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良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xiaoliang

博文

舟中鲜鳜肥而臧(宋人李纲咏鳜鱼)

已有 593 次阅读 2025-4-1 06:09 |个人分类:水生生物|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1.png

东汉镂空累丝金鳜鱼  寿春博物馆藏(2010年安徽寿县寿春镇东汉诸侯墓被盗追缴品)

3.png

【宋】李纲《新开河食鳜鱼戏成》:平湖渺漫烟苍苍,菰蒲擢秀新荷香。渔舟演漾出深浦,舟中鲜鳜肥而臧。传呼就买不论价,得钱留鱼鱼眼光。细鳞哆口传鬐鬣,斓斑点黑微涂黄。巨盆汲水养余息,拨剌奋尾犹洋洋。付庖荐酒择困者,挥刀切玉芼桂姜。曲生风味已酝藉,得此更使不可忘。松江之鲈不足忆,银色讵数绵州鲂。惜哉行役难驻棹,一饱未许杯盘常。雨蓑烟笠乃吾事,安得独钓青茫茫。

李纲(1083-1140),字伯纪,号梁溪。邵武(今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人。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进士。历任太常少卿、兵部侍郎、东京留守、亲征行营使,坚主抗金,进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有《梁溪集》。

4.png

“细鳞哆口传鬐鬣,斓斑点黑微涂黄。” 鳜鱼细鳞阔嘴,背鳍有毒腺(鬐鬣:鱼的脊鳍),总体为棕黄色,有棕黑色斑点或斑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08326-1480179.html

上一篇:江豚吹浪成狂癫(古今诗词咏江豚续六百一十五)
下一篇:范罗山下江豚晓起
收藏 IP: 27.17.255.*| 热度|

14 许培扬 郑永军 孙颉 孙南屏 马鸣 王涛 刘进平 杨正瓴 朱晓刚 刘钢 钟炳 郭战胜 崔锦华 李学宽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IP: 123.123.103.*   回复 | 赞 +1 [4]刘钢   2025-4-1 23:52
现在我们是不是在拼多多上网购安徽的臭鳜鱼,今天还吃了一条呢。
回复  江苏十大经典名菜,松鹤楼的松鼠鳜鱼
2025-4-2 09:32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回复
IP: 49.118.199.*   回复 | 赞 +1 [3]马鸣   2025-4-1 12:17
最近一段时间,社会上 “西方伪史论” 者甚嚣尘上,胡言乱语,颠倒黑白,令人恶心。   其中乱象,张老师怎么看!
回复  尊重历史!
2025-4-1 15:29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回复
IP: 119.129.52.*   回复 | 赞 +1 [2]孙南屏   2025-4-1 10:13
金鳜鱼工艺了得
回复  谢谢孙老师关注!
2025-4-1 15:25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回复
IP: 223.72.67.*   回复 | 赞 +1 [1]许培扬   2025-4-1 08:51
艺术特色与语言风格
白描与工笔相融
诗人善用白描勾勒整体意境(如湖景、渔舟),又以工笔细描聚焦物象(如鱼鳞、斑点),形成疏密有致的画面感,使诗境既开阔又鲜活。

雅俗语汇的交织
“传呼就买”“拨剌奋尾”等口语化表达,与“曲生风味”“松江之鲈”的典雅用典并存,既贴近市井生活,又承袭文人传统,体现了宋诗“以俗为雅”的语言革新。

情感的跌宕收放
从赏景、购鱼、烹鲜的欢愉,到行役难驻的怅惘,再到江湖独钓的遐想,情感脉络起伏有致,于琐事中见深致,展现了诗人驾驭题材的深厚功力。

结语
《新开河食鳜鱼戏成》绝非止于“戏作”,而是以饮食为窗口,映照出诗人对生活的炽热情感与对精神归宿的永恒追寻。在李纲笔下,一尾鳜鱼承载着人间烟火的温度,也折射出世事艰难的凉意,最终化作一缕青茫烟雨中的渔父长叹——这是对江湖的向往,更是对生命本真状态的深情回望。
回复  谢谢许老师精彩点评!
2025-4-1 15:24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回复

1/1 | 总计:4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跳转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4 14: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