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SC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ESC

博文

读些经典诗文使退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1

已有 2864 次阅读 2017-1-3 07:37 |个人分类:科研回忆录|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离开欧亚学院以后,才真正开始过起了我所期待的退休生活。立刻开始每天一个小时的学习、背诵古典诗、词、文,以修心养性;也开始构思、书写有益于社会的博文、微博文。并以锻炼身体、陶冶情操为目的,开始了摄影活动。坚持每周平均外出三次,几乎走遍了西安种植时令花卉的景区。这样的活动,既可以填补退休后的真空,也使退休生活更加充实、有趣。我认为古典诗、词、文、史籍、健身养生等诸多经典,是历代先圣、先贤们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浩如烟海。确实是耗尽毕生精力,也无法通读一遍。但选读一些总是可以的,也是必须的。过去忙于科研、教学,确实是没有时间去拜读这些经典。在回首往事时,尚且可以为那段时期开脱。退休后不学些古典,便是有愧于心了,实在是空来这人世一遭了!十五年过去了,我已经能够背诵古文近五十篇、经典选本“道德经”、“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以及‘易筋洗髓经心法’。已经能够背诵唐诗426首、唐朝以外的诗歌141首,能够背诵宋词424首及宋朝以外的词、曲61首。其中长诗总共有51首;包括屈原的长诗“离骚、涉江、橘颂”等6首,李白的长诗“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等9首,杜甫的长诗“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新婚别”等8首,白居易的长诗“琵琶行、长恨歌、观刈麦”等7首。最长的“离骚”有375句,是我至今尚能背诵的最长诗歌。尽管我对这些诗文的理解尚且肤浅,但也陶冶了自己的情操,使我增长了不少见识。而且使我的记忆力,至今仍然保持着良好的状态。背诵、熟读古代经典只是开头难,但只要能够坚持、方法对头就可以做到。但理解古代经典会更难,对于老年人不必苛求,明白大意就行。从背诵、熟读到理解有一个过程,也可能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不能因此而废弃了背诵、熟读的作为,因为我们的目的只为修心养性,并非改行从文。即便是文人,也难免有不解之处。我能够背诵杜牧的绝句“念昔游”已有十年之久,长久未理解其中的“秋山春雨闲吟处”。前几年在苏州的公园内默诵到这首诗时,却忽然明白了。初春的山色貌似“秋山”,经受“春雨”后才能逐渐转变成春天的山色;这就是诗人异乎常人的想象力使然。我感到苏轼先生在“日喻”一文中,关于学习、领悟的道理也是极为深刻的。“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君子学,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在学习、背诵《宋词选》中张炎的词‘高阳台/西湖春感’时,深感选编者对词中的“韦曲”、“斜川”的注解有误。选编者根据陶渊明的诗《游斜川》,便把张炎词中的“斜川”注解为‘地处江西’;殊不知长安县境内既有“韦曲”、亦有“斜川”。而原籍陕西的张炎,在该词中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是写实景;不大可能一会儿陕西、一会儿江西。其实也并非是我博学,只是身在西安、去过长安多次而已。中国的文字、地名浩如烟海,谁人能够全知。我认识的汉字稍多些,而且常用词典;但也有念错、念半边字的时候。我奉信韩愈的师道:“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有‘一字师’。我读李白的“将进酒”,把“将”字读错了音,意思也变了;正是我弟弟指正的。“将”的读音是‘枪’,“将进酒”是请饮酒的意思。还有孙女指正的“鳜”字,读音应是‘贵’。人非圣贤,孰能无‘错’!更何况我这个已经步入老年、才想学点文学经典的常人。

 我在2011年的《七十有感》中写出了自己学习观,那就是“五车学富一世功,日日不负晨鸡鸣。舍身求道自逍遥,不觉已作七旬翁”。其中的“五车学富”似乎有些夸张,其实也只有四个满载通墙书柜的专业、文史书籍、万余种文史类电子书(包括文字版四库全书在内)而已;一辆中型载货汽车也就够用了。不过按照古人的概念,也就是把这些书籍换算成‘竹简’载体,100辆中型载货汽车能否够用?也未可知。诗中的“鸡鸣”,其实是电子钟报晨的鸡叫声。三十多年来,每天早上5时都是这种“鸡鸣”催我起床;而且从来不曾产生过元好问那种“几时不属鸡声管”的想法。刚退休时每天的安排,仍然是确保1小时的晨练。可惜那处坚持了二十余年晨练的西北体育场,随着经济时代的来临,不仅改为“陕西体育场”,而且也变成了收费停车场。那里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差,加上年岁渐高,便不再外出晨练。改变为每天早晨坚持一个多小时的学习,之后便开始使用豆浆机打“八宝米粥”,同时练完总共六节《类八段锦》。那是结合我的身体状况,由古传“八段锦”修改、合并而成;其中融合有易筋洗髓经的一些心法。自我感觉其锻炼效果很好,对于消除学习时端坐姿态所产生的种种不适,效果最为明显。而诗中“舍身求道自逍遥”的“道”,就是指科学研究所寻求的目标。每当解决一个难点,确实有浑身通泰、飘飘欲仙的感觉。我所以要借用老子《道德经》中的“道”,因为我认为那里的“道”,就是指研究自然所获得的规律、知识。正如老子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前一段说得是“道”取法于自然,也就是按照自然界的机制、变化所悟出的“道”。后一段说得是天下万物,必然按照“道”来变化、生存、解释;就像江河流入大海那样。这种比喻似乎有些夸大了些;不过“道”作为取法于自然的总体概念,这种比喻也能说得过去。科学发展至今尚且有许多现象不能解释,有许多客体的内部机制难以弄清,更何况两千多年前“道”的内涵。这种情况老子其实也明白,他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後”。老子对于学习、求道(也就是研究)之间的关系及方法,有着很精辟的理解;他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我感到这段话有两层意思,首先是学习与研究的关系;学习的知识越多,研究(即求道)才越有可能深入、硕果累累。其次是二者在方法上的差别;学习就是要不断积累更多的有关知识,研究则是要不断排除无关的、次要的因素、虚假的表面现象等。当没有东西可以排除时,也就得到了能够“无不为”的“道”,也就是真知。这种理解也只是我的管见而已;不过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们与研究古典的文人境遇不同,理解不同也是很自然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8426-1025048.html

上一篇:结语-3
下一篇:读些经典诗文使退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3
收藏 IP: 1.85.1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 16: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