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SC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ESC

博文

谈谈我的学习、科研观——选题及理解

已有 3083 次阅读 2013-1-30 17:47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研, 学习

    选择科研方向通常是十分困难的,一般需要大量的先期工作。科班出身的青年学人习惯于由导师选题,习惯于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其研究方向的一个枝节;即使并非自己兴趣所在,对增长科研能力也是有益的。不想当大师的学人,决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学者。谁都不可能永远躲在导师的羽翼之下,都必须面对独立选题的问题。没有足够多、足够深的基础知识,就无法自主选题。从事学术研究的人,至少应该在自己科研生命期限之内,要不断学习、加深研究的基础,扩展知识范围。人类的知识遗产,都是认识客观世界的结果,都带有人脑认识的特性。从不同学科的方法、思路甚至内容吸取养分、得到启发,那种感受是难以言表的。我是一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研究者,不过那种感受至今仍然影响着我的退休生活。我退休后还能够兴致勃勃的学习、享受丰富的国学遗产,得益于当年学习语言学、句法结构等学科的兴趣及其延伸;语言学与集合论、模糊数学、模式识别等都有着莫大的关联。大多数学人更习惯于在自己熟悉的已有学科中选题,这种作法也无可非议;正是这类学人的不懈努力,才使这些学科不断深入发展和完善。如果能够深入理解、研究该学科的本质、适用范围及存在的问题,不仅可能发展该学科,甚至有可能催产一个新的学科分支。独立确定一个全新研究题目,通常并非易事。这不仅需要深厚的科研功底及相关学科的知识,而且要有不以成败论英雄的思想准备;也就是“进不求名,退不避罪”。有成就的研究者决不会拘泥于根深蒂固的观念;当发现它与客观事实相悖时,必须怀疑它、发展它。我引用孔子的“不惑”、“知天命”等,不过是对年龄大小的另一种说道而已;从来就不期望要达到这种状态。一旦真的达到“不惑”,科研生命也就结束了。孔子是名噪古今的大圣人,不让于舜、周公;“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恐怕也只能是“后世无及焉”吧!这并不是说可以怀疑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结果,别人是可以怀疑你的,自己必须充满信心;否则,你将会一无所获!老子对自己的学说充满了信心,对于不相信其学说的人则说:“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如果非圣人之言,俗人会大声呵斥:狂妄之极!我倒认为科学研究者必须有老子那样的自信心,最早发现真理的人必定是极少数!我提倡老子的自信,并非教唆青年学人拒绝批评。在学术争论中,批评、批判甚至反对意见都是促进学术不断进步、深化、最终被接受的必不可少的步骤;没有坚定的自信心和正确的态度,如何能经受起这样严峻的考验!
    寻找与客观相悖方法,就是从该学科建立时所依据的前提、假设、公理及简化等开始;可以说这是该项课题的重中之重。对于该研究的选材,最好是该学科最早的代表著作;决不能选择形式化的版本,这种版本往往会误导研究者。一个研究者必须坚信:没有简化就没有科学;这是由人类认识的特征所决定的。数学也是如此,其公认的基础是集合论,集合就是简化其识别特征而产生的概念;几何学中的公设、公理、点、线、面等都是抽象的结果,抽象就是舍弃其次要的特性、突出其本质的识别特性,也就是简化。如果有人企图用‘精密科学’来否认数学中普遍存在的简化现象,那是他们并没有真正懂得数学产生和发展的实际过程。任何学科都是人类长期认识的结果,都必然使用简化手段;自然科学如此,社会科学亦如此。数学本质上也属于科学的范畴,这与十七世纪前形成的科学概念并无矛盾。虽然数学的产生过程及试验方法并非直接依据客观现象或实验数据,它们依据的是人类认识这些现象、数据所产生的知识体系,即更高层次上的客观依据。任何数学理论在建立时都只是一种假设,只有找到其实际应用的范围时,该理论才能存在,才能成为一种真正的数学理论;这只是另一种形式的试验方法——客观验证。理论物理与数学的研究方式非常相似,似乎没有人对理论物理是科学分支提出异议;那么为什么要厚此薄彼呢!    (2013年1月28日)
    说明:这两天上不去该网,本文迟发了两天。今天准备把这个论题发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8426-657950.html

上一篇:谈谈我的学习、科研观——兴趣
下一篇:谈谈我的学习、科研观——学习及方法
收藏 IP: 125.76.21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7 12: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