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鲜王朝(1392-1910),又称李氏朝鲜,简称李朝,是朝鲜半岛历史上最后一个统一封建王朝。汉字曾是古代朝鲜半岛的正式文字,许多文臣和诗人也用汉字作诗。长江江豚,生活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干流及鄱阳湖、洞庭湖。东亚江豚,分布于中国台湾海峡的沿岸海域、东海北部、环渤海和黄海,以及朝鲜半岛和日本水域。古代朝鲜汉诗咏江豚,本博之前已介绍五首:权韠(1569-1612)《题云水亭八景帖·鸭浦归帆》“江豚吹浪浪花翻,向夕稍稍风力迅。”金昌业(1658-1721)《翌日,与道以父子及彦信、履晋,同舟观鱼,至鸭岛,得苇鱼为脍。雨以、纯行、李器之、士安,自城中来,士敬遂同诸人乘舟追之,遇于中流》“举网江豚怒,吹箫浦鸟猜。”安光洙《送安汝西入瀛岛》“瘴云暑涤江豚雨,海水秋生石燕风。”丁若镛(1762-1836)《滞雨宿大滩》“江豚颇得意,樯燕似留行。”具崟(1614-1683)《潇湘八景·江天暮雪》“江豚吹浪晚风颠,腾六浮空暮景鲜。”其中既咏东亚江豚,亦咏长江江豚。本篇再介绍古代朝鲜汉诗咏江豚四首。
金寿兴《次久之铜雀江上韵》:隐几寥寥檐影迟,轻寒恻恻袭新衣。草深津路君乘兴,花落庭除我掩扉。时节不堪愁里度,亲朋尤觉静中稀。江豚正上春江好,一醉篷窗且莫违。
金寿兴,朝鲜王朝显宗李棩(1641-1674)时期的领议政(相当于宰相),号退忧,有《退忧堂集》。
金昌业《和士敬》:稼斋四年抱奇疾,思向清江散愁郁。杏湖老侄屡相邀,自冬至春烦书札。胜事不可更迟回,却与两儿乘舟发。和风晴景亦邂逅,麻浦飞花乱如雪。聋斋诗客自随来,招呼不复他人挈。衾枕壶榼载一舱,篷窗安稳如吾房。杨花渡下江面阔,岸楼津村尽微茫。拈笔欲画还复止,注目遥山但挥觞。海口潮来风又逆,停棹且傍阳川石。西湖钓翁善吹箫,三十年前识面目。中流相见各敬惋,往事犹记踏桥夕。自言卖家买一舟,钓鱼懒复向城郭。嗟汝身世亦不俗,此日堪为舟中客。乘潮鼓枻兴若惊,顾眄已到观澜亭。轻缆容与未便系,鱼泳鸥泛皆似迎。主人岸帻喜可知,方与邻老开酒瓶。处我高堂床簟安,笔砚琴瑟恣所欢。明朝携我向何处,鸭岛之外云水宽。江豚带怒竞投舟,苇鱼动色初登盘。归来共坐长松下,此闲可以吾琴弹。万帆过尽月东出,但见澄江涵远峦。三更小楫放容易,少辈歌笑轻波澜。江湖可乐我忘归,世事已矣君休叹。鸱鸺𬸚𬸦相讥吓,谁似冥鸿在云间。烟波万顷若可借,我亦从君持钓竿。
金昌业(1658-1721),字大有,号稼斋、老稼斋,肃宗七年进士,然无心仕宦,于松溪(今韩国首尔市芦原区月溪洞)广建别业隐居,以诗画闻名当代,有《老稼斋集》五卷。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也是朝鲜肃宗三十八年,金昌业加入其兄长金昌集担任正使的冬至使团访华,写有《老稼斋燕行日记》。金昌业之父金寿恒、之兄金昌集,皆曾任领议政;金寿恒为金寿兴之弟。
金弘郁《浦寺听雨》:秋阴垂野昼冥濛,吹浪江豚吼夕风。天色渐低枫树岸,雨声先到荻花丛。香炉气重烟浑湿,云窦泉鸣水暗通。檐响乱侵孤客耳,不眠清夜思无穷。
金弘郁(1602-1654),字文叔,号鹤洲,李氏朝鲜中期文臣,有《鹤洲集》。
权擘《村居》:草茅为屋棘为墙,野兽来庭鸟入房。迹似古人明且哲,时非家耄逊于荒。江豚出水风摧水,穴蚁围床雨满堂。蹙蹙四方无乐土,醉乡真个是吾乡。
权擘(1520-1593),字大手,号习斋,李氏朝鲜中期文臣,曾参与《中宗实录》《仁宗实录》的编撰,精通文学,有《习斋集》八卷。
人民网讯2020年9月7日,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发布了一份报告,内容涵盖2016-2017年对庆尚北道庆州瑞凤冢遗址发掘后的最新调查成果。报告显示,生活在1500年前的新罗王族饮食丰富,爱食用江豚、水龟、海胆、河豚等,并将这些食物用作祭祀。图为韩国考古发掘之江豚骨骸。
东亚江豚捕鱼,两只鸥鸟赶来欲分一杯羹。转引自韩国网站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3 01: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