非虚构作品的方法,也举了一些例子。我有的能听懂,有的听不大懂,或者跟不上。不过,听了网课,再去读报道,就更能够理解非虚构报道的写作。

市面上的通俗杂志还有千千万万。综合的通俗杂志还包括《看天下》《博客天下》《新周刊》《环球人物》等。其他我看过的杂志包括《人民教育》《教育家》《神州学人》《留学生》《留学》《世界科学》《国家人文历史》。

讨论:对大学教师和博主的启发

罗列了这么些杂志,也看了这么些杂志,有什么意义呢?我有时候在想:如果不看通俗杂志,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不会有什么影响吧?而看了以后,又有什么帮助呢?

人是在社会中生存的。既然是社会的一员,那就要了解社会的情况,包括社会的运行、国内外形式、产业的发展、最新科技动态等等。看杂志,就提供了一条了解社会的途径。

其二,看杂志有助于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通过看杂志,可以知道别人在关心什么、聊什么。有些“知识点”,自己实在是不想去了解。但看到的次数多了,也能有大致的了解。

第三,这样的了解对于自己和他人谈话、交流有一定的帮助。比如高校教师在参加招生咨询的过程中,就有可能需要谈到ChatGPT等知识点,有的考生还会说自己平时经常看什么杂志。这样,你就会发现,平时读一些杂志还是有用的。

第四,可以更好地学会如何写通俗文章(包括博文)。可以说,大多数博主的写作水平和记者的写作水平是不能比的。如果扩大博文的选题范围、如何找到好的素材、如何写出具有深度的文章、如何起好标题,这需要我们向记者借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1398691.html

上一篇:走出“象牙塔”——观察、联想、回忆、思考
下一篇:商场-社会-象牙塔:暑假逛商场想到一些现象和道理
收藏 IP: 223.104.213.*| 热度|

12 周忠浩 黄永义 郭战胜 赵凤光 朱龙琴 张晓良 武夷山 郑永军 晏成和 谌群芳 何俊 王成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7: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