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风田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ft2000 三农相关政策议题

博文

郑风田:袁隆平的超级稻真害了农民吗 精选

已有 10200 次阅读 2011-9-28 10:2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郑风田:袁隆平的超级稻真害了农民吗

 

袁隆平的超级稻引来多方面的争议,官方媒体压倒一切地赞扬,因为这意味着同样的土地可以产出更多的粮食,国家的粮食安全有保障了,但网上也有诸如“袁隆平害了农民”之类的反对声,这类声音的立论很简单:单纯从供求规律来看,农民粮食生产的粮食越多,粮食价格就会越低,农民也就越吃亏。这些看法有一定的道理,从农民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低粮价政策,农民投入的越多,生产的粮食越多,并不一定能够获得高收入。但从国家利益来看,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意味着国家粮食安全的提高。所以如何平衡国家利益与农民收入是未来我国粮食安全政策的一个主要难题。

从国家利益来看,一定要提高粮食亩产,袁隆平的超级稻极有意义。但应该给那些提供更多产商品粮食的农民更多的激励,这样袁氏的超级稻才能真正地发挥效力。目前我国的各种惠农政策需要重大调整,应该按农民交售的商品量多少来提供补贴,这样就可以解决农民种植超级稻反倒受害的困局了。

 

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近日又创奇迹,超级杂交稻“Y两优二号”百亩试验田平均亩产926.6公斤,创下我国水稻大面积亩产的最高纪录。该团队先后在2000年、2004年曾闯过超级稻百亩以上大面积亩产700公斤、800公斤两大世界难关。袁隆平未来的梦想,是90岁时让超级稻亩产突破1000公斤大关。

超级稻比普通水稻具有更大的增产潜力。据统计,从2006年至2008年,我国的超级稻累计增产162亿公斤,相当于解决了1亿6000万人的吃饭问题。目前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约4.4亿亩,平均单产420多公斤;而杂交稻占57%,平均产量为480公斤,杂交稻比常规稻增产20%以上。如果杂交稻都变成超级稻,产量900公斤以上,我国的稻谷产量就能够大幅度提升,可以有效地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超级稻为什么对中国很重要?主要原因还是那句老话:我国人多地少,如何在有限的耕地上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来,比任何其他国家都迫切,也最需要。由于每个国家的国情差别很大,其创新的方向也不尽相同。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国对提高单产增产动力与我国相比远不足,单纯依赖引进国外的品种技术难以满足我国的需要。作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大国,美国更是执行奇特的粮食自利政策:不是鼓励农民多生产粮食,而是如果农场主不生产粮食,退田休耕,政府还给予奖励。原因何在?当然是利益所致。美国粮食生产得越多,世界粮价就有可能越低,作为国际粮食主要供给者的美国农场主,其利益就会受损,所以美国其实一直不鼓励本国农场主生产太多的粮食。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等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大国无论耕地数量还是水土光热质量与我国相比都比较丰富,他们完全可以靠新开垦耕地来生产更多的粮食,巴西更是拥有目前全球最大的可供开垦耕地资源,他们在提高单产育种上的动力与我国相比远不足。我国虽然国土面积不小,但是三山六水却只有一分田,可供用来种植粮食的耕地很有限,而水土资源匹配又失衡,有水的东部沿海地带人均只有几分地,而新疆有地的地方又缺水。巨大的人口压力,每年上千万亩的耕地流失被用作城镇化,大量消失的耕地导致的产量靠什么来补充?只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如何在这有限的耕地上做文章弄出更多的产出,就成为中国育种者主要的选择。

未来我国应鼓励更多的农业空间利用效率创新。粮食属土地约束性作物,如何在单位面积上要产量十分重要,其实我国在农业空间利用上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去日本访问过的人可能印象很深刻,那就是缺地的日本对空间的利用达到了极致,能够把一间2平方米的旅馆也安置得舒舒服服。香港也是寸土寸金的地方,各种空间利用技术被运用,通过楼中有楼来提升空间利用面积。我国未来的粮食生产主要途径就是应该在有限的空间上做文章,提高空间利用效率。传统的庭院种植、间作套种,甚至建摩天大厦种粮等,以此突破耕地面积的约束。在实战方面我国的蔬菜基地寿光已有不少鲜活的例子。传统的西瓜、甜瓜、西红柿等都在地上生产,土地面积利率用率。目前山东寿光的蔬菜栽培大都使用立体栽培,向空中生长,大大扩大的单位面积的产量,原来的甜瓜黄瓜仅在地表1米左右的空间生长,产量有限,现在的新品种能够向上生长35米,空间单位利用面积就翻了几倍,一亩土地通过向上生产产生原来5倍以上的产量,而这些都是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运用取得的。

高产并不只有转基因一条道可走。袁氏超级稻不仅品质口感好,用袁隆平的话来讲是:“好吃得很咧,好吃得不得了!”高产品种是否一定要转基因技术? 对此,袁隆平曾自信满满地说:“我们的水稻绝对不含转基因。”袁隆平说,“超级稻有点儿像独身主义”。独身就是无性生殖,与转基因克隆有着根本的区别。我国近年来加大了对转基因研究的投入,“十一五”期间,我国政府对转基因育种的投入就远大于常规育种, 这种情况在未来必须进行改变。目前转基因安全性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不能贸然用在主粮上。非转基因技术的增产潜力很大,国家应该加大对这些非转基因技术研究的投入,育出更多高产优质的品种来。

当然,这些高产并不仅仅是靠单一的品种推广带来的,高产需要天时地利与人和,而其中的地利与人和尤为重要。袁隆生总结超级稻要三法,良种、良田与良法。良田,就是必须要对目前的耕地进行科学的改良,就如高铁要跑得快,必须重建新的高铁专用铁轨一样,超级稻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必须对目前的农田进行水土改良才能获得高产,而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路桥工程等投入很大,超级稻要真正发挥增产潜时日还需要时日与投入。

鼓励高产要与增产挂钩。地,说到底还要要由农民来种,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低粮价政策,农民种粮收入有限,要改变目前这种状态,高产能够带来高收入才能可持续。如何改变目前我国农民增产不增收问题,也是迫切需要的。要对多生产粮食多交商品粮的农民进行更多补贴,以激励农民愿意提高产量。现在在外打工一个月的收入等于在家种粮一年的收入,高产带来的收入有限,农民就没有太多的积极性改土改技精心耕作。所以不仅要有高产的粮食品种,同时也要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多方并举让农民多生产粮食,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007-491301.html

上一篇:郑风田:如何根治地沟油?
下一篇:郑风田:沃尔玛假绿色猪肉门只是冰山一角?
收藏 IP: 218.106.181.*| 热度|

17 李学宽 谢鑫 刘晓松 杨正瓴 吕喆 刘艳红 唐常杰 陈飞 苏力宏 梁卫刚 何宏 王号 王辉 黄宁燕 杨劲松 白图格吉扎布 yangxinti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07: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