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SC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ESC

博文

谈谈我的学习、科研观——兴趣

已有 3298 次阅读 2013-1-26 17:03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研, 学习

    孔子说过:“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这是一个非常高的学习境界。能够忍受“默而识之”的清苦,才能“学而不厌”,才可能学有所成;坚持“诲人不倦”,才能收获‘诲人诲己’的功效,到达更高的学术境界。至于“不知老之将至”,说它是学习境界之极,也并不为过。孔子是大圣人,他的学习境界是后人的楷模;虽然后人难于达到,却是学者要终生追逐的目标!我想谈的学习观,除了前述的学习境界,还有学习的兴趣、方法及研究等方面;这几个方面实际是互为根基、相互促进的。我对学习、科研的体会,主要想谈四个问题:一是兴趣,二是科研选题,三是对学习相关学科的选择,四是理解所关注学科的本质及存在问题;这四个问题是相互关联的,难于分开讨论。但文章太长惹人厌,这次先谈兴趣,然后再谈选题及理解,最后谈学习及其方法。
    首先谈一下我对学习兴趣的体会和诸多无奈。我在1962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学,毕业后在工厂工作了12个年头。我在大学是学机械的,并非我兴趣所在,自然也不是我的选择;不过是命运使然而已。毕业后十数年的研究并非我的兴趣所在,只是工作的需要;虽然我很努力,也只能算是小有成就。由于工程学科需要大量的研究经费,在这个漩涡中迷失多年后,直到1979年考入华中工学院作研究生,才算有了转机。产生转向理论研究的念头,只是不想再浪费所剩不多的研究生命。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大学任教,我的大部分工作生涯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其实我从来不曾完全听任命运的摆布,在大学期间并没有浪费过剩的精力,自学了多个数学分支并认真作有自学笔记。我在不惑之年能够成为研究生,也算是上天见怜。加上当时的学术活跃、学习环境宽松,使我能够接触多个新兴学科、加选多种感兴趣的数理课程;为以后的深入学习、猎取大量新知识及研究转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直到了年近“知天命”,才确定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以信息理论为基础,定量人类的认识过程。我对信息论的喜爱源于大学时代,那时我就开始自学概率论;作研究生时又加选了概率论及随机过程。兴趣促使我学习、钻研了二十多个科学分支,其中最成功的是现代控制理论和数理逻辑,最失败的是突变论。我在作研究生前自学过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是研究生的学位课,以后又花费了不少时间;它们使我能够轻松地处理研究中的动态问题。数理逻辑的学习花费了我半年多时间,坚持听完其电视教学,先后研读了六本书,坚持听完其电视教学。数理逻辑使我能够轻松自学所需要的数学分支,一本抽象代数、一本模糊数学的教材,各自的自学时间都不过两个星期而已。我兴致勃勃的学习突变论,是想用以处理人类认识中的所谓突变问题,学完后才发现着实是文不对题。至今突变论留在我记忆中的印象,怕只有它处理狗耳朵的两种状态了。在定量人类认识的研究方向上奋斗了十数年,只写出了不足二十篇有关研究论文及一本专著“信息学原理——关于认识的数学理论”;最多也只能算是小有收获而已。一种新兴学科出现的时机,依赖于人类知识的深入和积累。它的创建、形成及成熟,往往需要几代人的努力。然而一个人的学术生命却是非常有限的;我刚刚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明确了其研究方向、方法,搭建了其理论构架的雏形,就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研究梯队尚来不不及建立,传承更没有着落,我又能为这个研究方向继续做些什么!人的兴趣是学习、研究和工作的第一原动力;如果一个人能够保持其少年时代产生的兴趣,他对社会、对国家的贡献可能是不可限量的!这当然需要他个人的不懈奋斗,需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及奉献精神。使一个人的兴趣能够保持,实际是调动、发挥人的创造力的大问题;用道德经的话评价它:“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并不为过!然而实施起来却并非易事,真可谓是“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一个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及奉献精神的人,不得不多次改变自己的兴趣,当然是个人的悲哀!但更加是国家的悲哀!!现在也已经到了应该深刻反思的时候了。
                                                                                  2013.01.2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8426-656759.html

上一篇:希望尼康公司能够尽快发布固件改进P510
下一篇:谈谈我的学习、科研观——选题及理解
收藏 IP: 125.76.215.*| 热度|

3 高绪仁 曹君君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20 06: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