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ngxinxm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angxinxmu

博文

关于科研组会的一些看法

已有 6682 次阅读 2013-10-23 11:36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在科学网看博文看了好几年了,第一次发博文,提些关于组会的内容吧,还有点激动哈。

言归正传,现在发现自己呆的实验室的学生越来越不喜欢参加实验室的文献会和组会,我觉得原因可能是大家都没学到什么东西,或者是直接认为组会没啥用。其实组会是很好的交流机会,能解决很多问题并帮助每个人提高,我认为就是有些细节没做好导致组会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已。需要逼着大家来参加的组会肯定不是档次高的,组会如果很有用很有帮助,大家自然就会来。好的组会是一个报告者和与会者能充分互动的过程,而不是报告者一顿讲,与会者一顿听,那谈不上交流,所以应该怎么做呢,从角色的角度,我认为包含下面两个方面。

报告者:不能只把做报告作为一个硬性任务,为了做报告而做报告,那没有意义,浪费自己的时间也浪费大家的时间。报告的内容至少要提前三天共享给与会者,这样与会者才有充分的时间去了解报告的内容,从而做出更好的互动。报告中间也应该注意自己的报告板式和语言表达,需要准备充分,控制好时间。一篇文献不可能全部都是优点,到底是背景、检测方法、逻辑还是写作对我有意义,不能语调一成不变的讲,讲每一篇文献都应该有一个或几个重点要讲的侧重点。选文章要选的好,立足的文章可以或需要档次高,但讲得要基础些,基础的东西不一定是过时的东西,立足基础的东西,再高端的也不会脱离他们,基础的概念弄明白讲得清楚,才好意思说自己是这一行的。当然从我个人的出发点考虑,我和实验室大部分人做的研究方向不同,开组会一直以来对我们组就是一种煎熬,因为报告者基本没有体谅过我们这组人的感受,一个好的报告应该得让同研究方向的人听懂思路、了解具体实施细节和优缺点,从而大家进行学习或者借鉴。但同时对于不同研究方向的人,也应该介绍得更全面些,让他们能了解课题的设计思路,毕竟具体实验操作由于方向性的差异没法借鉴,但是思路等的逻辑思维的经验还是可以分享的,这对报告者本身也是一种提高,外行人都听懂了,自己肯定理解得更透彻了。

与会者:记住,不是光来听就完事了!既然要来听,推荐事先就得去关注下报告者提前共享的内容,做个大概了解,否则很可能出现啥都没听懂的情况。当然让与会者提前看文献也是挺不切实际的。因为我自己都不找文献看,为啥要看你的?你找的一定好?这样的话就只能有两个方法:第一、和你以前看过的文献比较下,讲的文献和你看过的文献有没有什么相似的地方?都做了某个指标,说明这个指标还可以,能不能用到我自己的实验中?第二、如果一个做了另外一个做的另外的,他俩究竟那个好,为啥?需要弄清楚。至于报告的内容,我觉得与会者无论是新老生还是老师,都不可能把报告的内容完全理解的,当然报告者也一样,毕竟这文章并不是我们自己做的,就算自己做的都还有可能存在盲点呢。所以既然存在种种不懂的地方,与会的老师和同学就首先应该扮演好交流者的角色,和报告者对不清楚的地方进行交流,这样双方都能学到新的知识或更加巩固旧的知识。听完以后,“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所以一定要发问才行。这边提到新的知识,插句题外话,我认为新生刚进实验室的时候首先就得了解下实验室的方向进而确定自己的方向,而老生或者是老师在方向已经确定的情况下,需要以这个方向为主干不断往外延伸才行,当然,新老生的概念也不是固化的,新生过段时间自然就变老生了,我认为每个人,就算不为实验室只为自己都需要不断的学习的。另外进阶性的说,与会者,尤其是老师和老生,还应该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因为这些人接触科研的时间长,看到的需要改进的问题一般来说会比报告者要多,提出来一是可以让报告者清楚自己在思路、报告设计样式或者是语言上的短板,下次争取做得更好;二是也促进其他与会者在听完这些改进意见后去学习,下次避免。任何人一开始都是会不懂会做错的,这就需要有人指导并自我改正,我们实验室最缺的就是发现并提出改进意见的人,导致很多学生没法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更别谈改正了。当然如果一个人发现问题后还不去弄懂去改正,那我无话可说。既然提到指导者,我最近发现很多刚开始要设计课题的学生都很悲催,因为课题不断的被老师否决,这边我说下我自己的观点:我认为老师或者老生在新生课题设计存在问题的时候可以否决,但是不能单纯性的否决。要先肯定一些积极的元素,而且同时务必给出否决的原因和改正的方向。

总结一下,每次报告都应该让报告者和与会者都能学得到东西,最好是新的东西,这样组会才能维持生命力,所以希望各位明确自己应该做的事,自觉的去做好,摆正好自己的态度。

我吧,也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自己组内是不开组会的,因为我认为开组会的真正目的是用来解决问题的,我主张并提倡我组内的成员遇到任何问题就及时交流及时解决,所以组会在我这组并没有实际的意义。

下面这句话是前几天网上看到的,就写在最后面吧。有上台就有下台,上台好看没什么了不起,因为大家都在给你掌声。下台要下得漂亮,才是厉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304-735331.html


收藏 IP: 59.77.18.*| 热度|

8 王加升 刘进平 罗帆 徐大彬 王坤鹏 梁进 文双春 梁洪泽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8 02: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